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

風少羽

歷史軍事

天啟二年,九月,京城
月夜下,城門早下鑰
整個京城九門都是緊閉著的,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八百四十二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 by 風少羽

2023-12-10 19:02

  “張好古!”
  “張好古!”
  “朕知道妳在,快來見朕!”
  武英殿內傳來朱由校聲嘶力竭的怒吼,可武英殿內外的錦衣衛和侍衛們卻無動於衷,從皇帝對他們產生猜忌和殺心並準備對他們也下手時,這些錦衣衛和侍衛就被朱由校自己逼到了對立面了。
  魏忠賢守在武英殿外,眼尖瞅見了宣懿太妃和張嫣過來,連忙上前:“奴婢見過太妃,娘娘。”
  “辛苦魏總管了,哀家要進去看看皇帝。”宣懿太妃說道。
  魏忠賢連忙將宣懿太妃和張嫣請進武英殿,幾人進了武英殿就能聽到朱由校的咒罵聲和呼喊聲,直到現在,朱由校都認為自己輸在了被親信之人背叛上,是那些亂臣賊子害了他的大明江山。
  “皇帝,莫要喊了,給自己,給皇家,留點體面吧,莫讓外人覺得朱家人輸不起。”
  聽著宣懿太妃的聲音,朱由校沈默了片刻,沙啞著嗓子問道:“太妃怎麽來了。”
  “哀家來看看,祖宗傳到皇帝手裏的大明江山,成了什麽樣子。”宣懿太妃的話直接讓朱由校啞口無言。
  大明江山傳到他手裏怎麽樣了?
  朱由校看著面前的宣懿太妃,再看看壹旁的皇後張嫣,魏忠賢,忽然心裏壹陣委屈,淚是忍不住的流下來:“朕為什麽屢次遭人背叛?朕到底做了什麽對不起他們的事,為何他們都要害朕!”
  “太妃,朕對不起祖宗,大明的江山朕沒守住,朕可能要走了。”
  宣懿太妃看著朱由校這副模樣聲音都高了幾度:“皇帝!”
  “哀家之前就與妳說過,莫要做那些不切實際的事情!”
  “天下是朱家的,但天下也是天下人的,是妳壹意孤行才害了大明天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張寶瑞未到京師,直隸四方就聞之而動,妳委任的三鎮都統可起到作用了?妳調兵遣將布置天羅地網,可捉到人了?”
  “皇帝,妳把自己身邊的人變得越來越少,最後真成了孤家寡人,那還有誰會助妳?”
  “朕沒錯!”朱由校猶自強撐著,“朕是天下至尊,是天子,天下就應該是朕的!”
  宣懿太妃問道:“天下是皇帝的,但天下人卻是各有心思的。皇帝,不是哀家看不起妳,天啟朝能扭轉萬歷朝的頹勢,將張太嶽的新政推陳出新,張寶瑞功不可沒。”
  “張寶瑞這些年來,可以說壹步步把大明推到如今,不然哪有妳中興大明?”
  “這天下不是缺了誰都不可,但眼下來看,哪怕沒了皇帝妳,張寶瑞依舊能保住大明。”
  朱由校傻眼了:“太妃,妳什麽意思?”
  宣懿太妃冷聲道:“還不明白嗎皇帝?!妳已經失敗了,妳目前唯壹的退路就是退位讓賢,讓妳的弟弟來當這個皇帝。”
  “可朕才是大明的皇帝,妳們這是要逼宮逼朕退位!”朱由校低吼著,他怎麽可能放棄權勢?放棄了權力他還剩下什麽?那就真的是孤家寡人了。
  “可妳繼續當皇帝,大明都不存在了,這個皇帝還有什麽意義?!”宣懿太妃高喝道。
  突然爆發的宣懿太妃讓朱由校都懵了,他從未見這個和和氣氣老老實實的老好人有這麽發怒的壹天,宣懿太妃突然過問朝政也讓朱由校感覺猝不及防,宣懿太妃怎麽會如此?!
  宣懿太妃看著不可置信的朱由校,聲音逐漸平緩:“哀家說了,哀家不想過問國事,當年將太後璽印托付給哀家,哀家從未打算用過,但哀家也不能眼睜睜看著大明亡在皇帝妳手裏。”
  “若是皇帝妳能贏,那哀家今日就不會出現在這裏,可皇帝妳輸了,哀家必須要保證大明的存續,保證這天下還是朱家的。”
  “皇帝,今日讓哀家和皇後這兩個婦道人家不得已站出來主持居面抗住眼前的局勢,皇帝不覺得羞愧嗎?”
