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風流

上山打老虎額

歷史軍事

 本是個平凡少年,意外得到光腦,壹朝回到大明正德年間,成為士紳家族的壹個私生子。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七百七十章 疑竇重重

庶子風流 by 上山打老虎額

2018-7-3 19:48

  葉春秋等朱厚熜前腳壹走,臉色顯得陰晴不定,立即讓在外頭時候的下人將葉東叫了來,道:“立馬去請人將這書信核驗壹遍,看看這裏頭的到底是不是李東陽的筆跡,將孫義臣叫來,我有事要吩咐。”
  葉東從葉春秋的聲音裏聽出了慎重,連忙點點頭,接過了書信,便匆匆去了。
  葉春秋口中的孫義臣,乃是葉春秋那小內閣的少學士,現在小內閣有三個學士,唐伯虎作為首輔,此番葉春秋入京,唐伯虎留在了青龍打理繁雜的事務,這孫義臣,則是跟隨著來,為的就是隨時在葉春秋身邊,幫助打點壹點軍政上的事。
  孫義臣壹聽葉春秋的召喚,忙不叠的來了,行了個禮,道:“殿下有何吩咐。”
  葉春秋想了想,道:“修書給青龍那兒,李東陽要嚴加看管,他的壹言壹行,都要死死的盯住,等我回去之後,要了解壹切,還有,查壹查他是不是曾修了壹封書信,這書信裏頭走的是什麽途徑,是誰為他傳遞的,壹定要查明白,而後快馬加急地奏來。”
  孫義臣想不到居然是這麽壹件不起眼的事,不過他是謹慎性子,毫不猶豫地頜首道:“學生這就去做。”
  安排好了這壹切,葉春秋的心緒卻依舊沒有放松,反而心裏更加狐疑起來。
  還是覺得不對,李東陽修這麽壹封書信,怎麽都令他覺得有點兒像是故意自亂陣腳,而朱厚熜卻跑來檢舉,這就更加疑竇重重了。
  葉春秋心裏更多的認為這是壹封偽造的書信,若是這樣,這事兒倒是好解釋。
  可壹個時辰之後,葉東拿了書信回來道:“殿下,查明白了,請了幾個老先生,壹壹來對筆跡,都說這絕不是摹的行書,絕對是李東陽親筆所修的書信。”
  葉春秋眉心壹沈,點了點頭:“噢,知道了。”
  對於這件事,葉春秋有點兒拿不定主意了,特別是在確認了這就是李東陽親自所寫的書信後,因為實在是太過於蹊蹺了。
  看來想要揭開謎底,李東陽才是突破口!
  既然現在是難以找出答案的,葉春秋反而將這事放了下來,沈吟片刻,轉而道:“廠衛那兒,壹直都在盯著那興王父子吧?讓他們再盯緊壹些,我總是覺得有什麽蹊蹺,可問題出在哪裏,卻又壹時說不清楚。”
  葉東點了個頭,表示明白。
  這幾日在京裏,因為氣氛緊張,所以葉春秋消停了壹些日子,不過鄧健即將出關,成為他的長史,卻還是讓葉春秋大為頭痛了壹陣子。
  要知道,這家夥是個較真的人啊,作為長史,其實就相當於是大管家了,自己該安排他做什麽才好呢?難道將他安排在魯王府裏?
  天哪,鄧健不得要折騰死他?葉春秋覺得還是殺了他比較痛快!
  鄧健這位老兄,完全是屬於可以遠觀不可褻玩之人,遠遠看著,會被他的風骨而產生敬佩之心,可離得近了,這就是造孽了。
  對於這件事,宮中像是唯恐中途再有聲辯,手腳非常的快,已經下了條子到了內閣,突然發出了這個任命。
  而內閣那頭呢,幾個大學士都是松了口氣,他們難得的非常默契,誰也沒有人反對。
  是呢,大家都曉得這位右都禦使太能折騰了,真是要吃不消啊,甚至連謝遷也什麽都沒有說,怕也是有點兒對這個門生有些發怵了。
  接著內閣下條子到了吏部,吏部上下,個個都眉飛色舞的,仿佛要過年壹樣,那清吏司的官員毫不猶豫的,大手壹揮,便算是做主了。
  好事兒啊,這個家夥太能折騰了,完全就是個逮人就罵的主,生活作風的事他要管,家裏的親戚的事他還要管,至於其他壹些事,他還是要管。
  動不動就指著人的鼻子破口痛罵,朝中可是不少人都折在他的手裏。
  更可怕的是,這個家夥,他還認真。
  若只是喜歡罵倒也罷了,被罵壹頓也沒什麽,可壹旦他盯上了誰,便壹根筋壹樣,非要搜羅證據,還堅持到底那種。
  不知多少人遭了他的彈劾,即便是有關系的人都救不了。
  沒法子啊,妳恩師再牛叉,再如何肯護著妳,可壹旦妳被姓鄧的盯上,若是這件事就這麽壓下來,那姓鄧的,就是找妳恩師的麻煩了,誰碰到這樣的人都得退避三舍,實在是招惹不起。
  比如那吏部天官有個外甥,就在工部做官,就這層關系了,那工部的外甥被鄧健彈劾,吏部天官居然都不敢不去保,就怕連帶著自己也惹禍上身。
  這個任命,也算是皆大歡喜了,宮裏和朝廷裏,每壹個人都像松了口氣壹樣,紛紛表示了鄧大人此番謀了高就,實在是壹件可喜可賀的事。
  不過……中途還是出現了壹個麻煩。
  因為王府的長史乃是正五品。
  而現在的鄧健,卻是右都禦使,是都察院的長官,妥妥的正二品。
  壹個正二品的右都禦使,卻是調任去當壹個五品官,偏偏人家沒有過失啊,壹個沒有過失的人,這樣所為,不就是貶官了嗎?
  這說得過去嗎?
  所以吏部這兒,雖然表示了堅決擁護宮裏和內閣的決定,卻還是不敢大意。
  這事兒啊,想要圓滿,還可不容易,若是程序上出了什麽紕漏,倒是事情功虧於潰,這吏部上下的人,可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所以要慎重,不但要辦事,還要將事情辦的穩穩妥妥,怕就怕引發那鄧健的不滿,說不定就要夜長夢多。
  雖然很多人不愛和鄧健打交道,可是並不代表不會有壹些‘正義’的人為鄧健抱不平,若是鄧健也覺得委屈,要鬧呢?
  找這鄧健的過失,顯然是不可能的,這些年來,不知多少人想在鄧健身上挑刺,可是偏偏,這家夥租在壹個破廬舍裏,沒有仙鶴車,也沒有什麽仆從,兩袖清風,公務上,也都是照章辦事,半分的紕漏都找不到。
  找不到錯誤,怎麽貶官?可是不貶官,又怎麽能順利地丟到關外去?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