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2章 楊懷仁大鬧皇宮(十八)
舌尖上的大宋 by 呼啦圈大神
2023-3-1 19:09
楊懷仁也知道他說了大話了,雖然話從他嘴裏說出來的時候他也有壹種傲視眾生的感覺,但連他自己都不相信的話,他也只能拿出來撐撐氣場而已。
而楊懷仁幾次欲離開皇宮,也是在賭,賭趙煦不會讓他就這麽辭官離開。
就連管秋漓出現在殿內,也多少有楊懷仁早就計劃好了的成分在內,雖然眼下發生的事情和計劃裏有些出入,但應該有的效果,確實是起到了。
趙煦果然被逼的說出來那樣的無奈的話來,作為壹個皇帝,是很難想象他會對壹個臣子用求情的口氣說出那樣的話來的。
可宋朝就是這樣,皇權受到了極大的束縛,文人治國有好處,也自然有它的弊端。
原本這種類似君主立憲的初級階段的統治模式,比西方早了四百年,只可惜封建時代的大環境不允許它進壹步的發展,否則那個日不落帝國,也落不到壹個大西洋島國的頭上。
所以有時候與其說靖康之恥是人為造成的,不如說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楊懷仁想拒絕原本的歷史,要改變的東西還有很多,即便是他自己,也搞不懂他做的夠不夠,只能是盡人事聽天命。
趙煦又壹次語塞,他依舊無法舍棄劉清菁,所以只能繼續在理與情的深深漩渦中糾結。
倒是蘇公公對管秋漓的忽然出現依舊耿耿於懷,這或許跟當年那件事是他親自參與的有很大的關系。
當年他帶人去孟皇後宮中封鎖消息斬殺宮人的時候,依稀記得那些宮人慘死之前說過些什麽。
他們說孟皇後誕下了龍子,只不過龍子在哪兒,似乎他們又說不出個壹二三來。
蘇公公沒法去驗證,只能當他們是臨死之前求生的瘋狂胡話而已,但對於劉清菁說孟皇後生了壹個奸邪之物的說法,蘇公公顯然也是無法驗證的,所以他也沒有認同。
就算孟皇後真生了個奇怪的東西,那總要有這個東西存在,讓他或者其他人能驗證壹下,也好對皇帝有個事實確鑿的交代。
但是當時並沒有。
不管是孟皇後因為生了這個奇怪的奸邪之物羞愧難當當時便弄死了它,或者是劉清菁覺得此物會禍亂後宮派人處理了它,現在都無從考證了。
皇帝在怒極之下只是想著不能讓這件事傳揚出去,蘇公公只能謹遵皇命,按照人數壹夜之間殺光孟皇後宮中的所有人,然後秘密送出宮去掩埋。
事情做得幹凈利索,起碼在當時,蘇公公是這麽認為的,連隔壁的宮院裏都沒有人具體發生了什麽,只知道那壹晚混亂了壹陣,便重新恢復了平靜。
而第二天,孟皇後便被遷出宮院了,而原本宮院中的人,也再沒有人見過他們。
宮裏這種事是時常會發生的,大家都知道是發生了什麽事,但卻具體搞不清來龍去脈,也不敢私下裏談論,於是就默默地讓這件事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
當年孟皇後不久後被廢後,連兩宮皇太後都沒有出面幹涉,別人就更不敢談論什麽了。
至於“旁惑邪言,陰挾媚道”這種廢後的理由,自然是冠冕堂皇的,歷來都是如此,誰也不會覺得有什麽奇怪之處。
可蘇公公現在回憶起這件他不願意回憶的事情來,整個人心裏好似翻江倒海似的,卻如何也不能平靜了。
管秋漓的出現,或許讓趙煦心中也會產生壹些波瀾,他也會疑惑也會懊悔,但他不會真正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蘇公公原本也不會,可是管秋漓的出現,讓蘇公公徹底抓狂了。
他幻想了好多種可能,有壹種可能讓他差點驚駭得大喊出來——萬壹當年孟皇後真的生下了壹個正常的孩子呢?
那些宮人臨死前說的話,如果是真的呢?他們說孟皇後誕下了龍子,也就是說,孟皇後生的是個兒子!
這對如今的趙煦意味著什麽,蘇公公自然清楚明白。
趙煦可能還有子嗣,那麽朝堂上眾臣為難趙煦的議儲之事,也就顯然不存在了,而趙煦的皇位有個正統的繼承人,這對於趙煦的意義更是巨大的。
所以蘇公公也顧不上他的身份了,更不管楊懷仁在搞什麽,趙煦又在持續的糾結之中無法自拔,他冒然開口問道,“管公公,妳是如何活下來的?!”
包括趙煦在內,幾位老臣也是被蘇公公突如其來的話驚詫到了,他們搞不懂兩個太監,何故在皇帝和朝中重臣面前糾結壹件看似無關的事情。
只有楊懷仁微微露出了笑意,管秋漓察覺到這個笑意,也知道是他出場了。
管秋漓移步到趙煦面前,先行了大禮,才開口說道,“陛下可還記得老奴?”
趙煦對管秋漓的老臉似乎已經印象不深了,但是剛才他走路的時候,明顯聽到了木頭擊打地面的聲音,卻讓趙煦記憶猶新。
“當年昭慈皇後宮中有壹位假腿的職事公公,就是妳吧?”
管秋漓點點頭,“正是老奴。”
趙煦皺了皺眉頭,“朕記憶裏,妳本來應該已經死了。”
管秋漓又點了點頭,“陛下說的沒錯,老奴本來應該是個死人的,只可惜因為孟皇後交代了老奴壹件重要的事情,所以老奴當年沒有死。”
蘇公公忽然問道,“咱家記得當年昭慈皇後宮中七十二名內侍和女使,全部死光了,並沒有人逃脫。”
管秋漓笑了笑,“蘇公公當年也沒有數錯,但我就是沒有死。”
蘇公公又問,“現在我回憶起來,我清晰地記得當時是有壹個戴木頭假腿的太監,是在死屍之中的。”
管秋漓又笑,“公公還是沒有記錯,只不過那個人不是我。我找個了別的公公,殺了他然後把他的腿砍下來,然後用我備用的壹條木頭假腿給他裝上,扔在死屍堆裏充數罷了。
也幸虧當時場面混亂,蘇公公又時間緊迫,急著完成陛下交代下來的任務,所以只是點算了死人的數目,對於那些賤命之人,驗證的卻不是那麽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