我看到111章的時候,就決定把這書養到中秋再看。時間剛好壹月,如果香蕉不斷更的話,而每天能保證4000字,也有10W字。不過香蕉的人品雖然堅挺了很多,但30天只出來25章,距離我的期望還是稍微欠缺些,但10W字的份額倒是做足了。我很欣慰。
贅婿 by 憤怒的香蕉
2019-2-1 17:18
看香蕉的書,最令人蛋疼的地方就是他特喜歡鋪墊,造的是壹個大局,在日記和隱殺的年代,已經屢見不鮮。他也不大會先搞壹些小高潮出來取悅讀者,倒不是不能,而是不肯。當年看老貓的慶余年,兩條戰線同時開辟,幾只頂級高手相互PK,也是等得我揪心揪肺。其實關關的回明也是,楊大官人在緊要關頭突然失蹤,各方面風起雲湧。但這倆大嬸都耐著心思,不到最後就是不肯把好菜端上來。只有真正契合的明眼人,才能模糊抓到他們最後的布局。
我不是明眼人,向來不是。所以就算我攢了25章10W字,看到寧毅拿到褪色的金布,說褪色有褪色的用處,我還是不明白他要怎麽扭轉乾坤。拿這個去爭皇商,肯定是找死,技術上的事情,就像公務員行測考試中的常識題,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想破腦袋也沒用,沒有任何取巧的余地。只有當烏家眾目睽睽之下擺出燦金錦,我才了然,原來地雷埋在此處。於是才聯系到之前席君煜跟烏大少爺的秘密會晤。於是又埋怨自己的愚蠢,如果有強有力的內應,烏家自然能拿到秘方,進而對蘇家釜底抽薪。然後寧毅自然將計就計,讓他們抽的薪變成爛布。
以寧毅的功力,即使沒有內應,他也會想辦法把秘方用毫無破綻的方式,送到烏大少爺的手上。
但這些,在看書的過程中,我都沒有想到。我只是享受這個流暢閱讀的過程,甚至因此產生了惰性,壓根沒動腦子。這大概是養書的壹個壞處――只想盡快地翻頁,看事情進行的流程,而不再參與,完全的旁觀者心態。
寧毅就是這種心態,完全的旁觀者心態。所以他跳了出來,用另壹種方式來思考與處理。其實這也有鋪墊,他教育周家姐弟說不是要他們去學做匠人,但要轉換思維的方式。這也像金剛經裏佛祖的說法,佛祖沒告訴信徒佛是什麽,他只說什麽不是佛,這也不是,那也不是,把壹切不是的都堵住了,最後剩下的就是佛的本義。寧毅就是把烏家所有能掙紮的路都堵死了,剩下的就是我說了算。
決定寧毅這種心態和思維角度的,其實很簡單。第壹,他只想做壹個贅婿,過這種平淡甚至平庸的生活。第二,保住蘇檀兒接班人的地位。要保住蘇檀兒的地位,不壹定只有皇商這條路,但讀者(應該說是我)完全被香蕉帶到溝裏去了。他不斷強調,只要能拿下皇商,壹切迎刃而解。這是何其邪惡的心理暗示。但事實上,只要蘇檀兒能使蘇家的事業更進壹步,她就成功了。只要蘇檀兒成功了,寧毅也就能繼續低調地生活。
寧毅的低調是真低調。他在不得已出手的時候曾經低嘆敵人太過分,使他做贅婿都不安寧。很多書的簡介和初衷,都想刻畫壹個低調的人物,那種扮豬吃老虎,玩弄世界於鼓掌,但成功的很少。因為那些作者不肯在某些情節上放手,把主角真正獨立出來。不論大事小事,總有主角的身影,這如何能叫低調?
但寧毅不同。他換了壹種思路之後,把事情往自己需要的方向推了推,把敵人的後路該堵的都堵了,然後走人。所以他也沒去追究到底誰買兇刺殺了蘇伯庸――當然,現在我們都知道誰是主謀。但這是隨著事情的進展,自然顯露的,寧毅並沒有窮究的心思。抓大放小,水落自然石出。
這大約就是傳說中的大局觀。大局觀啊大局觀,這仨字說起來容易,想要做到這份上,不知要修煉多久,才能知道什麽樣的局才稱得上大。要想大局觀,先要知道局的邊界在哪。再大的局,外面總還是套著壹層,構成更大的局。所謂的大局,也只是自己能最大影響的那個局。像情節發展到現在,如果說寧毅能影響到武國的外交,進而對未來的戰事產生什麽決定性的影響,我是不信的。但在江寧商界這壹畝三分地,因為蘇家本身的實力,因為蘇檀兒積累的威望,他才有了舞動長袖的勢頭。
同時我也對自己產生壹定程度的贊嘆。這壹個月的圈養,時間點恰得太準了,剛好把壹個事件的來龍去脈了解清楚。當然,如果我再等壹周,看到塵埃落定,蘇檀兒成功登頂,席君煜瞠目結舌,周家姐弟五體投地,外界壹片嘩然,駙馬與王爺再次贊嘆,心中的滿足感會更強烈壹些。這種種反應,5章之內應該能交待完畢。於是又對香蕉產生憤怒。如果他不斷更,那麽我的計劃將更加。
其實之前已經產生了壹點疲憊。對起點上的書,沒了激情,香蕉不幸在波及之內。書養肥了,卻沒了胃口,以前也有類似的情形,當年靜官的獸血,就是這樣被我肥掉,後來想起還有這本書,也只是省略掉中間的百萬字,直接把結局看了,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