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0章 下毒的真相(二十壹)
舌尖上的大宋 by 呼啦圈大神
2023-3-1 19:08
史孝忠嘆道,“陛下精明壹世,只是到最後,幹了兩件糊塗事,唉……”
史孝忠所說的兩件耶律洪基所辦的糊塗事,壹是在計劃中因為他自負,放松了警惕,才導致喝下了第二杯酒中毒。
而第二件事,不用講明了,眾人也知道史侍郎說的是這幾年來扶植耶律延禧的勢力,幫助他順利繼承契丹皇位了。
且先不管耶律延禧的身份是不是像前幾日那些瘋傳的謠言裏壹般有些可疑,只是看他剛才那麽卑劣的表現,就讓群臣大失所望。
怎麽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呢,比起耶律延禧恐懼中的卑躬屈膝,還有耶律和魯斡只顧著自己不管別人,耶律跋窩臺剛才的表現,恰恰在群臣心目中樹立了壹個臨危不懼的高大形象。
對於耶律跋窩臺的說法,群臣並沒有任何懷疑,本來就驚恐未定,哪裏還有心思去琢磨那些話裏的蹊蹺之處?
連史孝忠都篤定的去相信耶律跋窩臺了,其他的文臣直接連懷疑的心都沒有,就更不用說那些本來就很笨的契丹貴族們了。
如今他們大難不死,壹來感到慶幸和欣喜,二來也開始為自己的將來考慮,眼下耶律洪基駕崩,反賊蕭撒弼被誅殺,那麽將來遼國的皇位,要有誰來做呢?
所有人都開始想這件事,當然大多數人想的也不是誰當了皇帝對遼國是最好的,而是想著將來誰當了皇帝,對他們個人的利益是最有利的。
史孝忠站出來示意大家看過來,“眼下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大家坐下來,商議壹下如何為陛下下葬,而接下來,便要討論壹下誰有足夠的能力,繼位為帝,維持我大遼的繁榮昌盛。”
他這麽壹說,耶律跋窩臺又把耶律延禧拉了出來,對眾人道,“陛下生前壹直都在栽培皇太孫殿下成為皇位繼承人。
而且在這次捺缽節之前最後壹次朝議之中,也隱隱透露了要立皇太孫殿下為儲君的意思。
既然如此,不如咱們就幫主陛下達成他的遺願,擁立耶律延禧成為新的大遼皇帝如何?”
耶律延禧自己都驚呆了,沒想到在這種時候,耶律跋窩臺還像以前壹樣那麽支持他,眼睛裏甚至流出來感激的淚水。
可耶律跋窩臺說完,眾臣看向耶律延禧的目光裏卻全都是鄙夷之色,就連本來壹直支持耶律延禧的壹些朝臣,經歷了剛才的事情之後,也已經對他心灰意冷,而本來就保持中立的壹些朝臣,就更對他沒有任何期待了。
史孝忠這次非常嚴肅地站出來反對道,“老夫很欣賞南院大王的為人,但對於南院大王的提議,老夫覺得非常之不妥。”
耶律跋窩臺裝出壹臉的狐疑,問道,“史大人此話怎講?”
史孝忠依舊板著臉,輕蔑的瞅了壹眼耶律延禧道,“若是陛下已經下了旨意立了儲君,不管這個人是誰,老夫都會遵從陛下的遺願,毫無保留的去支持儲君繼位為帝。
但事實是陛下根本就沒有下這樣的旨意,也沒有任何書面的文書證明陛下已經想好了立耶律延禧為儲君。
那麽眼下就是沒有合法的皇位繼承人了。老夫這麽說,相信諸位都沒有異議吧?”
眾人壹琢磨,史侍郎這是擺明了不想耶律延禧這個窩囊廢繼位了,而且大家心中確實對耶律延禧非常失望,想象裏就算他當了皇帝,也壹定是個昏君,不但不能帶領遼國更加強大,說不定會把遼國變得像他壹樣懦弱。
所以眾人心裏早就忽視了他皇太孫的地位,紛紛對史孝忠的說法表示了贊同。
耶律跋窩臺苦笑道,“史大人,這樣做,是不是……”
史孝忠不等對他把話說完,打斷道,“老夫認為,眼下的局面,應該從剩余的皇族成員中,尋找壹位德才兼備之人,繼承大統。”
這時壹直沈默的耶律和魯斡好像看到了希望壹般,忽然站出來說道,“本王贊同史侍郎的說法,大遼的皇位傳承,雖然也講究長幼尊卑之序,但在我們契丹人的傳統裏,有壹點是要比長幼尊卑更受重視的。
那就是才能!只有有才能的人,才能讓大遼更加強盛,這壹點才是陛下最大的宏願,既然咱們要繼承陛下的宏願,就應該這麽做!”
壹番話說的是擲地有聲,可惜並沒有打動群臣,大家想起剛才耶律和魯斡自私自利的行為來,心中覺得他雖然比耶律延禧好壹些,但也好不到哪兒去。
壹個連臣子都不管不顧的人,誰又會樂意去擁護他呢?
何況耶律和魯斡也已經六十歲了,他的性格和能力,往常給大家留下的印象也不怎麽樣,讓他當皇帝,也只能是個貪圖享樂的昏君罷了。
誰都知道耶律和魯斡這時候忽然站出來說這壹番話是個什麽意思,可眾臣誰也沒有買他的帳,裝作沒聽見似的,等著史孝忠這個兩朝老臣來拿主意。
耶律和魯斡見眾人沒把他當壹回事,心中郁悶又氣憤,可他又不能發作,只得悻悻地退了回去。
而血緣上離耶律洪基最親近的人被排除了之後,史孝忠笑瞇瞇地看向了耶律跋窩臺,“老夫以為,南院大王為人正直,近年來執掌南院,析津府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
方才國之危難之際,他勇不畏死,壹番話大義凜然,給了吾等朝臣信心和勇氣,而後南院大王麾下狼軍殺至,射殺賊酋蕭撒弼極其負隅頑抗的反黨,拯救吾等於水火之中。
論能力論人品,老夫覺得南院大王都是繼承大統的不二之選。”
楊懷仁聽完心中竊笑,老頭剛才還說耶律洪基糊塗,他又何嘗不是精明壹世,糊塗壹時?
蕭撒弼是個篡權謀反之人,那耶律跋窩臺何嘗又不是個陰謀奪位之人呢?
史大人沒想明白,其他人也沒想明白,楊懷仁只能說,耶律跋窩臺的確戲好,不服都不行。
楊懷仁作為壹個外人,這種時候也不好插話說些什麽,只能裝作壹副受教的樣子,點著頭表示史大人說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