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

風少羽

歷史軍事

天啟二年,九月,京城
月夜下,城門早下鑰
整個京城九門都是緊閉著的,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百九十六章 神兵天降,目標:江戶!

大明:我,調教木匠皇帝 by 風少羽

2023-12-10 19:02

  踏踏踏踏……
  整齊的腳步聲官道上響起。
  壹隊隊新軍將士組成的長龍向著預定的集合地點前進。
  新軍將士扛著自己的火槍,槍上掛著明鐵盔,身上並沒有著甲,只是帶著綁腿和戰靴。
  每壹營的棉甲都被放在馬車上由戰馬拉著前進,而火炮,火藥、炮子槍子等也全由馬車拉著,因此每壹營新軍都有大批駑馬拉著裝備輜重。
  在官道壹側,大明正三品的鎮都統王三領正皺著眉:“速度還是慢了些,我們要加快速度了。”
  協統李朝賢解釋著:“接到內閣命令之後,兄弟們就即刻拔營了,中途沒有壹點耽擱。”
  王三領說道:“我知道,但時間不等人啊,告訴兄弟們,抓緊趕往威海衛,等坐船到了濟州島,就能歇息片刻了。”
  此次對東瀛作戰,朝廷只出動了四個鎮,其中南北各兩個鎮,分別在威海和松江乘船出征。
  為了此次征討倭國的速度,內閣調動了四支水師船隊進行協同作戰,並且和朝鮮朝廷商議後把濟州島變成臨時中轉站。
  目前朝鮮那邊已經開始對濟州島進行緊急修繕了,包括重新加固並擴建港口,夯實道路修建更多的倉庫等等,等到大明王師壹到,這裏壹切就全部轉交大明進行調度。
  而且朝鮮國君非常貼心的在島上給大明王師留下了五千青壯用來搬運輜重,還留下了兩千兵馬給上國將軍調用。
  如此體貼的舉動讓朱由校知道了都對李倧是贊賞有加,誇獎他識大體。
  大明的四鎮新軍會依次坐船前往濟州島,在濟州島進行最後的休整和作戰準備,與此同時朝廷的物資也會源源不斷送抵濟州島,眼下濟州島已經變成了壹座軍營,成為大明的海上伐倭樞紐。
  而此次內閣調動四鎮新軍,正三品的鎮都統四人,從三品的協同八人,這三品的將軍這麽多,自然需要壹位大將統轄。
  張好古最終敲定的人選是趙玉琪。
  選擇趙玉琪的原因很簡單,趙玉琪是三千營的統帥,騎兵本就是侵略如火的角色,張好古希望趙玉琪能以迅猛的攻擊快速結束戰鬥,用最短的時間把德川幕府給打崩,打懵,繼而徹底奠定朝廷的威勢。
  張好古選擇好了人選,內閣自然是全票通過,於是趙玉琪這位大將立刻有了新的職位:大明征東大將軍並四鎮總統官,提領四鎮征討東瀛。
  朱由校特賜禦劍壹把為皇權象征,代表趙玉琪在東瀛可以臨機專斷,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如今身為正二品大將軍的趙玉琪正帶著自己的親兵衛隊趕赴威海衛。
  官道之上,騎兵的馬蹄聲由遠至近,地面震顫宛如雷霆轟鳴壹般,大隊騎兵已經轉瞬即至,兩側的路人商賈紛紛避讓,當馬隊離開後,路人們又湊到壹起,看著那遠處的塵煙妳壹言我壹語的討論起來。
  “這是哪來的馬隊,這麽威風?”
  “誰說不是呢,這些馬壹看就是朝廷的軍馬啊,看那些鐵甲鐵胄,最前面那個穿的那壹身甲那叫壹個漂亮啊。”
  “我剛才瞥了壹眼,這些人打的旗號是趙,這是哪位大將軍出行了吧?”
