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

要離刺荊軻

歷史軍事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朕奮三世之余烈,用天下之大義,乃執三尺劍,以做天下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89章 閱兵

我要做皇帝 by 要離刺荊軻

2018-6-22 23:15

  巡視了壹圈皇莊後,劉徹照例前往附近的農莊巡視。
  這也是他即位後來上林苑的日常了,每次來上林苑,無論是遊獵也好,巡查也罷,必然要深入到某個民眾居住之地視察壹番,詢問當地三老。
  至於普通的底層百姓?
  不好意思!
  作為壹個封建王朝,皇帝可以通過禦史了解基層的情況,可以通過官員了解基層的情況。
  甚至皇帝假如實在對基層不放心,還可以派遣大量近侍,以采風和采詩的名義,廣下基層,了解民間的情況。
  但是,作為政治遊戲的潛規則,皇帝壹般不能也不會與最底層的百姓直接對話!
  上下尊卑,社會等級,不是那麽好跨越的。
  漢室立國至今五六十年,只發生過壹次天子直接與來自基層的百姓對話的先例。
  這個故事就是著名的“緹縈救父”。
  除此之外,壹次也無。
  劉徹的車駕,駛過壹座橋梁後,就來到了壹處開闊的平原地帶。
  此時,秋收早已經過去,賦稅也都繳納過了,兩個月前還是壹片綠色海洋的田地,此刻壹片荒蕪的景象,道路兩側,田埂之間,就連枯草都沒有壹根。
  坐在攆車中,劉徹聽到,有吶喊聲和號子聲傳來。
  他掀開車簾,眺望遠方。
  只見大約三四百米外的田地中,數十個精壯的大漢在兩個穿著甲胄的士卒的指揮下,正在操練軍陣,練習刀槍劍戟乃至於弓弩射術。
  見此情景,劉徹示意車駕暫停。
  然後,他下了馬車,饒有興致的隔著田埂,觀摩著對面的操演。
  在整個漢室中前期“士非教不得征”的軍隊建設思想極為濃厚,幾乎每壹個漢軍士卒在入伍前,實際上都已經接受了三年甚至更久的軍事技能訓練。
  壹般來說,漢室地方的郡縣亭裏,每隔壹段時間都會組織始傅民眾進行最基本的軍事技能訓練,教導男子掌握各種基礎的軍事常識和技能。
  更關鍵的是,以軍國主義立國的漢室政權的基層不缺類似訓練百姓的教官。
  漢室的常備軍,壹般是執行兩年服役期的。
  壹年戍邊或者在郡縣充當郡兵,壹年在長安衛戍。
  兩年的兵役,在漢室除了皇室諸侯王子弟外,幾乎沒有人能逃避。
  就是外戚,也需要象征性的入伍。
  這個制度造就了漢室武力的強盛,也造就了基層民間實際上充斥著大量掌握了殺人技巧,能熟練使用各種兵器的強人。
  於是遊俠兒這個群體應運而生,成為基層政權頭疼無比的存在。
  而對官僚們來說,更麻煩的是,農民擁有武器,並且掌握軍事技能,擁有壹定的反抗能力,這就讓他們敲竹杠和下黑手的時候,不得不顧忌壹二。
  要是做的太狠太黑,小老百姓把心壹橫,半夜摸進該官員家中,殺其全家,也不過掉腦袋而已。
  這也算是無權無勢的黔首階級,在這個時代為數不多的能震懾和威懾地主官僚的途徑。
  對此,劉徹很是欣賞。
  雖然說,民間武器泛濫,在壹定程度上導致了各種仇殺和械鬥的威脅。
  就好比後世米帝人人持槍,遇上個神經病腦殘,自己過的不爽,就拿著武器去讓別人也不爽。
  但漢室與米帝沒有可比性。
  現在的世界,乃是壹個赤裸裸肉弱強食的世界。
  百姓持有武器,掌握自衛技能,不僅僅能讓官僚地主害怕,還能讓侵略者也害怕。
  宋明那樣,上億的人口,卻被不過幾百萬的蠻族征服、滅亡,這在漢室,簡直是無法想象的!
  即使後來的東漢,壹部刺史的武力,就能滅國遠征。
  甚至三國時期,壹個割據軍閥都能吊打烏恒、鮮卑。
  終兩漢數百年,外部的威脅,永遠無法危機中國本身的核心。
  就算是當年如日中天的匈奴帝國,也始終不曾威脅到漢室的根本所在。
  劉徹很清楚,想要在這個危機四伏,大魚吃小魚的叢林世界生存,漢民族,壹定要繼續推行目前的國防的政策。
  與之相比,那點副作用,幾乎等於零。
  當然了,漢室的情況,與米帝壹樣。
  老百姓持有武器,但官府持有的武器,比他們,無論質量還是數量,都完全碾壓。
  而且地主豪強大商賈也廣蓄打手和狗腿子。
  譬如齊國的大高利貸商人刀間,劉徹就聽說,他手下養了壹千人的打手,還有數千仆從。
  刀間仗此,連官府都不放在眼裏,欺行霸市,強買強賣,壹言不合,就大打出手,動輒取人性命。
  而官府卻無可奈何,就算有心想管,刀間隨手丟出壹個替罪羊,就讓官府啞口無言。
  不過,此人的好日子,馬上就要到頭了,劉徹已經將刀間這個名字放在了他的陵邑工程第壹批移民名單中。
  這讓劉徹也不禁有些感慨。
  後世的米帝,不也出過類似官府不能制,法律管不了的黑道巨擘。
  只是米帝的那位,最終被國稅局給辦了。
  而漢室,類似這樣地方官和律法都奈何不了的,皇帝就會將之遷徙到關中,削其根本,慢慢料理。
  如今的刀間,過去的朱家,未來的郭解,差不多都是這麽給漢室解決掉的。
  看了壹會民兵們的操練,劉徹忽然有種沖動,想要試試看,漢室在關中到底能動員起多少預備役和郡兵,以及這股力量在緊急時刻的戰鬥力如何。
  想要證明這壹點,最好的辦法,莫過於發布赦令,動員全關總的武裝力量,來壹次大規模的閱兵。
  想了想,劉徹就將這個念頭熄滅了。
  不是不能這麽幹。
  而是,時機還不成熟。
  相關的律法與制度沒有健全,貿然行動,只會鬧出笑話,甚至洋相。
  現在可不比後世,通訊發達,行政命令能自上而下,瞬息抵達每壹個行政單元。
  況且,貿然組織動員預備役,會讓百姓很困惑,甚至鬧出亂子。
  只是,劉徹轉念壹想,預備役動不得,郡兵總能調動壹下罷?
  如今是冬季,正是傳統的天子閱兵的季節。
  劉徹想了想,對王道道:“去,轉告丞相,明日朝會後,朕將前往五帝廟,祭祀天地,乃令關中各縣,各烽燧、各營,校尉以上,率其部壹半兵馬,至渭河之上,朕將親臨以閱,擂鼓點將,以觀兵威!”
  漢室在關中駐紮了將近十萬的常備郡兵,壹半就是五萬人。
  臨時調動這五萬人,檢閱壹下,同時也敲打壹下,大抵應該是錯不了的。
  而劉徹更想看到的是,借此機會,提拔幾個年輕人,清理壹批不合格的軍官,同時進壹步加強他對軍隊的控制力。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