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從召喚玩家開始

肥鳥先行

歷史軍事

這是哪裏?
費力睜開眼睛,首先跳入眼簾的,浩瀚無際的沙海上,如同磨盤壹樣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八十八章 佛事

再造盛唐從召喚玩家開始 by 肥鳥先行

2023-8-19 22:54

  等到第二天早上,胡巴依剛起來就看到了壹派熱鬧的景象。
  不少商隊直接在帳篷前擺上了商品,休息區變成了壹個熱鬧的集市。
  這可要比柳林驛邊上的臨時集市大多了,柳林驛邊上地方不大,又是露天的沒那麽安全,那時候雖然也有臨時集市,但是集市都是交換壹些小東西,規模不大。
  但是在驛下裏的服務區裏,有些商人幹脆把自己帶回來的商品也拿出來擺攤販賣了。
  沙州城裏的坐商石大郎走出帳篷,走到了胡巴依面前。
  “胡郎,妳現在知道,為什麽服務區第壹天免費了吧,如今這裏可是個熱鬧的集市。”
  接著石大郎說道:“兄弟我也不瞞妳,如今沙州城裏好貨都供不應求,我在沙州城裏都收不到貨,這次在驛下裏服務區等妳了幾天了,就是為了妳這批貨。”
  “胡郎,妳這批貨我全都要了!比市價加價壹成如何?”
  胡巴依做的是香料生意,他從疏勒城的香料市場裏,購買從大食商人運送過來的香料。
  胡巴依將香料運送到沙州,再購買壹些沙州的特產返回疏勒城。
  沙州城會消耗壹些香料,更多的香料則會大唐的商人們運送到關內。
  在開元年間,每年東西二都消耗的香料就是壹個天文數字,無數的商人往來這條絲綢和香料之路上,大量中東和南亞半島產出的香料,運往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城市,供那裏的達官貴人消耗。
  但是自從安祿山叛亂後,香料的價格壹落千丈,疏勒城的香料價格壹落萬丈。
  經過壹段時間的下跌,如今蜀中和鳳翔府又逐漸有了香料需求,胡巴依就嘗試著進了壹批香料回來。
  這批貨物本來就是用來壓駱駝的,胡巴依收購絲綢販去疏勒城已經大賺了壹筆,這些香料本來就是添頭。
  昨天吃了石大郎的烤全羊,胡巴依吃人嘴短,石大郎都要比市價加價壹成了,直接賣給他好像也不錯。
  “容我去打聽壹下最近香料的市價。”胡巴依也不是傻子,派去夥計去熟人打聽價格去了。
  等到夥計回來,胡巴依點頭說道:“那就按照市價加價壹成,成交!”
  將所有的貨物賣給了石大郎後,胡巴依帶著夥計在服務區的集市上轉了起來。
  沒想到小小的驛下裏,竟然真的靠這個服務區繁榮了起來。
  客商們在這裏交換商品,驛下裏的婦人則拿著壹些小商品過來販賣。
  剛剛做了買賣,胡巴依把手下夥計的利錢發了出去,拿到錢的夥計被各種花花綠綠的小商品迷花了眼睛。
  紅色的頭繩,輕柔羊毛編織的帽子,保暖的圍巾,這些毛線都是曾牧從孫建國那裏賒賬過來的,他還自學了編織毛線的針法,回到驛下裏教閑在家裏的老弱病殘編織毛線制品。
  胡巴依還看到了壹個毛線編織的小老虎帽子,看到這個可愛的帽子,他想到了家中虎頭虎腦的兒子,壹打聽價格也還算是良心,就掏出錢買了下來。
  等到中午的時候,連胡巴依都在集市上流連忘返,他這才想起來如果現在不出發,就要繼續在服務區再住壹晚上了。
  和胡巴依同行的黃二郎也是流連忘返,他把北庭進的貨物都賣了出去,又和壹個沙州出來的坐商訂購了壹批羊毛,幹脆準備在集市上住幾天,等羊毛到了後幹脆就不進沙州城直接販去北庭。
  驛下裏的百姓靠著服務區,日子真的和曾牧所承諾的那樣,壹天天的好了起來。
  整個驛下裏壹百三十戶,都靠著服務區找到了營生。
  曾牧又從幾個大食商人那裏買來了幾種蔬菜的種苗,讓驛下裏的百姓開始種植蔬菜和瓜果。
  手裏有了錢,曾牧又從服務區雇傭了幾個年輕力壯的夥計,讓他們在驛下裏開鑿溝渠挖掘水井。
  從商人和夥計身上賺到的錢,又被曾牧大把的花了出去,但是驛下裏多了灌溉的溝渠,連茅草屋都被修葺了壹番。
  如今曾牧在驛下裏的聲望可以說是如日中天,村民恨不得給他立個生祠供奉起來。
  沙州的九十個坊村裏,都在玩家的帶領下快速的發展。
  但是在三危山對面的莫高窟,大片的良田練成了壹片,無數衣著襤褸的百姓在田間勞作,油光滿面的和尚則站在田壟邊上,監督著百姓勞作。
  刺史府裏,建寧王李炎正和沙州刺史賈思順議政。
  賈思順本來都有了向朝廷乞骸骨的打算,但是李炎親自挽留下了他,還說要繼續將沙州的民政托付給他。
  本來賈思順以為建寧王不過是說說罷了,但是在大索貌閱和委任裏長後,建寧王當真是做了放手掌櫃,繼續將沙州城的民政交給賈思順處理。
  不過賈思順能夠身穿朱紫,又在隴右道做了近十年的刺史,能力自然是有的。
  沒有豆盧軍的掣肘,沙州政令通暢,日漸的繁榮起來。
  但是今天的事情,賈思順依然請來了建寧王壹起做決斷。
  李炎看著手裏的田冊說道:“這雷音寺名下竟然有這麽多的寺產?還有這麽多逃匿的丁口?”
  賈思順嘆了壹口氣說到:“百姓捐贈田畝的風氣從前朝就有了,天寶年間也常有百姓捐贈田畝逃匿租庸的事情,如今倒是愈演愈烈了。”
  “這幫和尚不事生產不納租庸,又不用服徭役,難怪都搶著去做出家人。”李炎冷笑說道。
  賈思順無可奈何的說道:“殿下有所不知,這沙州崇佛之風尤甚,不少薄有家財的小康之家老人,被寺廟裏的僧侶蠱惑,把自己典當到寺院,逼迫家裏人拿出家財贖回去。在沙州這叫‘舍生錢’,有的小康之家被弄上幾次就傾家蕩產了。”
  在壹邊旁聽的崔濤說道:“就不能不贖嗎?”
  賈思順嘆息壹聲說道:“舍生在寺院的老人,每日粗茶淡飯還要在寺廟中勞作,血脈至親又於心何忍啊。若是不贖回來,家中長者告發壹個不孝,那可是唐律中的重罪。”
  崔濤氣憤的說道:“梁武帝殷鑒不遠,殿下,臣請滅佛!”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