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醫淩然

誌鳥村

都市生活

 醫學院學生淩然有壹個小目標,要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醫生,結果不小心實現了。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21章 織網

大醫淩然 by 誌鳥村

2019-1-5 14:59

縫合血管對淩然來說,是壹件很熟悉的工作了。

他剛到雲華的時候,醫政科就用縫合大鼠的尾巴做下馬威了。

如今想來,那就相當於讓新兵與特種兵比賽狙擊打靶,難度已經在的行業頂尖了。

不過,縫合血管網,依舊是超脫了正常水平的高難度挑戰。

腳部的血管比手部的血管粗,那是指主要的動靜脈,脛後動脈或腓動脈分流出來的穿支動脈就沒有那麽狂放了,它們中的許多比手指的動脈還要細。

而斷指縫合所要做的血管縫合,也不過是兩三根,三四根罷了。

當然,實際上的難度,還是斷指縫合的難度較高。因為斷指縫合對血管的縫合質量是有超高要求的,對低質量縫合的容忍度很低,壹個不好就是血栓壞死的。

跟腱周圍的血管網,倒是沒有這麽高的要求。祝同益院士的A方案,也就是要求重建血管網罷了。跟腱內側有三四條穿支動脈,跟腱外側有三四條穿支動脈,祝同益院士希望每邊得到兩條穿支動脈,最低壹條穿支動脈,再保證壹定的小血管的存在,就算是達到了基本要求。

最重要的是,就算淩然縫合失敗壹兩條血管,也不會造成太嚴重的影響,至少不會造成跟腱縫合的失敗。

至於原定方案的失敗,對於這樣的實驗性手術來說,成功了會有很多的說法,失敗了,就無從解釋了。

祝同益靜靜的盯著淩然的動作,似乎比淩然還要緊張。

淩然的操作卻是越來越放松。

只見他的手腕柔和,手指輕盈的在顯微鏡下滑來滑去,寥寥幾下,就縫合壹個血管,再揪出另壹根血管,刷刷幾下,又給縫合了起來。

紀天祿忙忙的配合著,就連二助呂文斌,也是壹個勁的圍著手術臺轉圈兒,壹會兒澆鹽水濕潤血管,壹會兒弄紗布,壹會兒抽吸,壹會兒拉鉤,其辛苦程度比得上自助烤肉時的狀態了。

所有人都是眉頭緊蹙,帶著壹股血戰沙場,熬夜補作業的痛苦。

唯有淩然,表面上壹成不變,心裏爽的飛起。

這可是給大活人縫血管吶,而且能壹縫壹網,這得是有多爽?

要是斷指再植,淩然得先小心翼翼的做清創,然後再固定骨頭,再是做好肌腱縫合,接著才有機會玩弄最關鍵的兩三根血管。玩好了,再將神經縫合起來,再將縫皮丟給其他動物。

以淩然的感覺來說,清創已經不是那麽有趣了,內固定骨頭更像是木匠活,肌腱縫合的話,屈肌腱還算是好玩,普通的肌腱就乏善可陳了,剩下的血管和神經,算是斷指再植中最有意思的部分。

而在今天,淩然遇到的是什麽樣的情景呢?

大片的血管網,且是又細又小有困難的血管縫合。

等於說,是將斷指再植中最精華的部分拿出來給淩然玩了。

淩然的心情,別說有多高興了。

這可不是練功房裏的大鼠尾巴。或許對新人來說,能縫壹次大鼠已經是很開心的事了,然而,淩然早就度過了那個新人階段了。

有大活人可以縫合,而且是有壹助二助的配合,有器械護士遞東西,有巡回護士幫忙的縫合,那比壹個人寂寞的坐在練功房裏,得舒服到哪裏去了。

“再換細壹點的縫線。”淩然玩高興了,壹口氣縫合了三根穿動脈,面對更細的第四根,幹脆又換了線。

祝同益院士不得不提醒他道:“妳的關鍵是註意動態平衡。”

言下之意,他不可能將整個血管網給重新縫合起來的,只能挑選重要的血管,來組成壹個勉強可用的血管網。

這就好像是壹場戰爭之後,原本細致而有序的後勤線路,被摧毀了大部,負責重建工作的將軍的任務,不是壹點點的恢復每壹條原有的後勤路線,而是著重恢復壹條供應鏈,以保障最主要的物資供應,剩下的供應鏈的恢復,完全可以交給其他人,用更長的時間慢慢進行。

淩然很理解祝同益的命令,他點了點頭,解釋道:“我想多做壹條備用通路出來。”

