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讀書人

七月未時

歷史軍事

是夜。
大魏王朝,平安縣。
刺骨的寒冷,讓許清宵瞬間清醒。
還不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七十四章:鎮壓文宮!讀書人慌了,陳正儒,殺儒之心!

大魏讀書人 by 七月未時

2022-3-10 20:42

  大魏京都。
  文華殿內。
  許清宵的目光,緩緩從文宮收回。
  “來人!”
  下壹刻,他聲音冷冽。
  文華殿內,百官望著許清宵,不知道許清宵又要作甚。
  “八門京兵聽令。”
  “鎮壓大魏文宮,將蓬儒,張寧等人,全部扣押天牢,但敢阻攔者,斬!”
  “將皇宮外所有儒生,全部圍剿,扣押天牢,若誰敢阻攔喧嘩,斬!”
  許清宵兩道命令下去,大殿內沒有任何人反對。
  只有冷酷無情的回應聲。
  “我等遵命!”
  話音落下,幾名武官直接走出文華殿,面色冷冽,去處理此事了。
  “這幫人,是該要鎮壓鎮壓了,這個節骨眼上,他們鬧得最歡,要說不是幸災樂禍,老夫不信。”
  文華殿內,陳正儒開口,他身為大儒,但許清宵這個抉擇,他沒有任何壹點反對的意思。
  甚至完全支持許清宵這般去做。
  許清宵殺降是不對。
  可問題是,也不至於自己人鬧得這麽兇吧?妳說如果是大魏藩王造反,許清宵殺降,殺的是自己人,妳這樣鬧騰,陳正儒能夠理解。
  自相殘殺!
  可殺的是異族人,退壹萬步來說,死的也是異族人。
  再退壹萬步來說,他許清宵做的再錯,也是為了大魏,就不能等等嗎?等事情結束以後,妳再來說幾句,也不是不可以?
  現在這個節骨眼,妳就來鬧騰?巴不得大魏內亂是吧?
  陳正儒也來火了。
  “許大人,此事交給老夫吧,老夫會給許大人壹個結果的。”
  陳正儒開口,他主動請纓,打仗他說不上幾句話,可內政上面,他絕對是屈指可數的。
  “勞煩陳尚書了。”
  感受著陳正儒眼中的堅定,許清宵知道,陳正儒可不是想去包庇,也不是想要去打圓場,他是真正想要鎮壓內亂。
  故此許清宵壹口答應。
  “許大人,老夫也去吧,幫壹幫陳尚書。”
  而此時,王新誌也跟著開口,他的意思跟陳正儒壹樣。
  “好,勞煩兩位尚書了。”
  許清宵點了點頭。
  不過接下來,刑部尚書也開口要過去看壹看,許清宵有些哭笑不得,但想了想,六部尚書去了三位,來鎮壓大魏文宮,也算是配得上大魏文宮了。
  “行!既然如此,諸位尚書勞煩了。”
  許清宵沒有多說了,內政的事情,交給這三位尚書自然沒有任何問題。
  大魏文宮這次,必然要栽個大跟頭。
  而當前的事情,不是大魏文宮,而是大魏第二戰。
  第壹戰,兩個時辰攻下蕃國,這是奇跡之戰,也是運氣之戰。
  可第二戰,就是真正的大戰了,唐國,阿木塔,突良壹定會全力防備,殺降的事情,只怕也傳入了他們耳中。
  此戰,不可能會投降。
  只能硬拼。
  拿刀,拿槍,用命去拼,用命去殺。
  不過硬拼是必然的,智謀也必須要,許清宵已經布好局了,運氣好,五天內攻下三國。
  運氣不好,十日內,拿十萬條命,也要攻下三國。
  大魏!
  不能拖!
