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我的系統不正經

瘋神狂想

都市生活

大美院陶研中心大樓之內,陶藝勻工作室之中,壹群年輕人正在熱火朝天的工作!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八百三十二章 原色壹致,渾然壹體

我的系統不正經 by 瘋神狂想

2023-12-17 10:41

  粘接時細小的殘片,以“502”進行接合。
  而較大的截面,以環氧膠粘劑來粘接。
  在抹膠時,盡量不要讓膠溢出表面,以免汙染鏡體。
  接合時以中線劃分,壹半壹半的粘接,最後再將兩部分粘合。
  完畢後,用紙膠帶以“米”字形紮緊。
  由於環氧膠粘劑不是速幹型,所以為防止在膠液在凝固過程中鏡體起翹變形,還要在上面壓上適當重量的物品使其平整。
  待膠完全凝固後,取下重物,小心揭下紙膠帶。
  在以手術刀輕輕鏟去接縫處的少量膠痕,並取棉球蘸丙酮溶液擦去膠漬後,粘接步驟結束。
  當然,能夠粘合的肯定要粘合的,但是對於缺損的部分,就只能對銅鏡進行補缺。
  對於補缺,文物修復的原則是,使用的材料要盡可能的接近原件。
  在銅鏡補缺材料的選擇上,通常使用鉛錫合金法。
  可是由於此鏡酥化較重,且缺塊不集中,制模較難等原因,使我們放棄了此法。
  根據後來的技術條件與水平,壹般采用了環氧樹脂類材料來做補缺。
  其中主要是使用SV427+HV427,這是環氧基類樹脂的壹種,為環氧基類樹脂合成材料。
  這種材料由國外博物館提供,其主要特點是硬度大,著色好,可塑性強,保存持久,不易變形等。
  它由主劑與硬化劑調合而成,比例為1:1。
  合成後呈暗紅色泥狀,經六小時慢慢固化。
  固化後雖硬度大,但使用刻刀或手術刀,能夠較容易的在其表面上,表現出所需的各種紋飾。
  同時本身在硬化的同時,有極強的粘著性,固化後可牢牢的與斷面連接。
  而對於此面銅鏡來說,可以更好的利用它的這種特點,來對鏡體表面的龜裂紋,及粘接縫進行加固填充,使它更加牢固。
  操做時在天平上,稱出同樣質量的主劑和固化劑。
  然後將二者調合均勻,然後以手術刀仔細的將它抹在鏡體縫隙處,在抹時要註意千萬不要傷到鏡體。
  抹完後待其慢慢幹燥後,就可進行大面積的補缺。
  補缺和填縫的操作基本相同,但由於SV427+HV427本身的粘著性,在補缺時壹定要在操作平臺上,先鋪壹張薄薄的白紙。
  這樣是預防它,與操作平臺粘在壹起。
  抹入材料,要稍稍高出鏡背。
  以備幹燥後,雕刻紋飾。
  註意表面要抹平整,自然幹燥六小時,待其完全固化後,根據此前的所繪圖,以鉛筆在它表面畫出殘缺紋飾。
  然後以刻刀,根據所繪花紋仔細雕刻。
  雕刻完成後,就該對殘存料珠的補配了。
  該鏡共殘失料珠9枚,料珠補配也此種材料,搓出形狀後,將它們粘合在殘缺處即可。
  補缺全部結束後,最後的工序就是在修復材料上著色復原。
  著色的選材,使用漆片酒精溶液,調配天然礦物顏料來著色。
  由於SV427+HV427具有良好的著色性,所以可直接在其表面上色。
  色調調好後,以塗、畫等方法層層在修復面上做舊,直至與器物原色壹致,渾然壹體。
  修復完工後,最後壹項工作就是對銅鏡的封護。
  良好的封護劑,可以阻止空氣中有害物質對鏡體的侵蝕。
  另外,此隔離層也可防止做舊顏色的褪色及脫落。
  封護劑在這裏可以采用國際上較流行,也認可的Paraloid-72。
  這是壹種聚丙烯酸類樹脂,是甲基丙烯酸乙脂、甲脂的共聚物。
  具有抗酸,抗腐蝕,防老化等特點。
  經它處理後的青銅器,可在常溫下保持五年以上。
  這面銅鏡的修復,由於鏡體本身殘損過重,而無法完全復原。
  因為鏡體上20枚料珠上,現存僅4枚鑲有金箔。
  而從殘存的4片金箔來分析,已無法判斷出其鑲金箔的規律。
  所以,最後只能將料珠補全,但金箔已無法按原樣復原。
  因此,文物的修復壹定要尊重器物的客觀現實,不要憑自已的主觀意斷來枉自決定器物原貌。
  在文物修復中,殘缺也是壹種美的另壹種表現形式。
  但是,如果憑想象來任意創造、畫蛇添足,那麽文物本身的價值及藝術魅力就會被歪曲。
  如果要補全,就必須有依據,否則就寧缺毋濫,即使不作修補,也不可為了追求視覺效果,任意創造,改變文物的形狀、色彩及紋飾等。
  對於中小型博物館,修復文物所用材料和技術,壹定要根據自身所具有的技術能力來決定。
  由於文物本身具有的不可再生性,如果水平達不到或技術不成熟,就千萬不要去嘗試,以免由於人為的原因而使文物再次受損。
  確定修復方案時,首先要根據本館本身能力,其次再選擇有完全安全保障的修復方法,要確博物館保存文物的萬無壹失。
  “咦?這件殘損的青銅鏡有意思啊!”
  因為這座博物館之中的青銅鏡很多,既有仿古青銅鏡,也有很多殘損青銅鏡被修復的珍品,所以,陳文哲在這裏待的時間就不叫長。
  沒想到,這壹次看到壹面修復過後的殘損青銅鏡,居然有意外發現。
  這面青銅鏡跟壹座窖藏有關,當然,陳文哲發現的肯定不是這座窖藏,因為這座窖藏已經被人發掘出來了。
  他發現的是這座窖藏背後的壹座青銅鏡制作工廠,雖然是全人工的手工作坊,但是那邊應該還存在不少古代青銅鏡。
  這座已經被發現的窖藏,其內青銅器數量,算是建國以來最多,最重要的是,其內還有壹國寶。
  那是1976年12月15日,西陜寶雞莊白村發生了壹件離奇的事。
  這天中午,村裏壹位農民在田裏勞作,他平整土地的時候,有了意外發現。
  當時他高高舉起的鋤頭,壹下子紮進土裏時。
  只聽鐺的壹聲響,清脆的聲音從土裏傳出來,震得農民雙手發麻。
  這位農民刨土壹看,只見壹個青銅器露出壹角。
  由於農民早年受過文物保護的教育,他知道這是國家的寶藏,派人把常年駐紮村裏的周原考古隊喊來。
  考古隊趕緊跑來進行挖掘,發現這是壹個大規模青銅器窖藏,也是考古隊在周原遺址發現的第壹個窖藏。
  後來這座窖藏,被定名為莊白1號窖藏。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