  “輸了就是輸了,輸了還能維持體面,還能保住大明的國祚,皇帝妳就高興吧!幸虧是張寶瑞,多虧妳有這個好師父,勵精圖治給妳締造了天啟中興,妳還能史書留名。也多虧張寶瑞是個念舊的,哪怕妳要殺他,他都沒想過弒君篡位,不然今日這大明朝早就改朝換代了。”
  “世宗皇帝是個有福的,遇到了張太嶽,但世宗皇帝虧欠了張太嶽;不過張太嶽死在世宗皇帝面前,所以張太嶽虧欠了也就虧欠了。皇帝妳也是有福的,遇到了張寶瑞,但皇帝妳也虧欠了張寶瑞,偏偏皇帝妳還失敗了,如今掌握直隸的是張寶瑞。皇帝妳覺得眼下該如何?”
  “妳是死撐著,看著大明亡在妳面前,還是退位,讓大明繼續存在下去?”
  朱由校沙啞著嗓子:“朕,還有得選麽?”
  “沒得選,如今哀家和皇後這兩個婦道人家撐不了多久,誰也不敢保證張寶瑞會不會改變心意。就算張寶瑞不改變心意,他手下的人難道沒別的心思?”宣懿太妃反問道。
  見朱由校沈默了,宣懿太妃繼續問道:“皇帝知道妳和張寶瑞的差距在哪嗎?”
  “皇帝妳好高騖遠,看不清腳下,而且太驕傲,太自負,總覺得能掌握壹切,且猜忌心太重,想要把所有人和權都牢牢攥在自己手裏。”
  “別忙著否認,妳早就猜忌張寶瑞了,只不過今年才感覺自己有實力發作而已。”
  “可妳知道張寶瑞是怎麽做的?他是壹步壹個腳印,從朝廷,到地方,到底層,他的網遍布大明上下,妳把權利都握在手裏,他卻把權都分出去。妳猜忌他人,他誠信待人。”
  “妳是要壹言堂,張寶瑞是群策群力,更兼妳不信任妳的大臣將軍,而張寶瑞則信賴那些大將總督們,如此壹來,妳覺得天下的總督,各鎮都統支持誰?”
  “如今這種情況,若是天下的那些總督,各鎮的都統打算支持張寶瑞上位,大明天下三分之二都為之搖旗吶喊,那這大明轉眼間就要改朝換姓!”
  “還不清醒嗎?皇帝!”
  說到最後,宣懿太妃已經是厲聲高喝,讓魏忠賢都不由得全身壹顫。
  朱由校終於是淚流滿面:“朕,朕明白了。朕,退位。”
  宣懿太妃松了口氣,有些無力的揮了揮手:“去,召集諸大臣入宮覲見。”
  急促的鐘聲在皇宮內響起,得到了消息的群臣立刻打扮整齊出了家,看到的就是街道上壹隊隊披堅執銳神情肅穆的新軍將士。
  如此的情景,已經讓群臣意識到了什麽。
  而當群臣到了午門時,更是發現今日的午門竟然不是禁軍在值守而是新軍在值守,群臣面面相覷之間,聽著宮內的鐘聲,終是進入了午門。
  這壹路進入皇宮,群臣的神情也愈發緊張,沿途巡邏守衛的全是新軍將士,這些新軍精銳可都是戰場上百戰得勝的虎狼,這宮裏是出了什麽大事了,竟然把這群虎狼之師都調入宮了?
  錢謙益和孫承宗等幾人是意識到了什麽,可如今這幅局面又容得他們說什麽呢?
  當群臣忐忑不安的到了武英殿外時,就聽到魏忠賢站在殿門口高聲喊道:“陛下有旨,群臣入殿!”