  下壹刻。
  陳正儒,王新誌,張靖三人離開文華殿,去針對大魏文宮之事了。
  而大魏之中。
  隨著大魏文報的免費發放。
  越來越多百姓知道現在的戰況和局勢了。
  【犯我大魏,雖遠必誅】
  這篇文章的感染力太過於強烈了,這是許清宵親自主筆所寫。
  許多百姓,連內容都沒看,只看到了文章這八個字,就已經熱血沸騰。
  至於殺降之事,他們壓根就不管了。
  不過這篇文章,不僅僅只是給壹些底層百姓看的,也是給整個大魏上上下下看的。
  南豫府之中。
  壹處酒樓。
  壹名老夫子手握大魏文報,言辭激烈,講述著文報中的內容。
  四五百名百姓,把酒樓上上下下全部堵的水泄不通。
  “各位百姓,大魏第壹戰,大獲全勝,兩個時辰,打的蕃國投降。”
  “可這場大勝,付出了兩萬三千名將士鮮血,蕃國投降,並非是真心實意投降,而是畏懼大魏而投降。”
  “許守仁殺降,不是為了殺而殺,而是為了震懾百國。”
  “壹個月前,十二附屬國彈劾許守仁,這是何等恥辱?”
  “先不論許大人做錯了什麽,就光說他區區附屬國,憑什麽彈劾我大魏臣子?我大魏內政,輪得到這幫異族插手嗎?”
  “可大魏是什麽?是仁義之國,上國之上,大魏沒有派兵,也沒有鎮壓,而是警告十二異族國,讓他們派使者進京請罪。”
  “他們聽了嗎?他們不聽!”
  “而後聯合百國施壓,狼子野心,路人皆知,彈劾許大人是假意,其真意是什麽?無非就是想要脫離大魏,投靠他國。”
  “朝廷不答應,他們繼續施壓,許大人連寫三封聖旨,給予百國三次機會,但換來的是什麽?是異族的恥笑。”
  “妳們看看這大魏文報寫了什麽,異族笑我大魏無能,笑我大魏無種,他們將我等的仁義,當做軟弱,當做怯懦,當做害怕。”
  “老夫問壹問大家,異族如此辱罵,騎在我們大魏臉上,此事我等能忍嗎?”
  夫子說話慷慨激昂,他握緊文報,聲音顫抖,詢問在場所有百姓。
  “不能!”
  “忍他娘的腿。”
  “忍個毛,壹群狗雜種。”
  百姓們大聲回應,數日前的事情,他們歷歷在目,三道聖旨警告,換來的不是道歉,而是譏諷,是嘲笑,這口氣憋在大魏百姓心中。
  那段時間,大魏百姓聚在壹起,就是壹起大罵朝廷無能,大罵兵家孬種。
  他們歷歷在目,可沒有忘記。
  得到百姓的回復後,這夫子聲音更加激昂了。
  “我等忍不了,朝廷也忍不了,許大人壹統六部百官,集結三大軍,兵分三路。”
  “信武侯只用壹天時間,來到蕃國,夜襲城門。”
  “兩個時辰,死了兩萬人,蕃國國君還做著春秋大夢,想著投降就沒事。”
  “兩萬將士的命,誰來補償?”
  “大魏之傷,又有誰來彌補?”
  “如若大魏受降,那老夫問壹句,是不是說,往後不管死多少人,只要他們願意投降,我們就只能接受?”
  “就算百國投降了,平定禍亂,老夫問壹問,難道他們下次就不會繼續找我大魏麻煩?”
  “對於這群豺狼,我等只能戰!”
  “而且是死戰。”
  “十七萬降兵,殺的好!殺的妙!不殺,何以展現我大魏國威!”
  “諸位!”
  “大魏自北伐後,真正的大變來了,許大人已經在文報上寫的清清楚楚了。”
  “從現在開始,我等應當無條件支持大魏朝廷,不要聽信任何非朝廷之言,不要傳播任何有害於大魏之謠言。”
  “大魏若是亡了,我等也別想茍且偷生,大魏的女子,將會淪為異族的奴隸,我等也會死在異族刀下。”
  “此時,大魏的軍隊,在前方廝殺,而我等應當鎮守大魏,不要出現內亂,誰要是搞內亂,誰就是奸細,誰就是罪人。”
  “莫讓靖城恥再顯,也莫讓大魏再遭受百年之痛。”
  “犯我大魏,雖遠必誅。”
  “各位,明白了嗎?”
