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藝術家

七七家d貓貓

都市生活

萬裏無雲,烈日當空,蔚藍的天空如同水洗過壹般,幹凈而清澈,絢爛的金色陽光毫無阻礙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73章 並非本意

災難藝術家 by 七七家d貓貓

2023-5-18 19:59

  “流光影業VS藍鯨影業2.0”?
  真是沒完沒了。
  難道流光影業這樣的頂級大公司就沒有其他事情忙碌了嗎?天天盯著藍鯨影業處心積慮地和壹家小公司較勁兒?
  當然不是。
  其實,所謂的“對陣2.0”,純粹是壹個意外,而且絕對不是流光影業和藍鯨影業的本意。
  沒有人能夠確定事情具體是怎麽發生的,因為暑期檔的檔期安排錯綜復雜,即使是流光影業這樣的巨鱷也不能隨心所欲,每壹部電影的檔期安排都需考慮多方面因素,包括題材、類型、競爭對手以及前後競爭者等等,最終檔期的敲定可以說是不同公司之間博弈權衡之後的結果。
  但不管是刻意還是無意,最終結果就是,八月第二周,藍鯨影業的“疾速追殺”和流光影業的“紳士密令”正面撞檔、同時上映。
  繼去年年末“老板超速”VS“突襲”的首次對決之後,流光影業和藍鯨影業又再次冤家路窄地碰撞在壹起,而且這次還是在暑期檔展開刺刀見紅的較量,哪怕是非本意錯位碰撞出來的結果,也足以令業內吃瓜人士亢奮不已。
  又有誰不想看撕逼呢?
  客觀來說,暑期檔本來就是集體紮堆,任何兩家公司都可能正面對決,有時候可能還是三家四家公司之間的互相牽制和暗中較量,公平競爭、陽謀開路,沒有什麽值得大驚小怪,就事論事展開討論即可——
  也就是說,不是什麽大事兒。
  但問題就在於,他們現在討論的是流光影業和藍鯨影業,過往恩恩怨怨足以讓業內人士絮絮叨叨討論數個小時也不會疲倦的兩個對手,而且壹直到現在,陸潛離開流光影業的內幕也似乎還有壹小部分未解之謎。
  吃瓜群眾們怎麽不好奇呢?
  當然,如果僅僅如此,媒體記者們再瘋狂再激動,也很難讓熱點爆發起來,畢竟那些內幕全部都是不能說的秘密,內行人看著激動萬分、外行人看著卻滿頭霧水,熱度自然也就無從而起,真正讓普羅大眾也跟著熱議的,另有原因:
  這是藍鯨影業首次征戰暑期檔。
  壹年壹度的暑期檔,群雄逐鹿,硝煙四起,但正是因為競爭太激烈太焦灼,基本就是大型電影公司的主戰場,宣傳和發行成本動則就是數百萬上千萬地砸下去,那些小型公司隨隨便便加入戰場的話,可能就連殘渣都不剩下。
  最直接的證明就是大門影業。
  為什麽大門影業深耕假期檔和冬季檔?就是因為暑期檔競爭太激烈,即使做好萬全準備進場也依舊可能成為炮灰,大門影業這才另外開辟戰場,在瑟瑟寒冬殺出壹條血路,成功地攀登進入金字塔頂尖。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全年檔期幾乎已經開發完畢,只剩下淒淒慘慘戚戚的秋季檔以及冬季檔春季檔交接的短暫空白。
  小型電影公司小型發行公司熙熙攘攘地擁擠在這些時段——暫且就不提頒獎季電影了,競爭也同樣激烈,然而這些年來也始終沒有太多起色,觀眾流量就如同枯水期壹般,沒有就是沒有,電影公司也無可奈何。
  如果藍鯨影業想要打破封鎖,他們也必須像大門影業壹樣尋找到壹片戰場,然後深入耕耘,但必須承認的是,公司成立時間太短,修仲鈞能力出眾但經驗不足,所以全盤規劃的格局還沒有架構起來。
  從“突襲”到“疾速追殺”,壹切都發展得太快,但布局還是欠缺考量和規劃。
  不過,這就是成長過程必須付出的代價,同時也是公司壯大過程中必須經受的考驗,否則僅僅只是“聽說”、“耳聞”、“學習講座”,而沒有實踐經驗,遭遇真正問題的時候就總是無法腳踏實地地安定心神。
  種種原因之下,“疾速追殺”就進入暑期檔了,雖然還有大門影業的加持,但終究是藍鯨影業首次進入暑期檔競爭,而且還沒有陸潛的加持,這也意味著不確定性更多,同時競爭更加開放,壹切都有可能。
  對於藍鯨影業來說,此次“疾速追殺”進入暑期檔,或多或少有借助大門影業的力量試水看看暑期檔的意圖。
  他們也知道公司欠缺經驗,在壹年三百六十五天之中尋找突破口和立足點,總是需要壹些試錯過程,此次正好有大門影業的加持,再加上侯曉川和管舟的組合也值得信賴,所以就大膽地選擇放手壹搏。
  也正是因為如此,藍鯨影業的選擇余地更小更窄,放眼望去,暑期檔隨隨便便壹個檔期都不好找惹,“疾速追殺”才是隨時都可能被碾壓被秒殺的軟柿子,客觀來說,這次“碰瓷”的,並不是流光影業,而是藍鯨影業。
  經過反復斟酌反復商議,最終屈雨時選擇了這個檔期,而且是在流光影業已經公布所有電影檔期的情況下。
  然後,“流光影業VS藍鯨影業2.0”,正式上演,新聞媒體的討論鋪天蓋地,吃瓜群眾的圍觀也熱鬧非凡。
  但是,對於普通觀眾來說,唯壹重要的事情就是“電影好看嗎”,“哪部電影更加值得走進電影院觀看”。
  至於其他,什麽公司打架、什麽背後黑幕、什麽暗潮湧動,普通觀眾真的沒有心思也沒有興趣了解,也許唯壹能夠吸引他們視線的,大概也就是“陸潛和流光影業的二三事”了,但這難道不是明日黃花了嗎?
  從如此角度來看,“紳士密令”無疑搶占先機,因為這可是壹部備受期待的作品,早在定檔很久很久以前,電影的討論熱度就已經沸沸揚揚了。
  原因,非常簡單。
  對於普通觀眾來說,關註壹部電影的理由並不復雜:熟臉。
  像李奧這樣如雷貫耳、紅到發紫的演員,每次加盟出演新作品,總是輕而易舉就能夠吸引無數關註,不需要狂熱粉絲,哪怕只是吃瓜路人也會因為這個名字而多看兩眼,就是如此簡單。
  “紳士密令”,也是如此。
  從導演李奇開始,就有不少普通觀眾聽說過他的名字,甚至看過他的作品;而且,這次李奇又找了兩位流量小生擔任雙男主,依靠狂熱粉絲的持續刷屏,普羅大眾也已經不止壹次在視線裏看到過這部作品:
  印象,也就有了。
  這顯然是“疾速追殺”所不具備的。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