  文武百官進入武英殿,看到了躺在病榻上的天啟皇帝朱由校,這下群臣明白了,朱由校真的遇刺了,而且看樣子支撐不住了。
  第二眼,百官就看到了坐在壹旁的宣懿太妃和皇後張嫣。
  黃立極和喬允升可是聰明人,尤其是黃立極和喬允升,別看二人壹般在內閣如同泥塑,但在新舊黨爭激烈的天啟朝能幸存至今還是內閣閣老備受榮寵,自然都是有本事的。
  見到眼下這幅場景,黃立極和喬允升當即就跪下:“參見陛下,參見太妃,皇後娘娘。”
  孫承宗、錢謙益和群臣也是連忙警醒,跟著跪下:“參見陛下,參見太妃,皇後娘娘。”
  朱由校沒說話,宣懿太妃也沒說話,群臣自然就這樣跪著,終於,宣懿太妃看向了壹側:“魏總管,張師傅呢?”
  魏忠賢神情緊張,連忙說道:“太妃,張師傅馬上就到。”
  群臣內心壹凜,正戲要來了。
  果然,很快殿門外傳來腳步聲,壹連串的腳步聲讓群臣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們感覺今日這樣的場面,這輩子都碰不到第二次了。
  很快,張好古出現了,跟在張好古身後的是曹文昭、周遇吉、韓耀威、王大山四位大將軍,後面還有壹眾新黨的臣子,包括在牢中的那些新黨官員,新軍將領都被帶了出來,自然盧象升也在其列。
  看到這麽多被下獄的新黨官員將領這麽堂而皇之的出現,群臣更是低著腦袋,權當什麽都沒看見,而孫承宗剛要發作,卻被錢謙益死死拽住。
  而此時宣懿太妃也發話了:“張師傅到了就好,給幾位閣老上團凳吧。”
  壹位位宮女送上團凳,張好古、盧象升、孫承宗、錢謙益、黃立極、喬允升六人坐下,除了還在遼東的張瑞圖,大明的內閣決策層就到齊了。
  而京師的文武百官此時也全部在列,直隸地區的大將也都在,除了各省總督和各省駐紮的新軍大將外,能到的都到了。
  宣懿太妃看了眼朱由校,說道:“今日哀家把大家夥招來,是說壹說朝裏的大事。”
  “皇帝遇刺,身體壹日不如壹日,大明朝又不可壹日無君,皇帝與哀家商議著,讓信王繼承大統。”
  武英殿內壹片寂靜,群臣靜靜聽著宣懿太妃那不疾不徐的聲音:“此事,皇帝與哀家商議過,但哀家壹個婦道人家,終歸是做不得主,因此叫大家夥來壹道做個見證,也是看看信王是不是那個合適的人選。”
  合適的人選?
  大明朝還有別的人選嗎?
  太子已經死了,朱由校除了傳位給朱由檢還能傳給誰?
  傳給朱由檢那皇位還在世宗這壹系傳承著,可壹旦不傳給朱由校,那宗廟就要變了。
  更何況,大明除了信王外,還有哪個藩王?
  大明的藩王廢的廢,沒的沒,哪怕是想在外面找個長短合適的藩王都不容易。
  至於信王,雖然是個文青,而且政治手腕不行,經驗約等於零,但還是那句話,除了信王也沒別的人選了,這不是矮個子裏拔將軍,是只剩下這壹個,不選也不行了。
  而且這種事關皇位傳承的事,也不是群臣能摻和的,沒看見能摻和的都坐在那不出聲嗎?
  見沒人答話,宣懿太妃繼續說道:“既然如此,魏總管,去把信王請來吧。”
  此時的朱由檢,正待在自己的信王府裏,和周王妃壹起茫然的迎接著未來。
  當時自家皇帝哥哥忽然糟了暗殺,重傷著回到京師時,朱由檢真的沒想過皇位問題,因為他知道自己還有個親愛的大侄子呢。
  那大侄子可是張好古的徒弟,更是皇帝哥哥唯壹的孩子,是無可替代的太子,是大明第壹順位繼承人。
  可朱由檢是萬萬沒想到,自家皇帝哥哥和太子侄子壹起乘船,皇帝哥哥還活著,太子大侄子卻沒了!
  而回到京師的皇帝哥哥眼看重癥不治,都下令讓自己暫時監國了,這讓朱由檢的心不爭氣的撲騰撲騰直跳:難不成我也有天命在身,能當皇帝?
  可隨後沒幾天,皇帝哥哥忽然身體又好起來了,剛監國沒兩天的朱由檢再次下崗回到了信王府,這種陡然直上天堂又轉瞬直下地獄的過山車讓朱由檢是失魂落魄,可心裏又暗怪自己不能恪守內心,竟然盼著自己皇帝哥哥去死,這是為人臣弟該有的想法嗎?
