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江湖手段
不讓江山 by 知白
2022-2-10 19:45
大宅。
李叱坐在臺階上曬著太陽,看起來有些無所事事。
沈如盞也從屋子裏走出來,卻沒有在這陽光下停留。
已經到了五月,快中午的時候,陽光直接曬著確實有些熱。
她的兩個侍女擡著壹個長椅出來,放在了樹蔭下。
她在那邊坐著,兩個人很長時間都沒有說話,她像是看著發呆的李叱發呆。
“這宅子沒有他們的人,最多只是遠遠的監視著。”
李叱道:“想問什麽,妳就直接問吧。”
沈如盞笑了笑,李叱這個小妖孽,總是能壹眼看穿別人的心思。
壹想到這,她忽然覺得原來自己也是個妖孽,也總能壹眼看穿別人的心思。
“妳不擔心余九齡?”
她問。
李叱搖頭道:“交代的如此詳盡,甚至連對方會回答什麽,疑問什麽,我都已經想的那麽清楚,告訴他的那麽周到,若再不成……”
李叱嘆了口氣:“九妹以後也就真的只能是跑腿大總管了。”
他問沈如盞:“妳是在擔心嗎?”
沈如盞也搖了搖頭,她把李叱的原話送給了他。
“妳已經交代的如此清楚,告訴他的那麽周到,那還需要擔心什麽。”
她笑著說道:“若說擔心,也只是擔心咱們的車能不能裝滿。”
李叱嘆道:“壹百多輛大車,妳是真的貪心……況且,車馬無用。”
沈如盞聽到最後這四個字眼神就亮了起來,因為這四個字,她確定李叱的計劃,和她想的應該壹模壹樣。
果然啊,妖孽害人的時候,想法都差不多。
與此同時,安陽府。
府治大人劉堯聽余九齡把話說完之後,眼神就有些閃爍起來。
這閃爍不是懷疑,而是動心。
人的貪念,會在眼睛裏放大。
他原本是武親王大軍中的壹名隨軍官員,正五品行軍主簿,官職雖然不高,但地位頗為重要。
這次武親王出征沒有帶上他,而是讓他留在安陽,升為正四品府治,用意不言而喻。
他是左武衛的人,替換原來的安陽府府治。
壹是為了換掉當初豫州節度使劉裏安排的官員,二自然是為了替武親王盯著孟可狄。
所以他和孟可狄之間的關系,便極為微妙。
孟可狄自然也明白武親王的用意,雖然心裏不爽,但也必須接受。
而劉堯則要小心翼翼的維持著平衡,既不能什麽都不做,也不能對孟可狄看的太嚴。
現在這個平衡,就在民治和軍務。
民治上的事,孟可狄壹句話都不會說,而軍務事,劉堯也壹個字都不會幹預。
這樣的平衡在,兩個人就能維持著關系,看起來相敬如賓。
可光是有態度,這維持關系就顯得很脆,壹碰就碎,還要有利益往來才行。
他們這些武親王手下的官員,都有壹個共同點……那就是被管怕了。
武親王軍律嚴苛,處置兇狠,所以在武親王帳下做官的人,都很清苦。
誰要是換到地方上做官,那就會感覺爽的壹飛沖天。
安陽府這樣的地方,商業發達,水路縱橫,過往的商人如過江之鯽。
劉堯都無需自己伸手去要,等著別人來送,壹年也要有十萬兩以上白花花的銀子進來。
最來錢的是織造商人的孝敬,那些商船如果不孝敬他,就可能在南平江上出事。
劉堯會做人,每個月他的收成,都會拿出來三分之壹送到孟可狄手裏,當然,要說是對半分。
與這收成壹起送過去的還有壹份名單,這份名單上的商船隊伍,就不會在南平江上有什麽意外。
可是這事,畢竟提心吊膽。
武親王不知道也就罷了,只要知道了,這件事就足以讓劉堯掉了腦袋。
可是他已經收不住手。
從壹開始他嚴詞拒絕,到後來忍不住誘惑,再到現在家裏存銀如小山壹樣。
而此時余九齡要和他商量的事,對他來說同樣是難以拒絕的誘惑。
余九齡把李叱的原話仔仔細細的回憶了壹遍,確定沒有什麽疏漏,所以稍稍松了口氣。
雖然他不擅長和做官的人打交道,但他擅長察言觀色。
他看得出來,這位府治大人已經真的動了心。
劉堯也在仔仔細細的思考,好壹會兒後他緩緩吐出壹口氣。
“妳們東主的意思是,這次要在安陽城投入五十萬兩銀子?”