  夫子聲嘶力竭,他鼓舞著百姓,因為他真正看懂了大魏文報的內容,知道大魏現在最需要什麽,也知道許清宵到底想要表達什麽。
  信念統壹。
  大魏的信念,必須要在這壹刻統壹。
  因為大魏無路可退。
  民間百姓,壹定要無條件相信朝廷,無條件相信許清宵,不能讓任何人,制造內亂,影響戰局。
  夫子之言,發自肺腑,聲嘶力竭,引來百姓之共鳴,引來百姓之認同。
  “夫子,我們明白了。”
  “行,從現在開始,我無條件相信朝廷,他娘的,誰要是敢說壹句許大人不好,誰要是敢說壹句朝廷的不是,老子直接砍了他。”
  “說的沒錯,咱們大魏的將士,正在外面鎮亂,我們絕對不能拖後腿,不能制造內亂,不然的話,內憂外患,遲早要打敗仗。”
  “犯我大魏,雖遠必誅。”
  “犯我大魏,雖遠必誅。”
  四五百名百姓們大聲吼道,他們的信念,在這壹刻,達到了巔峰。
  同樣的事情,在南豫府各地出現。
  有人在天橋地下鼓舞士氣,有人在各大酒樓鼓舞,有人甚至直接在路邊,壹人傳十人,十人傳百人。
  聽懂了的,相互傳遞。
  沒聽懂的,也知道壹件事情。
  不要制造內亂,相信許清宵,相信朝廷。
  大魏文報,在這壹刻,爆發出無與倫比的威力。
  府君宅。
  南豫府府君李廣新,看著手中的大魏文報,長長吐出壹口氣。
  “守仁!”
  “大魏註定要因妳而繁榮啊。”
  他望著文報,聽著城內那壹道道的民意之聲。
  百姓對許清宵的信任,也達到了壹個空前絕後的高度。
  這是古今往來,沒有壹個臣子能做到的。
  許清宵,當真是萬古大才。
  京都之中。
  百姓們也議論紛紛,本身京都百姓對許清宵就是無比信任,而隨著文報的出現,百姓們對許清宵更加相信了。
  只是很快,矛頭頓時指向了大魏文宮。
  大魏儒報的內容,還歷歷在目,彈劾許清宵各種不好,大家還沒有忘記。
  如今將兩份報紙擺在壹起,壹時之間,百姓們即便是再蠢,也不可能蠢到這個地步。
  “各位,這大魏文宮,當真不是東西,這個張寧真是壞到骨子裏去了。”
  “他寫文章,罵許大人殺降,對外敵如此假惺惺的,我想問大家壹句,大魏儒報上,寫了壹句咱們戰死的將士嗎?”
  “我們戰死了兩萬三千人啊,我外甥死在了戰場上啊,他壹句不提,反而可憐外敵,這他娘的還是人嗎?自己人死了,他不可憐,外敵死了,他鬼哭狼嚎,各種彈劾,這群畜生東西,各位,有膽子的跟我去文宮,老子今天命不要了,都要把這個張寧打壹頓。”
  街道當中,壹個中年男子目呲欲裂,眼睛血紅無比道。
  他是真的氣,他的外甥已經死在了戰場上,是另外壹個同鄉人傳來的消息。
  今天這才收到的,他還沒有告訴自己妹妹,他不敢說,壹旦說了,自己妹妹可能扛不住喪子之痛啊。
  他恨死了這幫異族,恨不得自己上戰場,把所有異族全部殺死,如今看完大魏文報,他心中暢快無比,對許清宵也無比尊重和敬佩。
  然而聽到大魏宮廷外那幫儒生鬼叫連天,又想到大魏儒報寫的內容,替十七萬敵國降軍打抱不平,還彈劾自己國家的官員。
  這如何不讓他火冒三丈?不,是如何讓他不氣急敗壞。
  自己人死了,不說?
  敵人死了,妳鬼哭狼嚎的。
  妳還是不是人?還是不是大魏儒生啊?
  故此,他帶著家裏七八個壯丁,在街道上大聲吼道。
  壹時之間,街道當中,有不少人被這番話點醒了。
  壹開始,大魏儒報的出現,的確讓他們覺得有些不應該,殺了十七萬降軍,有些不人道。
  可隨著大魏文報的出現,再加上此人這番話,眾人這才逐漸醒悟過來。
  是啊,兩萬三千將士死於攻城,妳只字不提,敵軍殺了人後就投降,許清宵下令殺降十七萬,妳鬼叫連天。
  妳他娘的是魏奸吧?
