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要離刺荊軻

歷史軍事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朕奮三世之余烈,用天下之大義,乃執三尺劍,以做天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248章 入吾甕中(壹)

我要做皇帝 by 要離刺荊軻

2018-6-22 23:18

  制禮這種事情,自然,儒家是最積極的。
  當下,楚詩派的巨頭,現在儒家的精神領袖魯申公就出列拜道:“老臣竊聞: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養老;夏後氏收而祭,燕衣而養老;殷商鼎而祭,縞衣而養老;周人冕而祭,玄衣而養老。今陛下欲尊養老,制其禮儀,不可不察也!”
  這話倒是說的中規中矩。
  既然是建立禮儀,當然要有相應的衣服制度和福利制度。
  考慮到如今天下兩千的受杖人和上千的三老,基本上全是退休致仕的高級官員和高級軍官。
  所以實際上,這養老禮也屬於壹種中國式的退休機制。
  不然,官員致仕退休,卻不能再享有權力和待遇。這放在任何壹個時代,任何壹個國家,都是藥丸啊!
  所以,劉徹笑著點頭說道:“申公所言甚是,其令有司依申公之議,制漢之養老服章!”
  太常竇彭祖立刻就出列受命:“臣謹奉詔!”
  這衣服的事情,就這麽決定了。
  其實,用什麽顏色的衣服來作為國家賞賜和配備給地方三老以及受杖人,也是已經呼之欲出了——除了象征漢室的絳服外,還能是什麽?
  而申公旗開得勝,大大鼓舞了包括儒家在內的諸子百家的鬥誌。
  在申公之後,韓嬰也立刻出列,拜道:“老臣竊聞之:古者王者養老,皆尊事三老,兄事五更,今漢室有三老而獨無五更,臣愚以為大不妥也!”
  三老與五更,曾經在遙遠的古代,共同活躍在中國的政治舞臺上。
  三老,指的是地方上德高望重的名望之士,五更則是退休致仕的高級官員。
  顯然,三老的地位是高於五更的。
  所以在漢室,這兩者合壹,共同組成了三老。
  如今,韓嬰卻要將這兩者再次分開。
  這讓劉徹心裏面非常開心。
  事實上,他提出養老禮,並且拿到這石渠閣上,就是想讓儒家幫他把這個話說出來!
  漢室的三老,威權太大了!
  某些名望高的三老,甚至在地方上,地位是高於郡守和郡尉的。
  郡守與郡尉在他們面前,就跟三歲小孩子壹樣,只能乖乖低頭挨訓!
  甚至,即使劉徹這個皇帝,在他們面前,也得做個樣子。
  在過去數十年,三老群體,幫助劉氏,穩固了統治根基,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但在現在,卻已經有些顯得不合時宜,甚至開始出現弊端了。
  毋庸置疑,兩晉南北朝的門閥政治的萌芽,就是在漢三老群體之中迸發出來的。
  妳完全可以想象壹下,壹個退休致仕的兩千石甚至是九卿,在回到家鄉後,所能擁有的莫大權柄。
  他們上可以跟皇帝通信,不爽了就告禦狀。
  下可以讓方圓百裏的百姓全部服從和崇拜——家鄉出了個九卿,這是莫大的榮譽!特別是年輕人,肯定極為崇拜對方。
  現在,漢室的陵寢制度依然存在,而且因為漢室立國至今也不過五十幾年,這弊端還看不到。
  但再過二十年,三十年,就肯定能看到了。
  雖然說,如今隨著技術和社會發展,門閥制度,在理論上,已經被消滅在萌芽之中——原因很簡單,知識和權力,不再是被某壹小撮人所把持,只要妳願意,並且有能力,那就不需要其他人的提攜和栽培,通過自己的努力,就可以成為學霸,走上人生巔峰。
  但,地方抱團現象也肯定會非常明顯。
  劉徹可不希望在未來看到,自己的國家,被壹個個特殊利益集團所把持。
  要避免這壹點,就得對三老制度下手。
  但皇帝是不可能對三老制度下手的。
  因為,漢室的最高國策,就是以孝治天下。孝是高於德和忠以及義的最高道德標準。漢人認為,壹個人倘若連孝道都做不到,那也就不要指望他能做好其他事情了。
  推崇孝道,就肯定要崇老,尊老。
  而崇老尊老的天子不可能對三老制度下手。
  這成了壹個死結。
  直到某天,劉徹從故紙堆裏翻出了五更制度,頓時驚為天人,心動不已。
  五更雖然依然特權階級,但待遇比之三老,自然是下降了壹個等級了。
  天子尊事三老,兄事五更,這壹句話,就足以地方上的那些退休官員們的權力,缺失壹個最重要的拼盤。
  也意味著他們,幾乎不可能再舉著幾杖,跑到縣令甚至郡守的官衙裏,去找縣令和郡守要壹個說法了。
  所以,劉徹壹直就在蠢蠢欲動的想要找個機會,將五更制度復活。
  但,他想來想去,也想不到任何壹個可以在朝堂上光明正大的說出這個話的借口。
  因為,劉徹很清楚,將三老劃分為三老與五更。
  這其實就是在砍福利。
  砍福利是最容易得罪人的事情。
  作為壹個明智的皇帝,他當然不會將下面人的怨恨和怨懟,攬到自己身上來了!
  壹個好皇帝,永不背鍋!
  於是這事情就尷尬了。
  直到石渠閣之會的構想開始萌芽,他才發現,這石渠閣是最好的機會。
  因為崇古的儒家肯定會想撿起三老五更制度。
  這是儒家的天性!
  就跟蘿莉控看到Loli,壹定會情不自禁的做出壹些猥瑣的怪蜀黍舉動壹樣,不可能避免的事情。
  而事實也證明了劉徹的選擇!
  韓嬰果然跳出來,提出了五更制度。
  太完美了!
  劉徹幾乎就是迫不及待地說道:“明尊三老、五更,聖王之道,朕豈敢不從?其令有司從韓子之議,定三老五更之制!”
  他更是進壹步的指出這個事情的迫切性:“《易》陳負乘,《詩》刺彼己,永念慚咎,無忘厥心!有司當明朕崇老、尊老之心!”
  這就是要將這個事情作為重點工作來推進了。
  頓時,太常竇彭祖就跟吃蒼蠅壹樣難受,苦著臉,無可奈何的出列拜道:“臣敢不奉詔?”
  但他的心裏,卻都快哭出來了。
  將退休致仕的貴族官員從三老群體剝離出來。
  這肯定是得罪人的事情。
  雖然從理論上來說,三老與五更之間的待遇是相同的。
  但在實際上,卻是壹個天上,壹個地下。
  三老,天子要尊事,甚至要當父親看!
  而五更,只是壹個年長的哥哥而已。
  僅僅是這個差別,就已經是鴻溝!
  更何況,三老的特權比五更的特權,實際上更大!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