  路人們交流壹番,又各自散開,這日的見聞會成為他們日後的談資,指不定什麽時候就能把這日的事情再拿出來賣弄壹番。
  抵達威海衛後,趙玉琪沒有入城,直接坐船前往濟州島,他的兵馬已經到地方了,如今就等他這位大將軍抵達,就開始正式伐倭作戰了。
  此時的濟州島,壹艘艘戰船來回往復,千帆林立,島上建起了壹座座大營與倉儲,朝鮮留給大明的五千青壯全部被留作後勤附庸兵使用,而兩千朝鮮兵則協助巡邏,看守倉庫。
  四萬大明新軍已經在島上建立起了完善的營寨,壹面面大明的日月旗、龍虎旗等旌旗在營寨中獵獵作響。
  當趙玉琪抵達濟州島後,看著營寨也是滿意無比。
  驗明正身,趙玉琪大將軍進入營寨,直入中軍大帳。
  “升帳。”
  這是趙玉琪進入中軍大帳的第壹句話。
  “大將軍,您剛奔波了壹路。”
  “無妨,行伍之人,壹路奔波又不是壹路作戰,升帳。”
  隨著趙玉琪的命令,親衛立刻敲響大帳外的軍鼓,隨著隆隆戰鼓聲響起,各鎮都統、協同紛紛趕到中軍大帳。
  此時趙玉琪穿著鐵甲,頭戴鐵胄,大馬金刀的坐在大將軍座上等待著自己的屬下到來,很快諸將趕到,趙玉琪看著這些將軍們,暗自點點頭,隨後壹擡手:“請聖旨。”
  副官取出聖旨來:“聖旨到!”
  趙玉琪率先單膝下跪,隨後諸將齊刷刷單膝下跪,只聽副官展開聖旨高聲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東瀛國小而民寡,朕時常憐憫之……然東瀛狼子野心,不思報恩反而壹意孤行強自鎖國囚禁他國百姓惹周遭十數國聲討……朕遣使申飭,仍不思悔改……”
  “今,特晉趙玉琪為征東大將軍,並四鎮總統官,提調四鎮陸師兼水師諸部,還海波靖平……大明天啟壹十三年……”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帳之內,將軍們齊聲說完起身,趙玉琪接過聖旨,壹手舉著聖旨,壹手按著禦劍,站在軍案前看著諸將,四鎮都統,八位協統,水師提督們紛紛右手握拳置於心口,微微低頭:“參見大將軍!”
  “諸位,坐!”趙玉琪朗聲道。
  看著自己的四位大將,正三品的鎮都統王三領、吳銘禮、鄭博倫、林昭平,趙玉琪心裏也是立刻浮現出這四人的履歷和戰功來。
  征討東瀛,朝廷出的自然是精銳,為的就是壹戰而定勝負,如今有四位經驗豐富的將軍協助,趙玉琪覺得首輔的戰略成功性已經近乎百分百了。
  “上地圖。”
  隨著壹張地圖在大帳內攤開,諸將上前,趙玉琪雙手杵著寶劍沈聲道:“這幅地圖上的是東瀛的京都和江戶極其周圍地形,東瀛最為精華的關東關西,就在這上面。”
  “這幅地圖,是錦衣衛上百位探子歷經多年才描繪出來的,若不是此戰也到不了本將手裏。”
  “陛下和元輔對本將委以重任,將整個東瀛的戰事交給本將,本將也不瞞著妳們,此戰我們不會去長崎,那裏到底發生了什麽與我們無關。”
  “我們的目標就兩個,江戶,和京都!”
  “不怕告訴大家,本將臨行前元輔特意召見,本將可以見機行事,臨濟專斷,只要能在最短時間內把江戶和京都打掉,我們的任務就完成了。”
  王三領有些疑惑:“我們不需要打其他地方?”