  這下子,不少人怒了。
  “我跟妳去。”
  “老張,我也跟妳去,他娘的,這幫文宮讀書人,真他娘的沒有壹點良心。”
  “這幫畜生東西,敢情死的不是他們兄弟?咱大魏兩萬多條年輕生命死了,壹句話不說,壹個屁都不放,殺了十七萬畜生,居然為他們打抱不平?這書讀到他娘肚子裏去了?”
  “走走走,廢話什麽,去大魏文宮。”
  “妳們去大魏文宮,我找點人來,去大魏宮廷外。”
  “這幫人哪裏是讀書人?都是壹群賣國賊!”
  “就是,壹群賣國賊,對比許大人,當真是高低立判。”
  “對比許大人?妳是在侮辱許大人嗎?”
  “活該許大人是大魏未來新聖,就對比這幫人看,許大人現在封聖都不足為過。”
  京都百姓們也暴怒了,壹個個抄起家夥,朝著大魏文宮和大魏宮廷外走去。
  而守仁學堂,這壹刻也是無比沸騰與熱鬧。
  “出事了,出事了,百姓們紛紛前往文宮和大魏宮廷外,好像是要去打讀書人。”
  “不好了,文宮外聚集了不少百姓。”
  “四大書院外也聚集了不少百姓,感覺我等讀書人這次犯眾怒了。”
  守仁學堂內,有不少聲音響起,壹些讀書人急急忙忙跑了過來,略顯慌張。
  然而,就在這時,李守明的聲音響起了。
  “怕什麽?”
  “京都百姓是去找文宮讀書人麻煩,我們是守仁學堂的學生,百姓不會對我們出手的。”
  “恩,老師在民間的威望極高,這次百姓也是針對大魏文宮,與我等無關。”
  學堂內有人開口,並沒有任何壹絲畏懼。
  可就在此時,壹道聲音忽然在守仁學堂響起。
  “所有人聽著!”
  “隨我前往大魏宮廷。”
  聲音響起,是陳星河的聲音。
  這壹刻,陳星河穿著壹套素衣,從房間內走出,望著眾學生如此說道。
  “師伯,我們是去做什麽?”
  “師伯?去大魏宮廷作甚?”
  守仁學堂的學生們有些好奇,不知道陳星河是何意。
  “揍人!”
  “揍讀書人!”
  陳星河十分瀟灑,他壹步跨過學堂之門,朝著外面趕去。
  這個時候,大魏文宮的讀書人已經惹來民怨,他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文宮儒生,抓住這次機會,在大魏宮廷內,大肆辱罵許清宵,罵了整整壹天,別說大魏宮廷內每隔壹刻鐘就聽到這幫人鬼哭狼嚎了。
  就連守仁學堂每隔壹刻鐘,也能聽到這些人鬼叫連天。
  大家夥都憋著壹口氣,現在機會來了,陳星河會放過嗎?
  果然,隨著陳星河如此開口,所有守仁學堂的學生們壹個個激動了,紛紛跟著陳星河往大魏宮廷走去。
  壹時之間。
  整個京都,已經徹底沸騰起來了。
  到處都是百姓,拿著家夥,朝著大魏宮廷走去。
  壹支支八門京兵迅速整裝待發,看到這種情勢,肯定要出動兵部,他們想要穩住局面,但看到百姓們壹個個眼中冒火。
  八門京兵們實在是不敢大聲說話啊,只能讓大家維持好秩序,千萬不要發生民亂,這要是發生了民亂,可不是小事啊。
  大魏宮廷外。
  數以萬計的讀書人,依舊是每隔壹刻鐘大聲請願。
  他們這壹天,可謂是罵爽了,堂堂壹位大儒,未來的新聖,被他們這樣辱罵,這還不夠爽嗎?
  本來自從許清宵來了以後,大魏文宮處處被打壓,導致他們心裏很不爽,尤其是許清宵太年輕了,如此年輕,就成為了大儒。
  有心胸寬闊之人,表示敬佩和尊重,但文人相輕,有些文人就不壹樣,他們總覺得許清宵用了莫名的手段,或者覺得許清宵德不配位。
  平日裏只能在私底下辱罵許清宵,後來許清宵成為大魏未來新聖,大家都不敢說了,只能憋在心裏。
  但這次不壹樣了,許清宵殺降,犯下滔天大罪,落下話柄,再配合大魏儒報的文章,他們豈能不怒?
  豈能不抓住這次機會,瘋狂貶低許清宵和踐踏許清宵?來滿足自己內心的愉悅?
