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宋

呼啦圈大神

歷史軍事

  天才小廚子穿越到大宋,開動頭腦風暴忽悠到萬貫家財開了家飯館。   楊懷仁看著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303章 大煮幹絲

舌尖上的大宋 by 呼啦圈大神

2023-3-1 19:08

  楊懷仁也不吝嗇他的廚藝知識,當場便把獅子頭的制作方法和壹些細節上的註意事項說了出來。
  他說的很輕松,但聽得人就表情各異了,那位制作了獅子頭的大廚越聽越出神,聽到最後,甚至有些驚訝。
  大廚顧不上失禮不失禮了,竟開口說道,“王爺真的太厲害了,不但把這道揚州獅子頭的做法說了個壹絲不漏,甚至連小底很多沒在意的地方,也說的如此精妙,小底可算是開了眼了。”
  趙獻球佯嗔道,“還用妳說?王爺當今之廚神,壹道獅子頭的做法,自然不知比妳強了多少倍。”
  大廚趕緊躬身請罪,“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小底失禮了,還望王爺莫怪。”
  楊懷仁擺擺手,“不怪不怪,壹開始我就說了,咱們說起來是同行,吃過了妳做的獅子頭,自然要把我自己的意見說壹說,大家交流壹下,爭取把這道菜做的更美味嘛。”
  朱潤卿道,“王爺只是吃了壹口,便能說出獅子頭的完整做法來,可謂神人也,下官佩服之至。”
  何常葆和李文學也跟著隨聲附和。
  童貫適時地出來吹捧道,“王爺廚神之名,可謂實至名歸,但王爺的本事多了去了,上馬能帶兵,下馬等安邦,上得了廟堂,下得了廚房,我大宋得此大才,乃國之大幸也。”
  這話吹的漫天飛牛,楊懷仁都沒法接話了,只能心中佩服,論拍馬屁,還是童貫妳牛比。
  壹番吹捧的話被童貫說盡了,連趙獻球都沒什麽話可接,只好笑著把另壹碗大煮幹絲送到了楊懷仁面前,“王爺再嘗嘗這道大煮幹絲,揚州百姓公認這道菜是淮揚菜的經典之作。”
  趙獻球說完,制作了獅子頭的那位大廚便退了回去,另壹位大廚站上前來給楊懷仁施禮,想來這道大煮幹絲應該是出自他的手藝了。
  大煮幹絲,說起來是從江南家常茶點燙幹絲衍生出來的壹道名菜。
  兩道菜的主料,其實都是最簡單的豆腐幹,但這兩道菜看著簡單,其實也是非常考驗壹個廚子的廚藝功力的。
  燙幹絲的材料相對簡單,主要原料是源自泰州的淮揚豆幹。
  方形的扁豆腐幹切成細細的豆腐絲,首先就非常考驗壹個大廚的刀工,也許切豆腐幹聽上去比切鮮豆腐要簡單很多,但要把豆腐幹絲切到好處,也不是壹件簡單事。
  在刀法上,先切豆腐幹薄片,用的是壹種橫切的刀法,在淮揚菜的技法裏,這種刀法叫做“飄”。
  豆腐幹放在砧板上,壹只手輕輕壓住,另壹手持刀從壹片橫切進去,壹張薄如紙片的透明豆腐幹片便被切了下來。
  聽著好像沒什麽,但使用飄的刀法,是沒法用眼睛去判斷豆腐薄片的厚度的,但淮揚菜師傅們個個都能把豆腐幹切的薄如紙片,而且每壹片都壹樣的厚薄,憑的就是手上的感覺了。
  這種感覺,便是日積月累地不斷練習才能產生的壹種肌肉的記憶和感覺,沒有三五年功夫,是打不到這種效果的。
  切好的豆腐幹片再切成細絲,然後放入涼的清水中淘洗數遍,絲絲分明的豆腐幹細絲便呈現在眼前。
  下壹步就是燙了,而燙的的手藝,才是這道菜好不好吃的關鍵。
  淮揚菜大廚在制作這道菜的時候,會在煮水的鍋旁邊準備壹盆熱堿水,白切幹絲先放入沸水中燙上幾遍,待幹絲變得柔軟,然後撈出來放到熱堿水中淘洗壹遍。
  放入堿水中淘洗,壹來是去掉豆腐幹本身的豆腥味,二來是讓豆腐幹絲變得柔軟又不失勁道。
  這裏的處理就非常細致了,豆腐幹絲在堿水中放置時間太短,豆腐幹絲就不夠軟,放的時間太長,豆腐幹絲就容易泡爛。
  只有非常有經驗的大廚才能掌握好尺度,把豆腐幹絲加工的恰到好處,光是這壹門燙的手藝要想練出來,下的功夫和花的時間,便壹點兒也不比前邊的刀工練習的要少。
  然後便是調味了,壹般情況下,會用幹煸過的蝦幹或肴肉碎末,配以蔥姜絲,調以料酒醬油,少許糖醋,中火煮壹下,然後覆蓋在燙好盛盤後的幹絲之上,壹道燙幹絲就算完成了。
  民間的做法相對簡單,切好的幹絲直接裝盤,不斷用開水燙洗數次,熱水瀝出後,把燙好的幹絲裝盤,最後淋上麻油和醬油,或搭配壹些個人喜好的食材,便可以直接食用了。
  燙幹絲嘗嘗作為壹種主食和茶點來食用,搭配壹碗茶,就是壹頓傳統的揚州早點。
  而大煮幹絲,則是在燙幹絲的基礎上,使用了更復雜的調味和配菜,讓這道家常小食變成了壹道淮揚菜中的代表性菜式。
  同樣是食用豆腐幹絲作為主要原料,配以火腿絲,筍絲,銀魚絲,木耳絲,口蘑絲,紫菜絲,蛋皮絲,雞肉絲,甚至加入名貴的燕窩絲或者海參絲等,用清雞湯水煮入味,所以這道菜也曾經被稱作九絲湯。
  後來隨著食材的豐富,大煮幹絲中“絲”的種類也越來越多,有的甚至加入了二十幾種食材,而且不同的搭配下,讓這道菜衍生出了不同地域和口味上的不同特色。
  此時的揚州大煮幹絲還相對傳統,主要材料是豆腐幹絲和雞肉絲,搭配少許火腿絲和筍絲,均勻碼在壹只碗中,連碗壹起用雞湯煮熟之後,把盛著幹絲的碗反扣如另壹個大碗之中,形成壹個小山的形狀。
  最後再點綴些香菜小葉兒,這道菜便算是完成了。
  大煮幹絲口味清香,味道鮮美,豆腐幹絲爽口綿軟,卻沒有絲毫的豆腥之味,搭配火腿絲筍絲等配菜提味,加上雞湯的清香,讓大煮幹絲成為壹道膾炙人口的佳肴美味。
  楊懷仁嘗了壹口,便覺得他很喜歡這種簡單卻富有層次的美味,只是覺得的煮幹絲用的雞湯是剛熬的雞湯,味道似乎還沒有完全融入到豆腐幹絲之中,若果換了他平常使用的老雞上湯,味道應該更加醇厚壹些。
  不過他還是稱贊了做這道大煮幹絲的大廚,在這個年代能做出這樣的水準,也已經十分的難得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