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從召喚玩家開始

肥鳥先行

歷史軍事

這是哪裏?
費力睜開眼睛,首先跳入眼簾的,浩瀚無際的沙海上,如同磨盤壹樣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三十二章 世家子弟的驕橫

再造盛唐從召喚玩家開始 by 肥鳥先行

2023-8-19 22:54

  張可達自己就是被有背景的上司陷害丟了工作,灰溜溜的從大城市離開,他聽完了蕭讓的遭遇,心中不平之氣更盛了。
  蕭讓追隨了韋縣令來到拜縣,擔任縣衙的功曹之後也是兢兢業業,努力操持拜縣縣衙的公務。
  按理說蕭讓這樣的人,韋縣令應該對他頗為倚重,但是蕭讓寒門出身,韋縣令這樣的世家子弟壹向看不起他。
  前幾日韋縣令讓蕭讓去突施騎的村落征收雜稅,蕭讓抗辯了幾句,認為突施騎已經承擔了太多的雜稅,對大唐也非常恭順,不該只盯著他們敲竹杠。
  蕭讓的反對讓韋縣令壹時下不來臺,但是韋縣令還是派遣其他的功曹去了突施騎的村子。
  最後的事情果然如同蕭讓所說的,因為長期壓榨,突施騎的村子反叛了大唐。
  韋縣令本來已經準備了縣裏的部隊前去鎮壓,可沒想到這壹次因為壓迫太狠,整個北部的突施騎部落壹起叛亂了。
  這下子就不是拜縣壹個縣可以解決的問題了,韋縣令壹邊寫信向安西都護府求援,壹邊命令手下炮制罪名,將蕭讓下獄。
  蕭讓萬萬沒想到,自己勸諫了韋縣令,反而會被抓進了大牢,縣衙的法曹拿出同僚的供詞,將逼反突施騎人的罪責安在了蕭讓頭上。
  蕭讓平日裏從不阿諛奉承,很看不起縣衙裏那些整日吟詩作對,溜須拍馬的同僚們。
  本來他以為自己能力出眾,能夠處理拜縣的政務,韋縣令就離不開他。
  可沒想到突施騎謀反,他這個勸諫韋縣令不要盤剝突施騎人的人反而被誣陷入獄。
  蕭讓入獄之後,整天哭哭啼啼,向獄卒訴說自己的冤情,壹直說對不起供養自己讀書的老母。
  壹直等到張可達也入獄,和蕭讓分到了同壹個牢房。
  聽完了蕭讓的經歷,張可達也想到了自己的經歷,只覺得更加的意難平。
  大唐時期已經開科舉,但是這個時代的科舉場,依然是世家子弟的爭奪功名的地方。
  普通寒門子弟想要考中科舉,實在是太困難了。
  隋唐是科舉草創的階段,在制度上遠遠不如後世的嚴密。而且主持科舉的都是大臣,即使在科舉制度最嚴密的明清,科舉舞弊案件依然時有發生。
  大唐的科舉是沒有糊名制度的,也就是說考官不僅僅能夠看到卷子,也能夠看到考生的名字。
  而大唐的科舉取士以才情取士,這本身就要比後世八股取士多了不少主觀性,這時候考官的個人喜好更能夠決定能不能被錄取。
  所以大唐的士子對於主考官十分尊重,尊稱為座師,在朝堂中主考官和弟子也會被默認為壹個黨派。
  這種制度下,世家子弟想要中舉,自然要比寒門子弟容易得多。
  像是韋縣令這種京兆韋氏的子弟,本身就有家族長輩在朝堂中為官,只要稍微造壹下聲勢,就很容易考中進士。
  而是普通的寒門子弟想要中進士,就必須要在京師文壇闖出名頭來,就要對朝廷大臣“行卷”,也就是不斷的將自己的作品送入朝廷大臣的家中。
  就連後世稱頌的詩聖杜甫,幾次參加科舉考試都沒能中舉,最後不得已寫了《大禮賦》進獻玄宗,才得到了官身,而且被授予的都是無足輕重的小官。
  這還是在更重視才情的玄宗時期,到了唐代中期,韓愈這樣的文豪三次科舉不中,最後靠著給前任宰相行卷才得到了推薦,最後才中了進士。
  能夠在京師揚名,最後考中進士的還都是有些家底的寒門子弟。京師居大不易,想要有名聲就要不斷的留在京師行卷,還要參加士子之間的社交應酬擡高自己的聲望。
  蕭讓不過是普通寒門子弟,在京師根本活不下去,所以才隨著韋縣令來到了拜縣。
  張可達越是想越是憋屈,他將蕭讓的精力貼在了論壇上,拜縣附近的玩家求援。
  原本只是張可達意難平的義氣之舉,可是沒想到這個帖子竟然在論壇上火了!
  拜縣距離龜茲不遠,在龜茲的玩家們看到帖子後,只覺得義憤填膺!
  在龜茲壹打聽,這個韋縣令的重重惡行更是浮了上來。
  盤剝百姓,殺良冒功,這位縣令到任後就沒有幹過幾件好事,但是拜縣每年都能交足租庸調,靠著誣陷歸順的異族叛亂,又積攢了不少戰功,若不是安祿山叛亂,恐怕韋縣令早就高升走了。
  壹想到這裏,眾多玩家更加憤怒,龜茲的玩家們自發組織了營救張可達和蕭讓的行動!
  京兆韋氏是什麽東西?對玩家們來說,世家大族能夠給他們發任務嗎?
  當天晚上,就有十幾個玩家啟程,火速前往拜縣!
  而囤兵在拜縣的郭昕,也沒有直接派兵去清剿突施騎人,而是派出使者前往突施騎部落,詢問他們叛亂的原因,聽取他們的冤屈。
  突施騎人本來就懼怕大唐人,見到了郭昕的使者之後,更是哭訴自己的遭遇。
  聽到是韋縣令逼反了突施騎人,郭昕終於明白叔父為何說主政安西之難了。
  不僅僅是韋縣令,在安西都護府之下這樣的縣令實在是太多了。
  盤剝魚肉百姓,真的將百姓逼反了,最後過來平叛的是安西都護府。
  朝廷中有人的,積攢夠了政績就可以高升回朝。
  朝堂中沒有人的,那就專心搞錢,等待機會賄賂上官,調任更加好的地方做官。
  郭昕自己剛正不阿,但是如今朝堂之上復雜的形勢,讓他無法對韋縣令下手。
  韋縣令也明白這個道理,他迎接了郭昕後,發現這位節度使留後態度冷淡,也不以為意,依然在縣衙之中宴飲作樂。
  他的手下有些擔憂的問道:“縣尊,郭留後似乎對我們拜縣不滿,聽說他派遣使者接觸突施騎人,會不會找我們縣衙的麻煩啊?”
  韋縣令卻笑著說道:“找麻煩?他叔父壹介武人幸進相位,太原郭氏不過是壹門將種罷了!”
  韋縣令又說道:“我京兆韋氏可是滿門公卿,我叔父已然拜相,他郭留後還敢殺我不成?”
  “若是問罪,就拿牢房裏的蕭讓去頂罪吧。”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