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 高闕陷落(壹)
我要做皇帝 by 要離刺荊軻
2018-6-22 23:17
高闕城下,兩臺巨型攻城砲,終於組裝完成了。
義縱此刻就站在其中壹臺攻城砲的下面,仰望著這個可怕的前所未有的人類造物。
巨大的木制結構,支撐起了它的主體。
在基座下面,壹個類似絞盤的器械,已經將繩索拉的繃緊。
長長的臂桿壹頭吊著壹個巨大木制箱子,箱子裏面裝的全部都是沙土、瓦礫和廢棄物,至少重達數百石。
當代墨家鉅子楊毅,則站在這臺史無前例的巨獸面前,為漢軍講解這種武器的原理以及使用方式。
“此乃配重箱,所謂攻城砲所發之力,皆賴於此……”楊毅指著那個木箱子說道:“這有點類似於杠桿原理,當然,實際情況更復雜壹些……”
“這種攻城砲,在理想情況下,可以將重達兩百斤(漢斤)的石彈,投擲到三百步外,對敵方的城墻、工事以及人員造成巨大殺傷……”
當然,對墨家來說,嘴皮上扯的再天花亂墜,也不如實際走壹步更有震撼力。
所以,在楊毅介紹的時候,這臺可怕的文明造物上的零件和齒輪開始緩緩的轉動。
兩個壯漢,擡起壹顆直徑約在壹尺左右的石球,將之放到了臂桿另壹端,有著明顯勺子狀的“鏟”裏面。
“諸君,讓吾等壹起來,為此物的初鳴做壹個見證吧!”楊毅自信滿滿地說道:“就讓它宣告,壹切舊式要塞和城市防禦,統統淘汰!”
在中國人的字典裏,從來沒有不破的要塞,也從來沒有不陷的城市。
即使是威名赫赫的函谷關,在歷史上也曾經被晉、魏占領。
所以,吳起告訴魏文侯說,江山在德不在險。
歷代中國統治者孜孜不倦追求的也是德政和德治。
哪怕是秦始皇,也不能免俗。
所以,楊毅的話,沒有觸犯什麽忌諱,更不會讓人有什麽聯想。
眾人都是壹臉期待的看著那個已經蓄勢待發的龐然大物。
……
“試射準備!”
隨著壹個漢軍軍官的壹聲令下,那個被吊上半空的“配重箱”上原本牢牢束縛著它的粗繩索忽然斷裂,然後,眾人就只聽到了壹聲砰然巨響。
宛如冬雷壹般,炸響在世界。
它的聲音是如此之大,以至於連高闕城裏的匈奴人也聽到了。
而且因為高闕城剛好卡在了進出陽山的谷道。
所以,在最初的巨響過後,無盡的回音幾乎是同時抵達匈奴人的耳蝸中。
但,他們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壹塊巨石,尖嘯著從天而降,啪嗒壹聲,直接砸在高闕城中的壹處馬駟,立刻就是鮮血橫飛,場面慘不忍睹。
而在漢軍的視角看來,絕大多數人,都只是看到了墨家的操作人員,斬斷了配重箱的繩索,在配重箱落地的瞬間,將石彈擊發出去。
很多人甚至都沒有反應過來。
“稍微遠了壹些,再調整……”楊毅卻是立刻拿著紙筆,在壹個本子上寫著東西,壹邊寫壹邊說道:“可以降低配重箱的高度並將基座稍微前移三步,再次試射……”
在旁人眼裏,在很多漢軍士兵眼裏,墨家方才操作的那次試射可以稱得上是鬼斧神工,甚至可以與神話傳說的仙人壹擊相比了——恐怕便是仙人也做不到三百步外,將壹塊數百斤重的巨石拋向他的敵人吧!?
但在楊毅這些墨者的眼中,這些都不重要。
他們關註的是為什麽?
為什麽在加了配重箱後,攻城砲就可以不需要數百人的人力牽引,但威力卻提升了如此多?
為什麽,壹塊壹百斤的石彈和壹塊兩百斤的石彈,在同樣的配重箱同樣的機器投射出去後,造成的傷害卻不是兩百斤的那塊是壹百斤的倍數,而是數倍甚至於十余倍?
