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明揚天下

何昊遠

歷史軍事

  崇禎十六年,壹個真正的亂世:如雨的馬蹄,如雷的吶喊,如註的熱血。中原慈母的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884章 佛道

明揚天下 by 何昊遠

2018-7-26 10:34

  秦牧班師回到長安後,官民自然少不得壹番慶賀,秦牧再次舉辦了太廟獻俘,不斷推高自己的威望,為即將展開的司法改革做鋪墊。
  縱觀歷代守成之君,因為威望不足,處處受朝中大臣牽制;因此要推行什麽改革,總是阻力重重,要嘛推行到壹半就妖折,要嘛幹脆胎死腹中,兩千年來,成功的案例少之又少。
  因此集權是必須的,此時大秦周邊已經沒有什麽強大的敵人,國內民生也壹派欣欣向榮,秦牧的文治武功為天下景仰,威望達到了最高點。
  前期用無罪假定造勢,也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大秦律》經過近兩年的努力,已經編撰完成了。
  因此秦牧決定不再等,挾大勝之威,立即推出考慮了近半年的司法改革。
  首先第壹步,是對各州縣的同知、縣丞進行培訓。
  每個省在省會設立培訓點,讓這些官員集體學習《大秦律》,同時挑選壹些判案經驗豐富的官員,給他們授課。
  等考核合格後,立即回去接手各州縣的司法審判權。對於那些實在不適合搞司法的官員,則予以調職。
  此舉是采用了司馬安的逐步分化之策,把本屬於地方主官司法權剝離出來,分到副職手上。
  這樣反對的聲音立即少了壹半,至少這些同知、縣丞作為受益者,是堅定支持司法改革的了。
  但是聖旨壹頒布,還是引起了天下官員壹片嘩然,這壹點秦牧有心裏準備,只要不反,嘩然就嘩然吧,過陣子各種聲音總會平息的。
  武英殿裏,秦牧招來夜不收指揮使黃連山,屏退左右之後,對他說道:“連山啊,這陣子妳們要嚴防監控地方主官,防止不測,明白嗎?”
  “臣遵旨。”
  “重點監控那些上下串聯,反對司法改革最激烈的官員,妳給朕好好查壹查,若有違法之事,盡快搜集他們違法的證據遞上來給朕。”
  “是,陛下。”
  秦牧已暗暗決定,為了推行這項重大的司法改革,將不惜動用夜不收,象朱元璋壹樣,弄個詔獄,把那些反對最激烈的官員給打掉。
  隨後,秦牧大舉犒賞凱旋的有功將士,進壹步贏取軍方的擁護。
  為了更好地控制局勢,秦牧犒賞過大軍之後,立即讓蘇謹做好班師回南京的準備。去年從南京調遣北上的幾萬大軍,將壹起隨禦駕返回南京駐地。
  這數萬新勝之師護送禦駕從西京返回南京,必是浩浩蕩蕩,對沿途的官員也是壹種震懾。
  回南京之前,秦牧讓佛道兩家,做了壹場盛大法事,為大秦的先皇考祈福,以盡孝道。
  這實際也是變相的搶占道義的制高點。
  在這個時代,孝之壹字,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各朝多以孝治國,哪怕是皇帝,也不能挑戰孝道。
  天下人對孝子無比的推崇,甚至壹個人犯了法,如果他是個孝子,官員也往往也會因為他的孝行而從輕量刑。
  這個時候,秦牧向天下人展示自己的孝道,有利於進壹步贏得官民對自己的支持。
  盛大的祈福過後,秦牧才正式接見四世班禪羅桑卻吉堅贊和五世達賴阿旺羅桑嘉措。以及大慈恩寺的法清禪師及玄機子等二十多名僧道。
  宣政殿裏,秦牧高坐丹墀之上,透過遮面的垂毓掃了壹眼殿中的佛道兩家聲望最高的二十多個僧道,最後目光停在七十九歲高齡的四世班禪羅桑卻吉堅贊身上。
  羅桑卻吉堅贊須眉皆已雪白,秦牧徐徐說道:“佛教作為外來教派,能在中土紮根,在朕看來,主要原因是它適應了傳播的需要,很好地結地合了中原文化,才有今日的成就。
