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襲1988

拾寒階

都市生活

王林看見壹個男人,前幾年他還活得無憂無慮,逍遙自在。
現在的他,酒氣沖天,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四百七十九章 商業思維

逆襲1988 by 拾寒階

2024-2-15 21:38

  金老三率人離開後,和他們壹起吃飯的那幾個買賣人,低頭商議了壹陣,也起身離開。
  田曉青好心提醒他們,便喊道:“餵,同誌,那個金老三是個大騙子,妳們小心些,別上了他的當!”
  那幾個人瞅了田曉青壹眼,呵呵笑道:“我們有眼睛,我們自己會看、會分辯,不勞妳們費心。妳們要是想截我們的貨,那妳們就打錯主意了!我們走!”
  田曉青愕然半晌!
  王林苦笑道:“田姐,妳現在知道了吧?好心也能辦壞事的!無緣無故的,誰會相信我們幾個陌生人的話?”
  田曉青生氣的道:“這些人,活該被騙,連好賴話都聽不出來!狗咬呂洞賓,不識真假人!”
  王林道:“別生氣。善惡到頭終有報。”
  下午,田曉青和吳大壯、羅偉出去收購國庫券。
  王林和沈雪來到即將開業的小百靈劇場和藝校。
  小百靈劇場請了壹個當地人在管理,此人四十來歲年紀,名叫羅元忠,以前在某話劇團當導演,後來下海經商當倒爺,虧了幾萬塊錢,正好看到小百靈劇場刊登在報紙上的招聘廣告,就前來應聘,林妹妹和沈雪壹起面試後,覺得此人可用,就讓他來當劇場的主任了。
  林妹妹是小百靈的經理,同時管理劇場和藝校。
  藝校的主任,請的是壹個剛剛從某歌舞團退休的壹個老藝術家,名叫蔣惠芳,她在北金有人脈、又有徒弟,小百靈藝校不管是招老師、還是招學生,她都能幫到忙。
  王林和沈雪到來後,先和羅元忠、蔣惠芳見面。
  真正的北金本地人,有壹種特別的氣質。
  西皮京韻二鍋頭,同仁堂外前門樓,大碗茶噴四合院,說話最沖北金妞兒。
  這些老玩意,都比不上北金的“爺”。
  北金男人,那可不是隨便叫的,擱過去叫“爺”。現在雖然不興這個了,冷不丁喝壹聲,也是爺們兒,拍拍肩膀,那就是哥們兒。
  北金男人活得瀟灑。哥兒倆壹見面:喲,妳小子混得不錯呀,最近在玩兒什麽呢?
  無論什麽樣的艱苦創業,什麽坎坷荊棘,用北金人的話來說,就叫:您省省罷,擱我這兒,女媧補天和家裏糊頂棚沒啥兩樣。
  這種心態,離莊子他老人家的境界也差不了幾層樓了。
  但玩兒就要玩兒出色彩,混就要混出名堂。
  羅元忠雖然是個中年人了,但活得跟個年輕人似的,玩藝術的人,心態多半要年輕壹些。
  只見他穿著的確良白襯衫,大兵褲,這種褲子上肥下緊,褲腳還要向外挽壹寸左右,白襪子掖在褲角外面,腳蹬壹雙大片兒鞋,也就是欲稱的懶漢鞋,襯衫的領口敞著,露出壹個扣子的位置,脖子上現出壹條金項鏈,但這金項鏈並不是純金的,而是用紅繩兒系了幾個金球球。
  王林他們來的時候,看到羅元忠就坐在辦公室裏,右手端壹只大海碗,估計有壹尺見圓,滿滿壹碗炸醬面,左手拎半根兒黃瓜,就那麽壹坐,正吃得歡快!
  羅元忠壹看來了人,問道:“妳是?”
  但他馬上就看到了沈雪,哈哈笑道:“沈校長,妳好!妳好!”
  沈雪笑道:“羅主任,這位是王林同誌,他是小百靈公司的老板。”
  “啊喲,王老板!王總!”羅元忠放下碗和黃瓜,笑著迎上來,“王總好,王總請坐。”
  王林笑道:“羅主任,妳怎麽才吃飯?”
  羅元忠道:“這不劇場馬上就要開業,我帶著人在布置呢!還有節目也得彩排,人員安排、服化道,壹堆事,剛忙完!王總是第壹次來視察我們北金小百靈吧?”
  王林笑道:“妳先吃飯,吃過飯,我們再聊。”
  羅元忠應了壹聲,仍然坐下來吃面。
  王林問道:“大晌午的,也不吃個飯?就吃面?”
  羅元忠笑道:“吃習慣了。吃面吃得下!”
  王林哦了壹聲,心想這裏是北金,飲食習慣都不同。
  他問沈雪道:“蔣惠芳老師離這遠嗎?要不請她過來,我們壹起見個面?”
  羅元忠道:“王總,請稍等,等下我們壹起去見蔣老師。她是老師,我們理應過去見她,怎麽好意思讓她跑過來呢?”
  王林心想,這羅元忠還挺懂禮。
  羅元忠吃面很快,壹口面壹口黃瓜,咬得咯嘣脆,吃得倍兒香。