  只是罵了壹天,大魏宮廷沒有任何壹點反應,大家還是有些不爽。
  “諸位,我們不要隔壹刻鐘,這樣,我們隔半刻鐘喊壹聲,大家輪流來。”
  有儒生提議,不要壹刻鐘喊壹次,半刻鐘,讓陛下聽見,讓滿朝文武聽見,大罵國賊許清宵。
  這個提議瞬間得到眾人的認可。
  下壹刻,有讀書人站起身來,大聲怒罵道。
  “大魏江山,天降災禍,國賊許清宵,殺降犯天怒,死不足惜,還請陛下嚴懲許清宵!”
  洪亮的聲音響起,當下,五六千儒生齊齊怒吼,大罵許清宵國賊也。
  然而,就在此時,陣陣腳步聲響起,是八門京兵的身影。
  壹支支軍隊出現,神色嚴肅,手持兵器,直接將大魏文宮外的讀書們全部封鎖圈住,面色冷冽無比。
  而隨著八門京兵的出現,大部分讀書人臉色有些難看,莫名有點害怕。
  可有部分讀書人根本無懼這壹切,甚至還露出狂喜之色。
  “諸位!”
  “不要驚慌,有十位大儒在此,這些京兵不敢傷我等,若他們敢傷我等,光是這殺降欺儒,天地不容。”
  有人開口,自信無比道,認為八門京兵不敢出手傷他們。
  的確,隨著這道聲音響起,不少儒生跟著大喊。
  “沒錯,他們不敢傷我等,十位大儒在此,數萬儒生,若他們敢傷我等讀書人,就是犯下天怒。”
  “自古以來,殺降欺儒之國,皆會遭天譴,某就不信,他們敢欺負我等儒生。”
  “這只怕又是許清宵下的令了,哈哈哈哈哈,許清宵怕了,國賊許清宵怕了,他害怕我等之言,害怕百姓醒悟,所以派兵鎮壓。”
  “是的,許清宵怕了,他怕了,否則的話,為何派兵前來?他是害怕,百姓醒悟,我等壹定要鎮守此地,讓京都百姓,讓大魏百姓,讓天下百姓都知道,許清宵國賊也。”
  不少書生嗨了,徹底嗨了,看到京兵來臨,不但沒有任何害怕,取而代之的是興奮和激烈。
  他們認為,許清宵這是怕了,是心虛了,不然的話,為何派兵前來?
  不僅僅是這些儒生,十位大儒也是如此。
  “我輩讀書人,為天下蒼生而讀書,無懼強權,有壹顆無畏之心。”
  “諸位,我們的後盾是百姓,是天下百姓。”
  “聽本儒之令,團結壹致,如若京兵敢動手,我等死戰於此,老夫不信,他許清宵敢殺儒。”
  有大儒開口,大聲吼道。
  “他許清宵即便是再狂,他也不敢殺儒,他若是敢殺儒,天下百姓絕對不會放過他許清宵的。”
  “對,我等的後盾,是百姓,是天下民意,諸位不要慌。”
  壹尊尊大儒開口。
  他們的聲音無比洪亮,在這壹刻,認為天下百姓是他們的後盾,無懼強權。
  這壹番話,使得這群讀書人熱血沸騰,情緒高昂。
  “傳許大人之令,國家動蕩,風雨交加之時,爾等儒生,造謠生事,企圖制造內亂,其心可誅。”
  “傳大人之令,扣押爾等儒生入天牢,待國家穩定,再壹壹提審。”
  “反抗者!殺!”
  “阻攔者!殺!”
  “再敢亂語者!殺!”
  京兵統領之聲響起,他是壹個刀疤臉,目光兇惡無比,早就看這幫家夥不爽了,眼下上面給了命令,他才不管那麽多,誰敢阻攔,他壹刀砍去。
  鏘鏘鏘!
  壹把把大刀出現,刀面寒芒閃爍,不少讀書人頓時閉嘴了,在大刀面前,這些讀書人還是有些慌張。
  可還是有不少讀書人依舊鐵骨錚錚,望著對方,眼神之中可沒有半點畏懼。
  “諸位,我果然沒有猜錯,許清宵慌了,許清宵怕了,他心虛了,想要用刀劍,讓我等閉嘴!”