通過在墨苑裏的數百次的實驗和壹直以來的摸索和探尋。
楊毅感覺自己已經抓住了什麽關鍵。
他的那本小冊子上寫滿了諸如……速度……重量……諸如此類的文字和大量的思路思緒。
現在,楊毅更是感覺,自己距離大道,已經越來越近了。
道是中國士大夫文人乃至於貴族卿大夫們終其壹生都在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尋的真理。
孔夫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
屈子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在這壹點上,諸子百家的認知是相同。
但不同的是,大家對於道究竟是什麽,各執壹詞而已。
對墨家而言,道有三千,是天地至理,是世界的基本規則,是上帝劃定的準則。
就像火會熄滅,人會死亡,植物會枯萎壹般。
為了接近道,諸子百家的每壹個人,都會不惜壹切。
而墨家更是出了名愛鉆牛角尖。
楊毅現在顯然已經進入了鉆牛角尖的模式。
所以,他拿著毛筆,咬著筆筒桿,壹會興奮,壹會又沮喪。
直到,壹位墨者拿著壹份報告走到他面前說道:“鉅子,此乃方才試射的數據……”
楊毅點點頭,接過來看了壹眼。
然後,他就仿佛發現了什麽事情壹般,拉住那位墨者說道:“王公,您確信這數據沒有出錯?”
“嗯,此乃某親自監督記錄的……”王姓墨者疑問道:“鉅子有問題?”
“沒有問題!”楊毅興奮的漲紅著臉,跟個小孩子壹樣,拿著那些數據,說道:“陛下的話,總是正確的!數學,確實是解決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未解之謎的關鍵!”
“我感覺,我已經掌握了鑰匙,能不能開門,就要看接下來的驗證了……”楊毅喃喃自語著,將漢軍將官們拋在壹邊,自己跟低級官僚壹樣,指揮起了隧營的士兵,重新捆綁配重箱,並且用絞盤將之升起。
“速度……”
“重量……”
楊毅舔著嘴唇,望著那高高懸掛在半空的配重箱,他想道:“若我所料不差,我將發行,大道的壹絲痕跡……”
他興奮的指著遠方的高闕城,大喝壹聲:“放!”
砰!
巨響再次響起來。
這壹次,漢軍將壹塊兩百多斤的石彈準確的砸到了高闕城的城樓壹角,巨大的石彈帶著可怕的動能,直接將那個城樓砸毀,大量的煙塵冒起,同時,該出城墻出現了明顯的裂痕。
攻城砲壹擊之下,連秦趙兩國先民建造的在當時被認為不可陷落的要塞,居然被壹發擊毀了壹處城樓!
可怕!
強大!
無敵!
這是漢軍的看法。
但楊毅卻已經陷入了更加欣喜的狂歡之中了。
“今年的‘軒轅劍’是我墨家的了……”楊毅拿著筆,進入了瘋狂模式。
軒轅劍是當今天子在今年的大朝議上宣布的壹個全新政策。
主要面向諸子百家的士大夫,旨在獎勵那些給國家、民族作出絕大貢獻,或者發現了無可辯駁的“道”的英雄豪傑。
每年,少府會遣專人,專門制造壹柄仿造的傳說中的軒轅劍來作為獲獎者的獎賞。
這軒轅劍的獲獎者,不會有物質上的獎勵。
但,卻可以刷滿本學派的逼格。
軒轅劍持有者,自動當選為太學祭酒,這也是太學機構中除了太學令和太學監外最高級別的職務,大抵相當於教導主任。
這對墨家來說,簡直是天籟之音。
只要能進入太學,那麽,墨家之學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走入天下,出入市井,官衙,更可開山收徒,將墨翟的學問和思想發揚光大。
這還只是其壹。
更重要的還是對於話語權的爭奪。
很顯而易見,誰得軒轅劍,誰就可能跟皇室更親密。
墨家雖然跟皇室很親密,但楊毅和墨家都覺得應該再親密壹些。
譬如,應該有墨者成為儲君,至少也是準儲君的老師。
實際上,可不止儒家會有滿腹花花腸子和壹肚子壞水,墨家、法家、雜家,也沒有壹個是吃素的。
當今中國的學術界,已經重新恢復了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的盛況。
諸子百家,各自復興、崛起。
無數的學派興起、消亡,無數的思想交匯,然後碰撞,綻放出無比絢爛的光芒。
但,大家都清楚,到現在為止,都還只是熱身賽而已。
諸子百家之間,互相拉攏,互相許諾甚至派臥底。
然而,隨著當今天子的皇子們,壹個個出生,壹個個茁壯成長。
這短暫和平靜的和平即將結束。
為了能夠押寶壓中,到那個時候,諸子百家將再不留情面。
鬥爭,將進入激烈和白熱化。
不知道有多少曾經威震壹時的學派,會在這樣的鬥爭中衰亡,也不知道會有多少幸運兒可以借此壹飛沖天。
雖然,現在還不清楚天子的意思和態度。
但未雨綢繆總是好的。
況且,對壹位墨者而言,最美的事情,其實就是在追尋大道,窺見真理的剎那。
……
楊毅進入了瘋魔狀態,自然,攻城砲的指揮任務回到了漢軍手中。
在墨家的幫助下,漢軍也很快就掌握了這種武器的使用方法。
唯壹比較麻煩的就是裝填時間。
壹臺攻城砲,每擊發壹次,就需要壹刻多接近兩刻鐘的時間來裝填。
但好在,漢軍有兩具攻城砲。
所以,在熟練了之後,基本上可以保證每刻鐘壹發的速度。
轟轟轟!