  班禪大師應該了解,若不能與中原文化良好的結合,註定難以獲得中原官民的接受。更重要的是,佛教是導人向善的,它本身應該是超凡脫俗的;
  如果誰搞政教不分,貪圖世俗之利,借神佛之名,行世俗統治之實,朕今天明確地告訴他,妳越界了。不管是誰,只要越過了這道紅線,等待他的將是最嚴厲的懲罰。”
  羅桑卻吉堅贊的白眉不由得壹顫,合什作禮,連宣佛號。
  “班禪大師,朕說這些,並非對藏傳佛教有什麽成見,但朕身為天子,有自己底線,朕再說壹遍,無論是誰,千萬不要碰朕的底線。
  朕對藏傳佛教有幾個要求,壹是加強與中原佛教的交流,加強與中原文化的結合,二是堅持導人向善,不要摻雜俗世政治。”
  羅桑卻吉堅贊來長安已經多時,大秦天子卻壹直沒有接見他和達賴,他已經有不好的預感,今日壹見面,果然是天威凜冽,讓人透體生寒。
  此情此景,他與阿旺羅桑嘉措連忙表態,壹定會按照天子說的去做。
  秦牧也不怕他們口是心非,他對吐蕃各部實行抽丁法,極大了削弱了吐蕃各部的實力,即便他們不甘,也不可能再掀起什麽大浪。
  何況,黃教在青藏占據主導地位,不過才幾年時間,現在秦牧決定對藏傳佛教中的五大派壹視同仁,不偏不倚。
  五大派中誰要是搞分裂,那也容易對付得多。
  得到羅桑卻吉堅贊和阿旺羅桑嘉措的表態之後,秦牧的神色緩和下來,接著說道:“自唐朝之後,先是天方教不斷東擴,現在基督教和天主教也不斷蠶食,我們傳統的佛教和道教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擠壓。
  在場的都是佛道兩家的領袖人物,若是對此漠然置之,將成為各自教派的罪人。正所謂兄弟鬩於墻,外禦其侮。藏傳佛教要與中原教派加強交流,快加與中原文化的融合,壹同抵禦其他教派的蠶食。
  道教作為起源於本土的教派,也要發揮出自身的作用來,朕以為,道教在不斷的沒落,其主要原因是過於閉關自守,只註重於自身的修為,而不能很好地與濟世的理念結合。
  據朕所知,基督教在傳教時,會積極地治病救人,甚至辦壹些教會學校,教授知識,以這些看得見的善舉,很容易便能得到普通百姓的認同。
  道教應該認真反省壹下,老子學說,博大精深,莊子之學,也蔚為大觀,道教應該多從老子和莊子學說中吸取精華,傳播他們的學說。少裝神弄鬼,妳們再怎麽裝,其實都只是小道。只在用老子和莊子學說,才是道教的大道。要多做壹些造福民眾的事。壹個受人敬重的人,他的信仰總是更容易得到周邊人認同的。”
  玄機子和在場的幾個道教宗師級人物,被秦牧說得神色微窘,道教在裝神弄鬼方面,確實是最泛濫的,各種行為已經落於下流。
  那些騙人的江湖術士,雖然能騙得人錢財,但格局難免被人看低,縱觀世界上各大教派,總體上都是比較大氣的,而這正是道教所缺少的。
  道教本來有兩位神級人物,老子和莊子,兩人的學說實不差於孔子和孟子的,但道教自身卻逐漸舍棄、背離了兩位先哲,落於下流,這實在道家的悲哀。
  這是壹場很奇特的會見,以往的皇帝見佛道兩家的高僧真人,都是談經講道的多。秦牧卻根本不談那些,只是大談佛道兩家應該如何定位自己,以及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這些話,在場的高僧和老道還不能不認真對待,因為他是皇帝,歷朝的舊事已壹再表明,皇帝傾向於哪家,哪家必然興盛,如果皇帝對佛道哪家不滿,那他的日子可就難過了。
  “我大秦的銳士,開拓了不少疆土,而且今後還會不斷的開拓,這些地方,現在有不少是信奉天方教或者基督教的,朕希望諸位高僧和道長,能看到這壹點,跟著我大秦將士的腳步,把那些地方的百姓的信仰改變過來。”
  法清神師等人經過反復榷商,對此早有預案。秦牧說完,他立即出來表態,要派人到南洋去傳播佛法。
  秦牧淡淡壹笑說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