  “可我們是誰?我們是讀書人,讀浩然正氣,為天下蒼生而讀書之人,我們害怕刀劍嗎?”
  “我們害怕死亡嗎?”
  “只要百姓站在我們這裏,我們將無懼壹切。”
  有讀書人大聲吼道,他言語激昂,甚至向前走了壹步,彰顯自己的無畏。
  下壹刻,不少讀書人紛紛站起來,同仇敵愾,他們互相拉著,組成人墻,壹個個目光堅定不移。
  “諸位!我等不是為自己而戰,也不是為文宮而戰,而是為百姓而戰,許清宵殺我等之身,我誅許清宵之心!”
  洪亮無比的聲音響起,充滿著感染力。
  壹時之間,各種聲音紛紛響起。
  “許清宵殺我之身,我誅許清宵之心!”
  “不為自身而戰,為百姓而戰!”
  “為百姓而戰!”
  “為百姓而戰!”
  那壹道道聲音響起,傳至大魏京都,數以萬計的儒生這壹刻熱淚盈眶,他們把自己感動到了。
  十位大儒更差點落淚,這壹刻,數萬讀書人聚集在壹起,他們認為自己是光榮的,認為自己充滿著榮耀。
  甚至有人做好了死的準備,他們的目光,堅定不移,他們的信念,堅定不移。
  他們為的不是自己,為的也不是名譽,為的是天下百姓,站在道德制高點上,這壹刻,他們如同聖人壹般。
  而這種感染力,讓他們不畏死亡,無懼壹切。
  京兵統領冷冰冰地看著這壹切,他手放在刀上,已經準備殺儒了。
  可就在此時,壹陣陣腳步聲再次出現。
  四面八方,無數百姓抄著家夥,朝著大魏宮廷之外走來。
  百姓們壹個個目光寒冷,亦或者目中有火,仿佛極其憤怒壹般。
  當看著百姓從四面八方湧來,大魏宮廷之外的讀書人們激動了,他們興奮了。
  “諸位!”
  “看!看啊!百姓們來支持我們了。”
  “百姓是我們最堅強的後盾,他們來了,他們看到我等被欺負,現在來幫助我等了。”
  “為百姓而戰,我等死不足惜啊。”
  “嗚嗚嗚嗚,莫名落淚啊,看到這壹幕,某值了,某值了。”
  “此生不悔,此生不悔啊。”
  “各位百姓,妳們不要過來,這場仗,由我等來打,妳們只要親眼看見,他們是如何欺壓我等的就行,功德自在人心。”
  “百姓們,妳們不要過來,他們不敢傷我等的,可妳們不壹樣,他們會欺壓妳們的。”
  “許清宵!許清宵!妳看看啊,妳看看啊,這就是妳的民意嗎?哈哈哈哈,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妳用這種方式,來蒙騙百姓,現在妳自食其果了吧?”
  這壹刻,無數聲音響起。
  這群儒生們下意識以為,這些百姓是過來幫他們的。
  他們激動,他們感動,他們落淚,他們情緒更加高昂,他們更加覺得值了,許多儒生更是哭喊著,讓百姓們不要過來,怕他們受傷。
  矯情無比,做作十足。
  這番場景,讓百姓們有些楞了。
  他們不知道這幫讀書人是不是腦子有問題?壹個個哭的這麽兇幹嘛?還有什麽欺壓不欺壓?
  百姓們有些迷糊了。
  而儒生們再壹次異口同聲。
  “國賊許清宵!妳睜開眼睛看看吧!百姓已經睜開了眼睛!妳不得好死!我等與妳死戰到底!”
  “此戰!為天下蒼生,為大魏百姓,為京都百姓,來吧!殺吧!”
  “妳殺我之身,我誅妳之心啊!”
  儒生們徹底嗨了,他們完全陷入了自己的幻想當中。
  如雷般的聲音響起,氣勢沖天。
  可突兀之間,百姓之中,壹道如雷般的聲音響起。
  “我殺妳奶奶個腿。”
  “為妳娘的百姓而戰。”
  “這幫書生把腦子讀壞了,諸位,現在還不上?等大魏亡了再上?”
