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9章 血書
舌尖上的大宋 by 呼啦圈大神
2023-3-1 19:09
孟皇後猶豫不決,她的擔心倒也不是多余,下意識地,她看向了管秋漓。
管秋漓雖然知道楊懷仁的大體計劃,但對於很多細節,他也並不是精明之人,壹時之間並沒有想的太透徹。
孟皇後用眼神來詢問他的意見,他也在猶豫,不過在他內心裏,最希望看到的還是孟皇後和大壯能夠重續母子之情,自然是希望大壯被推出來繼承皇位的。
所以他的表情裏有些迷惑之意,卻也點了點頭算是表達了他的意見。
孟皇後嘆了壹口氣,她的內心裏也是十分掙紮,壹方面,她已經厭倦了宮中的爾虞我詐,壹想到將來大壯還要面對那些事情,心底裏難免生出壹種不情願的想法。
但作為壹個母親,她何嘗不想能母子重聚?
如果繼續照現在的局面發展下去,將來換了趙煦某個兄弟繼位為帝,恐怕她只會更加被遺忘,大概要永遠留在這個小院子裏永無天日了。
而她想見大壯壹面,也是難如登天,就更別說重續母子情誼了。
還有很多錯綜復雜的因素,讓她糾結不清,楊懷仁所說的話,比如什麽若是別人繼承皇位,大宋將陷入萬劫不復之地,怎麽聽都覺得這話有些危言聳聽。
可仔細想想,這話也不是壹點兒道理沒有,大宋如今是個什麽情況,孟皇後雖然深居陋室,可並不是壹點兒也不知道。
當初她還是皇後的時候,就很了解宋遼局勢,也關心天下間的大勢。
宋遼貌似和平共處,實則遼國虎視眈眈,大宋則是岌岌可危,即便最近幾年大宋在對外戰事上好像頗有建樹,但這都是假象。
西夏的滅亡其實是他們內部矛盾迸發產生出來的結果,宋朝的西征只不過是個導火索罷了,至於交趾,本來也不是什麽強大的存在,這都不能證明宋朝強大起來了。
反倒是北面的遼國,耶律跋窩臺繼位之後,和之前耶律洪基對大宋的態度看上去沒有什麽變化,但明眼人都瞧出來了,耶律跋窩臺野心甚大。
他現在還沒有具體的行動,只不過是因為他登基沒有幾年,權力根基未穩,所以才壹直隱忍而已。
實際上從他的許多做法來看,將來舉遼國之兵南侵,幾乎是肯定的事情。
如果事情真這樣發展下去,將來無論是暴戾的趙佖還是軟弱的趙佶在位,恐怕都不是有能力保住國家的人選。
大壯雖然年幼,可背後有楊懷仁的幫助,反倒是最有希望抵擋遼國進攻的皇帝最佳人選。
而且還有最關鍵的壹點,大壯的親生父親是趙煦,親生母親是她這個皇後,他是最純正的皇族血脈,繼承大統,也是最符合道理之人。
想到這裏,孟皇後也漸漸覺得,楊懷仁的命運論,說的沒錯,有些人從壹生下來,命運就是已經被上天註定了的。
可眼下的事情,又不由得孟皇後不擔憂,她問道,“王爺對此事可有十足把握?”
楊懷仁不想騙她,搖了搖頭,“這世上從來沒有十足把握之事,只有盡力和不盡力的區別。”
孟皇後對楊懷仁用這種不鹹不淡的話岔開問題有些不悅,不過她還是耐著性子又說,“王爺不必打岔,我只要妳告訴我妳有幾成把握就好。”
楊懷仁這下不想瞎說了,雙眼註視著孟皇後的壹雙明眸答道,“七成。”
這個答案似乎並不能讓孟皇後滿意,她又壹次陷入了沈思。
七成聽著不少了,可三成的失敗幾率,也著實打擊了孟皇後的內心,在她意識裏,如果楊懷仁說個九成,哪怕是八成,她也能放心壹些。
楊懷仁看來是鐵了心要推大壯出來繼承大宋皇帝之位了,孟皇後覺得,這裏邊不管有多少是為公,多少是為私,楊懷仁的態度是不作假的。
他敢這麽做,也壹定想到了後果,那麽按照她以前對楊懷仁的了解來看,楊懷仁是絕對不會不考慮後路的。
如果事成,自然是好事,可萬壹事敗,楊懷仁恐怕會不容於新君,就算因為他現在的地位不會被立即處死,恐怕也要壹擼到底了。
假設楊懷仁為自己留了後路,大致也是帶壹部分兵馬遷居海外。
孟皇後不了解大宋之外是什麽情況,只想著化外之地,也許荒蠻了些,但憑楊仁的本事,求生倒也不難。
想到這裏,她似乎也不太在乎了,只要孩子不論如何都能活下去,她的將來如何,似乎也不是那麽緊要。
但她想到了另外壹點,假若事情成了,楊懷仁可是新帝的養父,這樣的話,新帝要如何面對,楊懷仁又要如何自處?
新帝出於感恩也好,孝道也罷,總不會對楊懷仁不利,可萬壹楊懷仁到時候驕縱跋扈,成為壹個權傾朝野的權臣,新帝又要如何自處?
孟皇後知道現在就問這些話或許會激怒了楊懷仁,但她還是壯著膽子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本以為楊懷仁聽了這些對他猜忌的話會動怒,卻不料他竟笑了出來。
孟皇後不解地問道,“王爺笑什麽?”
楊懷仁道,“孟皇後聰明絕頂,只是不肯與劉清菁之流較真罷了,若是孟皇後有如此心機,今日幽居此地的,怕是她劉清菁了。”
孟皇後有點委屈,她自然不會與劉清菁之輩卑鄙到壹個層次上,只是也理解楊懷仁為什麽說這種話。
聖母的形象被壹句話給毀了,但孟皇後想了想,她現在也早已不在乎這些事了。
為了她的孩子,別說形象了,就算是要了她的性命,她也壹點不在乎。
她竟反問道,“王爺是不想回答我的疑問嗎?”
楊懷仁正色道,“娘娘妳可以放心,我現在把話放在這裏,將來若是事敗,我楊懷仁絕不獨活!
若是事成,娘娘您為太後,大壯繼位為帝,臣下自清除官,永不入朝堂!”
說罷扯下壹段素色的內袖來,咬破了手指把他剛剛說的話寫了下來,起身跪下來雙手奉到孟皇後面前。
孟皇後嚇了壹跳,不敢去接楊懷仁的血書,而是退開壹步,反跪在楊懷仁面前,“王爺高義,是我唐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