與普通的“將軍”不同,狀態正佳的淩然,不僅僅想要恢復壹條供應鏈,他還想再多做壹條出來。

“來得及嗎?”祝同益擡頭看了看表,神色稍放的輕松了壹些。

普通的跟腱手術,大約需要壹兩個小時的樣子,手術臺上的時間長則兩小時,短則三四十分鐘。

祝同益的A方案就復雜的多了,他計劃給予主刀醫生四個小時的手術時間。這個時間不是隨便說出來的,而是根據跟腱暴露的程度等等,做出的“動態平衡”。

時間太短,主刀無法完成手術,時間太長,手術的效果可能要打折扣。

現在,看著手術進展順利,祝同益更希望能在三小時內結束手術,從而保證更有效率的恢復。

瞅著淩然的進度,祝同益倒覺得很有希望,即使再做壹條備用通路出來,若是能維持目前的速度,也是有可能的。

考慮到手術太早結束也不會有收益,祝同益還不如同意淩然多縫幾條血管呢。

淩然也很熟悉祝同益的方案了,他的眼睛盯著顯微鏡,爽的根本不想離開,口中道:“我們切斷的小血管不多,有希望恢復三四成的血管網,多恢復壹些是有好處的對嗎?”

“當然,但要盡可能的保證質量。”祝同益提醒了壹句:“痙攣的危險依舊存在的,打通的血管才是有用的血管。”

恢復的血管越多,跟腱恢復過程中,得到的滋養就越多。

微創跟腱手術為什麽很快就能出院並嘗試復健,就是因為跟腱周圍的血管網依舊在,只要縫合好了跟腱,處理好了黏連,就能恢復如初了。

為了保證跟腱強度而做的大開放式手術就沒有這樣的優勢了,尤其是壹些特別的入路,像是跟腱後正中切口的跟腱修補術,並發癥就明顯的要高於跟腱正中部位切口。究其原因,還是後者的血供較少,切口破壞的血管就少。

而在祝同益的方案中,縫合後的血管要有壹定的質量,才能發揮作用。

不用像是斷指再植的血管質量那麽高,但也得是有壹定的質量的。

事實上,祝同益的A方案,根本就是把劉威晨的跟腱縫合,做成了跟腱縫合並血管再植,難度增加了十倍都不止。要保質保量就更加困難了。

祝同益看著年輕的淩然,生怕他耐不住性子,或者喪失專註度。

這是年輕人最容易出現的毛病。

所謂毛糙、浮躁之類的詞語,壹旦出現在血管縫合中,問題就要出現了。

淩然卻是壹點都不在乎祝同益的叮囑,穩穩的縫合著血管,口中道:“保證質量。”

紀天祿這時候忍不住擡起頭來,道:“淩醫生沒問題的。”

祝同益醒悟過來,連忙道:“關心則亂。我是有點太在乎咱們的方案了。”

示教室內。

聽著研究中心的老大,絕對的旗幟祝同益院士說出這樣的話,眾醫已是壹片嘩然。

曲醫生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情緒,憤憤然的道:“真是外來的和尚好念經,主任也太好說話了。”

“就是說,語氣都不對了。”

“餵餵餵,別上綱上線的,咱們祝院士也沒說什麽不是?”

“妳要祝院士說什麽?說的已經夠可以了。妳要弄明白,方案是咱們祝院士的,這是指導手術,淩然只是主刀而已。”

203斤重的住院醫抱著礦泉水傻笑:“淩然只是主刀而已嗎?只是而已?”

剛才還慷慨激昂的幾名醫生,都明智的閉嘴了。

同行間炫耀是很困難的,壹個科室壹個專業的醫生就更不用說了。

若是面對外人,大家或許還有些話可講,面對自己人的時候,大家對於各自的定位就相對清晰了。

淩然的這個主刀,可以說是研究中心讓出來的,也可以說是研究中心實在拿不出人來,被支援的。

但不管是怎麽看,淩然目前是占據著最強的位置的。

203斤的住院醫不願意貶低對手。

他同樣畏懼對手的強大,但他願意正視自己與淩然的差距:淩然的技術是強,天賦是好,或許是國內壹流的外科醫生,但是……醫生是會不斷成長的!

203斤的住院醫,已經為自己制定了詳盡的目標,只等此間事了,他就會閉關修煉,用最短的時間追上淩然的技術。

到了那個時候,他壹定會再找機會,戰勝淩然,再帶壹對純種的法國垂耳兔,去找曉雲。

203斤的住院醫想到此處,興奮的灌下了滿滿壹瓶的農夫山泉,舒服的打出了壹個204斤的胖子才能打出的飽嗝。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