他問。
余九齡點頭道:“是初期,我家東主的構想很大,五十萬兩銀子是投入,是把分號建起來。”
“大人也知道,我家東主來安陽的目的,是為保全沈醫堂。”
劉堯知道。
孟可狄那邊已經派人和他知會過,把事情說了壹遍,跟他說沈醫堂在安陽分號的事,不要為難。
余九齡道:“我家東主還說,真要保全沈醫堂,其實最好的辦法,是把沈醫堂總號從冀州搬出來,轉移到安陽城。”
劉堯點了點頭。
這話他信。
李懟懟親自到了安陽城,和孟可狄接觸,別說以後還會協助安陽軍攻打冀州,就算是不協助,因為他來安陽的事,羅境回來後也不會輕饒了他。
所以李懟懟的本意是把沈醫堂轉移到更為安全的地方,這是合乎道理的事。
冀州那地方,戰亂不斷,不管是出於什麽考慮,都已經不適合做生意。
且不說羅境的威脅大不大,還有黑武人連年寇邊,冀州大寇橫行。
生意的事,不過是仰人鼻息。
轉到南平江壹帶就不壹樣了,背靠大河,別的不說,只要想走,隨時都能走。
余九齡認真地說道:“我家東主投入這麽大,說是建分號,實則轉移沈醫堂總號,在冀州的生意也都要逐漸轉移過來。”
他俯身道:“而這,絕對離不開大人的幫襯,所以東主的意思是,先按照五十萬兩銀子的投入,算大人壹成幹股。”
“啊?”
這句話,連劉堯都嚇了壹跳,眼睛立刻就睜大了。
余九齡道:“確實是少了些,可是初期艱難,暫時委屈大人了,等以後生意上的事順過來……”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劉堯就把他打斷了。
“妳是說,算我壹成幹股?”
劉堯不敢相信的又問了壹遍。
余九齡俯身道:“是,大人沒有聽錯,按照大人入股沈醫堂五萬兩銀子算,每年按此給大人分紅,只要沈醫堂還在,不管是五十年還是壹百年,這壹成幹股就壹直分,說句冒犯大人的話,若大人百年以後不在了,這分紅也會壹直給下去,給大人的子孫後代。”
劉堯的眼神閃爍著,心跳的速度開始有些快了起來。
余九齡此時把那個禮盒取出來,打開之後遞給劉堯:“大人,這是我家東主的壹點心意。”
這壹盒金葉子,換算成白銀的話,已有萬兩以上。
這是大手筆。
生意的事還沒說,先給了壹萬多兩銀子的好處,劉堯的心跳就更快了些。
余九齡看到劉堯的臉色變幻,就知道李叱的預料不會差了。
站在他身後的呂青鸞偷偷用腳踢了壹下余九齡的腳後跟,余九齡這才反應夠來,該呂青鸞上場了。
於是他對劉堯說道:“既然有大人壹成幹股,那麽生意上的事,也該和大人說清楚,這位是我們沈醫堂總號的賬房,所有賬目都是他審核過目,收益的事,他最清楚,讓他和大人說壹下。”
呂青鸞上前,俯身壹拜後對劉堯說道:“剛剛大掌櫃給大人說的,是壹家分號的分紅,實際上,沈醫堂在冀州有七十二家分號。”
劉堯眼睛睜大。
呂青鸞道:“當然,不是每壹家都會這麽賺錢,因為安陽分號是按照總號來建的,最大。”
他繼續說道:“藥行的生意大人可能不了解,藥材過壹遍手,從藥農手裏買來,賣給藥鋪,價錢賺三倍,若是做了成藥出手,賺三十倍。”
劉堯的眼睛睜的更大更大更大。
呂青鸞繼續說道:“在冀州的時候,有幾位大人也是入股了的,壹開始領幹股,後來覺得收成小,因為沒有給大人這麽多,最多的只是壹成的五分之壹,所以他們開始加錢,自己掏銀子加股,加的越大,分紅越大。”
劉堯下意識地問道:“那這安陽總號,我若是加壹些呢?”
呂青鸞臉色壹變,連忙俯身道:“大人,壹成幹股,其實已經……已經不算少了。”
他那表情,像是在後悔自己剛剛說錯了話。
劉堯道:“妳不要以為是我貪心,生意上的事妳們更了解,但官場上的事,我更了解,如果自己拿了這好處,別人壹個銅錢都沒有,妳覺得他們心裏會舒服?”
呂青鸞為難道:“大人,總號還沒有遷過來,若是諸位大人都如此,怕是……”
他的話不用說明白,劉堯也理解。
他是府治大人,要加股,那府丞大人呢,主簿大人呢?還有下面亂七八糟的大人們呢?
安陽城裏做官的,大大小小,沒有壹千也有八百,都去要分紅,這沈醫堂也確實幹不下去。
劉堯沈思片刻後說道:“這個簡單。”
他壹邊踱步壹邊說道:“沈醫堂轉到安陽,我自會給予方便,諸位大人們也都會給予方便,妳們前期也需要大量的現銀,我就做主,讓諸位大人們以現銀入股,妳家東主送我壹成幹股,我再加壹成股,安陽府的所有大人們,加股到兩成。”
他看向余九齡道:“這樣算起來,我們只占四成,而且給妳們大量現銀。”
余九齡心裏幾乎樂開了花,可是卻依然裝作無比為難。
他自言自語道:“四成股……這,我也不敢做主了。”
呂青鸞道:“確實如此,況且我們東主這次沒有帶來多少現銀,所有的銀子,都是孟將軍那邊結算的藥材款項,大概十幾萬兩,還要等著總號那邊把銀子運過來才行,這事也就不急,大人可以等等看……”
劉堯明白這話裏的意思,就是不想給他那麽多。
他臉色壹沈:“妳們是覺得還要再等等?那妳們就可以再等等。”
他壹甩手道:“回去請示妳們的東主,我是不急,妳看他急不急。”
呂青鸞給了余九齡壹個眼色,余九齡連忙俯身道:“大人稍候,我們這就回去請示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