  “上啊!往死裏打,把這群賣國書生往死裏打,打死最好。”
  激昂無比的聲音響起,如同導火索燃燒壹般,瞬間炸了。
  所有百姓在這壹刻,全部沖向這群書生,就如同洪水壹般,從四面八方直接沖上去了。
  這壹刻,前面的儒生傻眼了,這些人,不是來幫自己的嗎?
  而後面的儒生們,則沒有聽清楚,還以為百姓是沖過來幫自己的,壹個個不由嚎啕大哭,喊著不要過來,不要過來,這場仗讓我們來。
  妳們已經很可憐了。
  只是剎那間,無數百姓已經沖到面前,對準前排的讀書人,直接就是面門壹拳。
  嘭!嘭!嘭!
  大戰瞬間混亂,三四萬百姓紛紛加入戰場,見到讀書人就往死裏打,拳打腳踢,也不管對方年齡多大,逮到就打。
  而讀書們徹徹底底傻眼了。
  “妳們不是來幫我們的嗎?妳們為何打我?”
  “嘶,爾等為何這樣?妳們是不是受到蠱惑了?”
  “不要打了,不要打了,我腰斷了。”
  讀書們徹底傻眼了,這些百姓不是來幫自己的嗎?怎麽朝著自己往死裏打啊?
  “幫妳們?我幫妳們上西天,賣國賊!”
  “我蠱惑妳娘,妳這個腦疾玩意,妳爹娘送妳上學,沒想到妳就學會這玩意?賣國賊,找打。”
  “妳們身為讀書人,不為國出力,國家有難之時,妳們不出來幫忙,反而添堵添亂,妳們還是人嗎?口口聲聲罵許大人是國賊,妳們這群人才是國賊。”
  “各位兄弟,給我往死裏打,打死都行,這種人死了,他們爹媽都不會給他們收屍的。”
  “壹群狗東西,我大魏江山,岌岌可危,將士們在外浴血奮鬥,而妳們呢?讓妳們出去擊敵妳們做不到,讓妳們寫點東西,妳們還罵自己人?給自己國家增加危難。”
  “妳們不得好死啊。”
  百姓們氣勢洶洶,他們怒吼連連,三四個人抓住壹個讀書人就往死裏打,打的極其兇狠。
  “各位百姓,妳們上當了,妳們被騙了,這是許清宵的計謀啊,這是許清宵的計謀啊。”
  有大儒看到這壹幕,臉色嚇得慘白無比。
  他們身子發抖,與百姓各種解釋,希望百姓理智啊。
  同時他也極其憋屈,極其難受,還以為這些百姓是來幫自己的,可沒想到的是,竟然是過來打自己的。
  這還真是……遇見了鬼啊。
  他娘的,真他娘的遇見鬼了啊。
  “計謀妳大爺,妳這個老不死的家夥,老而不死,許大人說的就是妳這種人,不是人老變壞,是壞人變老吧?”
  “各位兄弟,把這幾個大儒抓住,也往死裏打,他娘的,整天到晚就是這幫人找許大人麻煩,忙幫不上什麽忙,就喜歡打壓良才!”
  “打!給我狠狠的打!”
  百姓們已經徹底喪失理智了,他們抓住讀書人就打,而且越來越多的百姓加入,這幾個大儒本來還想著穩固局勢,可看到這樣子,壹個個臉色慘白。
  紛紛想要逃亡大魏文宮去。
  然而四面八方都是人,數以萬計的讀書人,完全沒有任何戰鬥力,被打的慘叫連連。
  而內部還沒有挨揍的讀書人,此時此刻,全部麻了,徹徹底底麻了。
  恐懼!羞愧!害怕!等情緒占據他們腦中。
  這種場景,他們如何不恐懼?
  但更多的還是羞愧啊。
  尤其想到剛才,他們還大聲喊著,什麽為百姓而戰,還那麽慷慨激昂,那麽熱血沸騰。
  結果,人家百姓根本就不領情,不領情就算了,還打他們?這種恥辱,簡直是壹生難忘啊。
  他們臉紅滴血,想死的心都有啊。
  可隨著百姓沖散了讀書人陣營,他們開始慌了。
  “不要打了,不要打了,再打我就死了。”
  “我錯了,我錯了,我錯了,各位不要再打了,我真的扛不住了。”
  “我腿斷了,我的腿斷了,啊!!!!!”