  他很快就吃完了,端起壹個碗口粗細的搪瓷杯子,咕嚕咕嚕灌了壹大口茶,抹抹嘴,笑道:“王總久等了,我們去找蔣老師吧?”
  雖然只是第壹次見面,但王林覺得此人性格、人品都還行,應該差不了。
  “王總,請。沈校長,請。”
  三人走出劇場辦公室。
  劇場是兩層樓,壹樓是演出大廳,還有售票室,後臺。
  二樓就是辦公室、雜務間,還有幾間比較大的更衣室,像大型匯演時,就派得上用場。
  藝校就在旁邊壹幢樓裏,這裏以前是某國營公司的辦公樓,搬走以後就被林妹妹租了下來,現在改造成了藝校。
  劇場和藝校的外墻上,都懸掛著巨大的招牌,招牌上寫著小百靈劇院、小百靈藝術培訓學校等大字。
  王林三人來到藝校,這邊的辦公室就設在壹樓,教室都在二樓以上。
  每間辦公室的門口,都掛著銘牌。
  王林他們走進主任辦公室,看到裏面坐著壹個婦女同誌,看起來並不顯年紀,留著短發,燙得卷卷的,臉容和身材都很清瘦。
  這個年代的女同誌,50周歲就可以退休,藝術家有活力,身材好,保養也好,看起來自然顯得年輕。
  此人便是蔣惠芳了。
  羅元忠笑道:“蔣老師,妳好。我們小百靈公司的大老板,王林王總,從申城過來了!”
  蔣惠芳站起身來,她個頭很高,又穿了壹雙小高跟皮鞋,身材顯得更加瘦長,氣質優雅從容。
  “王總,妳好!沈校長好!”蔣惠芳和王林、沈雪壹壹握手。
  “蔣老師,妳好。”王林笑道,“沒想到蔣老師這麽年輕。”
  蔣惠芳笑道:“我五十了,已經退休了。”
  王林道:“學舞蹈的真是凍齡,蔣老師看起來跟三十歲的同誌差不多。”
  女人當然都喜歡聽恭維話,蔣惠芳微微壹笑:“王總太會誇人了。”
  王林坐下來,和他們壹起談論即將開業的事情。
  羅元忠道:“王總,我們劇場方面,壹切準備就緒,我們明天還要做壹場最後的彩排,後天就可以正式上演。”
  蔣惠芳道:“我們這邊更簡單了,授課的老師,早就請好了,只等後天開業,等學生前來報名了。”
  王林沈吟道:“妳們覺得,現有的廣告宣傳,力度夠不夠?還需要不需要擴大宣傳?”
  蔣惠芳道:“我們學校開辦了二十個班級,每個班以二十個人計算,再加上每周的錯峰教學,每個教室,我們每周總共可以安排九個班上課,也就是說,我們總共可以招180個班,那我們全部招滿員的話,可以招3600個人!這個規模算得上比較大了。不過北金有壹千多萬人口,招3600個學生,應該不成問題。”
  周壹到周日,每天晚上,每個教室都可以安排兩個課時。
  再加上周上午和下午,各可以安排兩個課時。
  加在壹起,總共是18個課時。
  每個學生每壹周,安排兩個課時。
  也就是,壹個教室,每壹周,可以錯峰安排九個班。
  二十個教室,就是180個班。
  這是每周同時可以安排的班級數量。
  每個班級招20個人左右。
  計算下來,學生總數就在3600人左右!
  沈雪道:“我們現在投放的廣告,主要集中在報紙、廣播電臺。因為這些媒體的廣告相對便宜。”
  王林之前來北金時,和這邊的廣告商何榮貴合作,在央視等媒體投放了大量的愛晴柔衛生巾廣告,現在這些廣告都已經相繼播出,取得了意料之中的反響,愛晴柔衛生巾在全國的銷量猛漲。
  正因為這次愉快的合作,小百靈公司投放廣告時,王林還是找何榮貴的廣告公司合作。
  蔣惠芳道:“王總,先看看報名情況好了。如果招生嚴重不滿的話,再打壹輪廣告也不遲。”
  王林道:“就怕開學以後,家長們該給小孩報名學舞蹈藝術的,都已經報完了。錯過了最佳時機。”
  沈雪道:“我們在申城開業時,是找各個學校發宣傳單!我覺得這個方法最靠譜,報名的人直接把我們辦公室都擠爆了!”
  王林道:“我們在北金這邊沒有教育部門的人脈,這壹招很難搬用。”
  蔣惠芳道:“妳們的意思是說,直接往各個中小學校放宣傳單?”
  王林笑道:“對,我們在申城就是這麽做的,不過不是自己去發傳單,而是找教育機構合作,由各個學校的老師發放。這樣壹來,家長和同學們看到了,還以為是學校指定的課外培訓機構,自然而然產生壹種信任感。”
  蔣惠芳道:“我弟弟倒是教委的,不過他是區裏面的,管不了壹個市。”
  王林道:“如果能發壹個區的傳單,那也足夠了!我們只有二十個班,只要招滿3600個學生就夠了。就算招不滿,差不多也就行了,開業以後,還能招壹些學生進來的。”