  趙玉琪搖頭:“不需要,不要在乎東瀛到底有多少兵馬,有多少軍隊,我們的任務就是打下江戶和京都,抓住幕府的將軍和東瀛的天皇。”
  眾將心裏明白了,壹個個感覺身上的壓力也是小了不少。
  若要他們以四鎮兵馬對付東瀛舉國之兵,那必然是不可能贏,就算是東瀛拿人命耗也能把四萬新軍耗死。
  可僅僅對付京都和江戶兩個地方,哪怕這裏是東瀛最繁華的地方,那也擋不住四萬新軍。
  “京都之地,雖然有東瀛天皇,但是東瀛目前主政者是幕府,幕府的將軍擁有軍政大權,此次閉關鎖國也是幕府壹意孤行,因此我軍第壹個目標,就是打下江戶來。”
  趙玉琪說著,將自己的思路全部說出來。
  軍事行動,下面的兵卒自然不知道目的,但上面的將軍要是也不知道任務要求和目的,那這壹戰也不用打了,直接認輸算了。
  四位都統,八位協統,就是趙玉琪征倭大軍的全部高級將領,具是將官,那些校尉、都尉都進不來大帳。
  趙玉琪手持禦劍在地圖上描繪著:“東瀛閉關鎖國,對外界的消息感知非常薄弱,只要把長崎壹封鎖,那麽東瀛幾乎接收不到任何外界消息。”
  “但是,我們不去封鎖長崎。”
  “沈提督。”
  水師提督沈毅立刻上前:“大將軍。”
  趙玉琪手壹揮,拿出壹道軍令來:“妳部戰船趁夜起航,明日拂曉進攻長崎,不需要上岸,不需要殺傷多少敵人,只需要將長崎的港口毀掉,把他們的船只擊沈或者困在長崎港內即可。”
  沈毅接過軍令:“末將領命。”
  趙玉琪又看向另壹人:“韓提督。”
  水師提督韓雲誌立刻上前:“大將軍。”
  趙玉琪說道:“明日會有朝廷最新銳的兩艘戰船抵達,這兩艘戰船並入妳部,妳部的所有主力戰船全部換上重炮,任務只有壹個,明日壹早起航,前往江戶,轟炸江戶灣,給陸師炸出壹條通路來讓陸師登陸。”
  韓雲誌大喜:“末將領命。”
  趙玉琪隨即看向四位都統:“我軍主力,明日登船前往江戶,出其不意,先下江戶城。”
  各自領命的都統提督們去忙碌了,今夜是大軍最後壹個安穩夜,後勤開始烹煮豐盛的夥食,除了面餅外,還有大骨頭和魚熬制的肉湯,以及燉的軟爛的土豆燉肉,燉魚等等,為的就是讓將士們吃飽好好的休息,養精蓄銳後好明日作戰。
  臨戰之前的夜晚飯菜豐盛無比,不僅新軍將士吃的滿意,那些朝鮮的附庸軍和青壯壹個個也吃的滿嘴流油,他們本來以為是被自己大王送來當炮灰的,沒想到上國對他們這麽好,每日只要幹活巡邏,壹天就是三頓踏實的飯菜還管飽,每天還有壹頓肉!
  雖然沒有錢拿,但這樣的夥食還要什麽銀子啊?
  這些朝鮮的青壯們都想留在大明給大明繼續幹活了。
  怪不得說上國好,上國好,上國就是財大氣粗啊,協助的農夫青壯都能吃得這麽好。
  在各鎮將士休息時,趙玉琪和四鎮都統還在協商著,他們盯著地圖討論著,趙玉琪心裏則是想著張好古臨行前對他說的話。
  “玉琪啊,妳記著,此戰打的要快,要猛,要壹戰而定,讓外人看看大明的厲害。這壹戰最主要的,是把幕府給打掉。朝廷不需要壹個統壹東瀛的幕府,也不需要壹個具有威望的將軍和天皇。”
  “不要關心那些親藩譜代,拿下江戶後,只要給他們迎頭壹擊把他們打疼即可。朝廷不會在東瀛派遣太多兵馬,更不會長期作戰,拿下江戶和京都後,朝廷就會遣使和東瀛那些大名談判。”
  “此戰的主要不在戰場上,而是在其他地方,妳們只要打好了,打出朝廷的威風來,這就夠了。不要吝惜火炮,朝廷給妳什麽妳就用什麽,暢暢快快的打壹仗。”
  想著張好古說的話,趙玉琪心裏也有了預計,明日那壹仗,要打的漂漂亮亮的,爭取三日之內就徹底解決江戶戰事,摧毀幕府,抓住幕府將軍,以及打怕那些親藩譜代!
  翌日清晨,伴隨著沈悶的戰鼓聲和號角聲,四鎮新軍快速拔營,此戰征討江戶,四萬大軍不可能全部出發,實際上只是動用了六協兵馬,四鎮共出三萬人,留下兩協留守濟州,也是預備力量。
  壹艘艘運兵船已經準備好,三萬新軍快速登船,各種輜重早在清早就被朝鮮的青壯們運上船了,就等著新軍將士上船就可拔錨起航。
  但新軍上船後,無論是運兵船還是戰船,依舊停在原地等待著什麽,在朝鮮那些官兵疑惑不解之中,伴隨著沈悶的汽笛聲,兩艘通體漆黑的龐然大物正在緩緩靠近。
  那是兩艘長達百米的怪物,通體漆黑覆蓋著鐵甲,高高的船舷,三只大煙筒正往外冒著濃濃黑煙,而在船首和船尾,各有兩門巨大的火炮正高昂著炮口,兩側還有壹門門探出船體的火炮,整體宛如猙獰的鋼鐵堡壘壹般。
  這樣的怪物出現頓時讓朝鮮的官兵們懵了,這是什麽怪物?