  但更讓朱由檢想不到的還在後面!
  在遼東的張好古忽然回京了,而京師在張好古回京後也突然戒嚴了,如今各處街道各處要地都被新軍接管戒嚴,這讓朱由檢待在家裏心臟是撲騰撲騰的亂跳,腦子裏各種亂七八糟的想法都冒出來了。
  可朱由檢更沒想到的是,忽然有天使來自家王府傳旨:“信王殿下,趕快去宮裏吧,陛下要傳大位給妳啊!”
  ?!
  朱由檢懵了,繼而就是喜從天降,他急匆匆換上自己的正裝,帶著自己的貼身太監王承恩就坐上馬車壹路進了皇宮。
  看著巍峨肅穆的紫禁城,看著那壹面面飄揚的大明旌旗,看著那旌旗下屹立的披堅執銳的大明將士,朱由檢越靠近武英殿,越感覺自己心潮澎湃,他已經幻想著自己位登九五號令天下時候的模樣了。
  然而小太監王承恩卻發現了不對勁,他悄悄拉了拉朱由檢的衣袖:“殿下,殿下,情況不對啊。”
  朱由檢不解:“有什麽不對?皇兄病重,要傳位與我,難道還能害我?”
  王承恩說道:“陛下必然不會害了殿下,可是殿下啊。您馬上就要登上大寶了,為何這壹路駛來,兩側的這些禁軍兵士也好,沿途遇到的太監宮女也好,卻無壹人對您的車架行禮?您這都馬上要當皇帝了,他們為什麽不趕緊討好您呢?”
  朱由檢懵了,他剛才滿腦子都想著當上皇帝如何如何,怎麽施展自己的滿腹才華,壓根沒想過這些。
  可如今再從頭整理,朱由檢卻已經沒什麽時間了,因為馬車已經到了地方,朱由檢只得下車,跟著太監壹路到了武英殿。
  看著到處都是明槍執杖的禁軍侍衛,朱由檢也不免緊張起來,想著剛才王承恩的話,朱由檢更是感覺頭皮發麻,可眼下哪還給他胡思亂想的時間?
  硬著頭皮進了武英殿,看著跪了滿地的大臣,再看看坐在前面的六位閣老,看著熟悉的張好古,看著周遭那壹個個大將,朱由檢感覺全身都不得勁。
  “臣弟,參見陛下,參見太妃、皇後。”朱由檢對著病榻上的朱由校,壹旁的宣懿太妃和皇後張嫣行禮。
  “皇帝,信王來了。”宣懿太妃說道。
  朱由校此時才睜開眼睛,看著自己這個不爭氣不成熟的弟弟,朱由校無奈的嘆了口氣:“皇弟,上前來。”
  朱由檢連忙上前跪在朱由校身前。
  朱由校又看向張好古,緩緩伸出了手:“師父,還請妳過來。”
  張好古嘆了口氣,上前輕輕握住了朱由校的手。
  朱由校沙啞著嗓子,緩緩說道:“扶朕坐起來。”
  朱由檢和張好古二人扶著朱由校坐起來,靠在軟墊上。
  朱由校說道:“朕,自繼承大統至今已有十三年,本以為還能繼續和諸君見證大明的繁榮昌盛,卻不曾想,如今卻不能繼續同諸位同行了。”
  “朕這些年,有功,有過,荒唐兩年,勵精圖治十年,昏聵了壹年,多虧了有師父和諸位愛卿相助,才有了今日之大明盛世,也及時將朕喚醒不至於造成滔天大禍,朕要謝謝諸位。”
  “朕要不行了,但國不可壹日無君,信王,這皇位,朕死後就傳給妳了,妳要好好守護這大明的江山,不可辜負天下臣民。”
  “師父,皇弟和大明,就拜托妳多照顧了。”
  說著,朱由校忽然哽咽,緊緊握著張好古的手:“師父,朕對不起妳,朕知道朕對不起妳;但朕還是要求妳,求妳守護好大明的江山,師父,守好這大明的江山,守好……”
  看著淚流滿面的朱由校,那哀求的模樣,張好古點了點頭。
  見此朱由校終於是松了口氣:“傳朕的口諭,任張好古為內閣首輔、吏部尚書、進太傅,授特進光祿大夫,為輔政大臣之首,輔佐新皇。”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