砰砰砰!
每刻鐘壹發石彈,等於壹個時辰差不多能擊發八枚。
而這支武器的穩定性,出奇的好,只要第壹發命中,其後就可基本保證命中率,即使有誤差也不大——不管是砸到城墻上,還是城墻邊或者城內。
只要砸中了,就是好事情。
而匈奴人,則被這忽如其來的石彈打擊,嚇得屁滾尿流。
匈奴人何曾見過這種手段?
許多愚昧的牧民,直接就跪在地上,向著天神和山神禱告,請求贖罪了。
在他們看來,除了神,還有誰有這樣的偉力呢?
上層貴族們雖然知道這是漢朝武器的作用。
但他們根本不會也不敢將這個事情告訴下面的奴隸。
壹時間,整個高闕城內人心惶惶,城頭上已經不敢站人了。
因為,現在,城墻上面有著無數的肉泥,在警告後來者。
砰!
又是壹發石彈,砸到了城墻上。
雖然對於漢軍來說,這很明顯是打歪了。
但對於這發石彈來說,它卻是成功的。
重量多達兩百余斤的巨石,攜帶著強大的動能,瞬間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更糟糕的是,因為匈奴人缺乏管理和修葺高闕這樣的堅城的技術,壹直以來,只是將這個工作交給盧候人來做。
但盧候部族自己的技術也就是個修修縣城的水平,要維護高闕這樣的堅城?
實在有些太難為他了。
所以,高闕城實際上已經是年久失修了。
要不是秦人的工程質量確實了不起,加上盧候人多多少少起到了作用。
它才能在塞上風沙的侵蝕之中,屹立至今。
但是,在漢軍的石彈投擲攻勢中,高闕城本就遭到了巨大的破壞,很多墻面都出現了裂痕。
而這發石彈,則像是多米諾骨牌中倒下的那第壹張骨牌。
瞬間引起了連鎖反應——整段城墻,忽然之間,發出了壹聲聲的哢哢哢的怪響。
隨後磚石泥土鑲嵌在壹起的城墻嘩啦壹聲,倒了下去,無數的磚木和泥土橫飛。
高闕,這座偉大的城市,趙武靈王的要塞,趙長城的終點以及秦長城的中樞,終於向漢軍敞開了大門的壹角。
“這怎麽可能……”呼衍當屠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死死的看著那段倒塌的城墻。
即使他是匈奴人也知道,城墻倒塌,對於守軍來說意味著什麽?
這意味著漢朝的軍隊可以通過這個缺口,攻入高闕城內,而高闕再也無法憑借城墻來防守了。
“該死!”呼衍當屠氣急敗壞的道:“馬上派人去將缺口堵上!”
無論如何,也不能讓漢朝人從這個缺口進入高闕城內。
現在的匈奴,且不說能不能跟漢軍主力交鋒。
恐怕……
很可能……
“沒有人敢對抗漢朝軍隊……”呼衍當屠喃喃的想道。
所以,絕對不能讓漢朝人通過這個缺口進入高闕,那樣的話,壹切都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