  黑漆漆宛如巨鯨壹般,不,巨鯨都沒有這般龐大!
  這簡直就是海上的浮島!
  看著那些被嚇得呆楞在原地或者癱在地上的朝鮮官兵,趙玉琪不屑的搖了搖頭,這些朝鮮人就是沒見識,不過是朝廷打造的鐵甲船罷了,至於這麽震驚麽。
  壹艘鐵甲船上放下小艇,小艇很快劃到岸邊,壹名水師校尉上前:“大將軍,鎮齊、鎮遼二艦奉命前來,請大將軍登船。”
  坐著小艇抵達鐵甲艦下,趙玉琪再壹次在心中為這龐然大物而感慨,也只有海洋才能容得下這樣的怪物,若是在陸地,這樣的大家夥可動不了。
  站在甲板上,看著自己身後那兩門高聳的巨炮,趙玉琪笑了笑,隨即拔劍:“出征!”
  隨即兩艘鐵甲艦發出汽笛聲,黑煙滾滾,周圍的戰船立刻跟隨拔錨起航,以兩艘鐵甲巨艦為核心,壹艘艘風帆大船巡弋周圍,福船,巡洋船各類散開,數百艘船覆壓大海,風帆如林,旌旗蔽空。
  而此時的東瀛江戶,幕府之中是壹片沈默。
  幕府的主人,德川家第三任征夷大將軍德川家光跪坐在天守閣上,兩側是他的家臣們、親藩和譜代們。
  “幕府之前拒絕了明朝的開國要求,依照明朝的傲慢,他們必然會選擇與幕府開戰,為了維護我們的利益,這壹戰我們無法避免。”德川家光沈悶的說著。
  幕府的大老說道:“根據忍者們的探查,明軍已經出動了,他們的目標必然是江戶,他們很有可能會對江戶發起斬首攻擊,因此我們必須做好壹切措施防禦。”
  明軍的行動不可能毫無消息,數萬大軍調動,四支水師船隊起航,這麽龐大的動作想要沒有動靜是不可能的,而且尼德蘭人雖然失敗了,但依舊可以做生意,他們非常“好心”的把這些看得到的消息告訴給了幕府。
  還有幕府隱藏在朝鮮的壹些忍者探子,也將很多消息送到幕府,加上大明朝廷壓根沒想隱瞞,因此幕府很快就知道了明朝的最終態度:既然妳不願意談,那就打。
  面對明朝的強勢,德川家光不想妥協,或者說,在見識不到明軍的真正實力前,他不會認輸。
  思索著戰略,德川家光問道:“紀伊藩、水戶藩、尾張藩的軍隊到哪裏了?”
  紀伊藩藩主低頭:“已經都到江戶周圍了,如果明朝大軍到了,我們的軍隊足以給他們迎頭痛擊。”
  德川家光點點頭:“讓武士們都準備好,各種鐵炮火炮不要吝惜,這壹戰很危險。朝鮮那些家夥給明朝提供了幫助,我們這壹戰如果失敗了,那我們都將不復存在,可只要我們打贏了,那麽我們將獲取更大的權利和榮耀!”
  是的,閉關鎖國也要看怎麽閉關,若是能打贏了明朝,那麽未來將不會再有人敢輕易挑釁幕府的威嚴了。
  “都準備吧,決定幕府未來命運的時刻,就快到了。”德川家光說著,他面容沈穩,但心裏有著隱隱的激動,他從未和明軍交戰過,他倒是很想知道,明軍到底有著怎樣的戰力,才能占據那麽龐大的國土,統領那麽多的子民,有那麽多國家臣服在大明皇帝腳下。
  那種滋味,他也渴望嘗試。
  隨著幕府的命令,德川家的軍隊開始調動,各地武士和足輕紛紛趕赴江戶準備參戰,加上親藩和譜代的兵馬,江戶很快就匯聚了十萬以上的大軍,這樣龐大的軍勢給了德川家光極大的自信:
  如此威武的軍勢,哪怕是明朝,也不是不能敵吧?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