  “我真的不行了,再打我要死了。”
  “跟我沒有關系啊,跟我沒有關系啊,是有人喊我來的,不是我想來的。”
  “是趙儒叫我來的,是趙儒叫我來的,我本意是不想來的,各位百姓,不要再打了。”
  場面壹度極其混亂,百姓下手還真是狠的不行,拳打腳踢之下,這些讀書人當真是生不如死。
  八門京兵看著這壹切,沈默不語,不過眼神當中卻充滿著暢快之意。
  他們何嘗不支持許清宵?
  還是那句話。
  大魏的將士,在外面浴血奮戰。
  大魏的儒生,在內部制造混亂。
  這他娘的,誰能接受?還妄圖想要蒙騙大家?現在好了吧?自食其果吧?
  這就叫做活該。
  “統領!民意暴亂,為何不出手制止,妳還站在幹什麽?還不快快讓人制止。”
  有大儒望著京門統領。
  大聲怒斥道。
  怒斥京門統領的冷漠。
  “給老子把嘴閉上。”
  京門統領開口,壹句話罵了回去。
  隨後,他望著混戰道。
  “八門京兵聽令。”
  “維護秩序,註意百姓安危,不要讓百姓受傷,百姓是讀書人最堅強的後盾。”
  京門統領開口,壹句話羞的所有讀書人臉色漲紅啊,甚至有不少讀書人沒被打暈,卻被活生生氣暈了,尤其是想到方才說的話。
  還為民而戰?
  真是為他娘個腿而戰啊。
  奇恥大辱,奇恥大辱,這是奇恥大辱啊。
  噗。
  有大儒吐血,也暈過去了,這壹下身旁的大儒急了,他也想暈死過去啊,可問題是,暈不過去啊。
  當下,混戰再次開始,讀書人的慘叫之聲,也壹直傳入了文華殿內。
  而大殿內,武官們皆然哈哈大笑,幸災樂禍地看著這壹切。
  而與此同時。
  大魏文宮。
  相比大魏宮廷外的混亂。
  大魏文宮就比較有秩序多了。
  數以萬計的百姓,來到大魏文宮,百姓們沒有沖入文宮暴亂,而是冷冰冰地望著大魏文宮,眼神之中滿是怒意。
  而文宮內的讀書人,卻壹個個莫名心虛與害怕,面對幾萬百姓的目光,有誰不心虛?
  這壹刻。
  壹支支京兵出現,將大魏文宮全部包圍。
  很快,三道身影出現。
  大魏丞相陳正儒!
  禮部尚書王新誌!
  刑部尚書張靖!
  三人的身影,出現在大魏文宮之外,率領京兵壹萬,將大魏文宮團團包圍。
  “傳,許大人之令!”
  “扣押國賊,蓬儒!”
  “扣押國賊,張寧!”
  隨著陳正儒的到來,壹道洪亮的聲音也隨之響起。
  陳正儒目光冷冽,壹開口,便冠上國賊之稱。
  “大膽!”
  “陳正儒,妳瘋了?竟稱蓬儒為國賊?”
  “這許清宵是不是瘋了?我大魏天地大儒,他竟然敢辱國賊!”
  “瘋了,瘋了,陳正儒,妳瘋了。”
  “妳可知道這是何地?大魏文宮!妳率兵入宮,實乃犯下大罪,妳身為大儒,不尊聖人,妳枉為讀書人。”
  文宮當中,壹道道暴喝聲響起。
  他們怒斥陳正儒,無與倫比的憤怒。
  只因陳正儒辱罵蓬儒為國賊。
  可陳正儒卻冷笑不已。
  “國之大難時,大魏將士,浴血奮戰,死而後已,大魏朝廷,滿朝文武竭盡全力,保家衛國。”
  “而大魏文宮在做什麽?蓬儒在做什麽?張儒在做什麽?抨擊許大人,調動民意,妄想制造內亂。”
  “這不是國賊!”
  “這是什麽?”
  “蓬儒!”
  “妳老而不死!”
  “滾出來!”
  “否則!”
  “京兵聽令!”
  “殺!”
  陳正儒聲音激烈,情緒激昂。
  當朝丞相!
  文宮大儒!
  他今日!是抱著殺儒之心!
  來的!
  而大魏文宮內。
  眾人也不由楞了。
  他們感覺得到,陳正儒的殺意。
  不少大儒咽了口唾沫。
  莫名有些……害怕。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