  蔣惠芳道:“那現在印傳單,還來得及嗎?”
  王林道:“來得及。找幾家打字復印社,復印幾萬份就夠了。我們復印好份傳單,在區裏的中小學校發放,再加上其它廣告宣傳的效果,3600個學生,相信肯定能招滿了。”
  蔣惠芳道:“事不宜遲,那就趕緊辦吧!為了順利開業,我們先多做壹些工作,總是好的。這麽大的公司開起來了,要是招不滿學生,那怎麽賺錢呢?”
  王林心想,這兩個主任都不錯,都能替公司著想。
  沈雪道:“我們在申城宣傳時的傳單內容,我還記得,直接搬過來,將有關地址、報名費等地方修改壹下就能用。”
  王林道:“那就這麽辦,沈雪,妳帶幾個人,去找復印社,多找幾家復印社,每家店要求他們復印五千份出來就行了。明天我們就要拿到傳單,下午就派送到各個學校的傳達室去。蔣老師,還得辛苦妳和令弟說壹聲,請他多多通融,讓區裏的各個中小學校給我們開綠燈。”
  “這個好說。只是發發宣傳單,而且我們是藝術教育,這是培育孩子課外興趣的有意義的教育,我相信他能理解並幫助我們的。”蔣惠芳微微壹笑,當即打起了電話。
  親姐姐求情辦事,弟弟當然要幫忙了。
  蔣惠芳打完電話後,笑道:“我弟弟答應了,他會通知轄區各所中小學校,幫我們發放宣傳單。”
  王林心想,這可幫大忙了!這壹項行動,值得幾萬塊錢的廣告費!
  做生意壹定要有資源和人脈,光有錢都不壹定能辦成事。
  王林對羅元忠道:“羅主任,劇院這邊,妳覺得宣傳到位了嗎?開業當天,總要坐滿人才行吧?”
  沈雪笑道:“我們申城小百靈劇場開業時,生怕坐不滿人,還到處送票呢!”
  羅元忠道:“像咱們這種演出,能來觀看、懂得欣賞的人,根本就不在乎這幾塊錢的票價。不然的話,就算是送票,別人也不壹定花費時間前來觀看。”
  王林問道:“這邊的票價,定價多少?”
  羅元忠道:“和申城壹樣,定價5元。”
  王林道:“其實,申城那邊的票價,我正想改革呢!”
  羅元忠問:“是要提價嗎?”
  王林道:“降價!”
  其它人都訝道:“還降價?”
  王林道:“我是這麽想的,咱們申城現有的劇院空間太小,座椅排得緊密了些,而且營利方式也太單壹了,只能通過單純的票價來盈利。等滬蘭影劇院裝修好以後,我要采取壹種全新的經營方式,也不再單純的依靠門票收入來賺錢。”
  羅元忠道:“那要怎麽改呢?”
  王林道:“把門票價格降下來,增加內部消費項目,可以賣瓜果點心、啤酒飲料。這些消費項目,可以把價格提高壹些。這樣壹來,有錢人可以在裏面多花費,沒錢的人用便宜的票價,也能進來欣賞演出。”
  “降低門票價格,提高內場消費?”羅元忠笑道,“這就跟以前的劇院差不多的經營模式。擺壹些桌子,大家可以壹邊吃,壹邊欣賞。”
  王林道:“對,就是這麽辦。還有,我打算設立壹個打賞箱。”
  “打賞箱?”羅元忠道,“就是觀眾看到自己喜歡的人或者節目,可以打賞?”
  王林道:“不錯。”
  羅元忠道:“那打賞的錢,怎麽分配?是給演員本人?還是劇場要抽傭?”
  王林道:“五五分成。劇場抽壹半。演員得壹半。”
  羅元忠道:“這麽說來,每壹個節目,都要清算壹下打賞箱?”
  王林道:“可以多準備幾個箱子,輪流擺上臺,換下來的箱子,就及時進行打賞金額的整理。當然了,如果沒有打賞,也就不必更換。”
  羅元忠道:“這個倒是可以有,很多觀眾看到自己喜歡的節目和藝人,都會很大方的打賞。”
  王林道:“我們要明白壹個道理,百分之八十的利潤,是由百分之二十的消費者產生的。我們只要抓住了這部分有錢、又舍得花錢的觀眾,我們就能賺到錢。其它百分之八十的觀眾,等於是來捧場的!是來觀賞土豪們消費的!”
  蔣惠芳笑道:“王總真是個生意人!厲害!”
  王林道:“我們還可以安排壹些搞氣氛的人,叫氣氛組成員,讓他們散坐在會場裏面,只要有人打賞,氣氛組的人就鼓掌叫好,這樣更能刺激土豪們的消費熱情!”
  羅元忠道:“哎呀,王總,妳太厲害了!就這麽辦!”
  蔣惠芳感嘆的道:“難怪王總能賺到錢,妳的商業思維,比我們高出壹座喜瑪拉雅山!”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