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漢鼎余煙

蟹的心

都市生活

俗語說,人到中年萬事休。人到中年以後,形貌漸老、血氣漸衰;雖然處世的手段漸漸圓熟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039章 要事

漢鼎余煙 by 蟹的心

2022-3-20 21:56

  待到抵達拒柳堰營地,州泰眼前壹亮。
  從今天早晨開始,他見多了洪水過後的狼狽場景。隨著水泊漸漸縮減,淯水兩岸的土地上,留下壹道道由沙礫構成的、如波浪般起伏的長線。那是洪水挾裹的砂土沈積的結果。在砂土以下,則時不時冒出破碎的屍骸、撕碎的營帳和軍旗。老實說,那樣的場景落在將士們眼中,太讓人沮喪了。
  而在拒柳堰,他幾乎看不到這種場景。
  數以百計的將士正有條不紊地忙碌著,有人修整道路,有人重設營房,有人挖掘淤積的砂土,把將士的屍體聚攏到壹處準備深埋或焚燒,也有人將挖掘出的砂土搬運到其它地方,把洪水沖潰的堤壩重新夯實、墊高。
  顯然他們這樣忙碌已經好幾日了,以拒柳堰為中心的大片土地,已經整頓得像模像樣,儼然是足能足以容納大軍,簡直像是沒受過洪水破壞壹樣!
  待到那位範都伯聞訊迎出來,州泰更是眼前壹亮。
  這都伯大約二十出頭年紀,濃眉長眼,相貌堂堂,膚色很黑,當是常年風吹日曬造成的,看來是個老行伍,可迎著州泰而來的時候,舉手投足中又有壹股儒生氣派。
  這都伯絕非尋常人物!
  州泰迎上前去自我介紹,又取了符信出來。
  範登慌忙施禮拜見:“原,原來是州從事,久,久仰了。”
  這大好青年,竟有口吃之病。州泰稍稍遺憾,隨即又是壹喜,皆因範登的口音,竟是自己最熟悉的那種。
  “足下是棘陽人?”
  “正,正是。”範登面色自若:“在下宗族,乃是南,南鄉順陽範氏的支脈。父輩遷居棘陽,世居棘陽東門裏。”
  “巧了,我也是棘陽人,早年住在棘陽廣德裏……此前我竟不曾與足下交遊麽?”
  這意思,是懷疑範登應是讀書人出身,怎麽會從軍,又怎麽沒見過州泰。
  範登嘆氣道:“建安十七年時,魏王遷荊州之民入中原屯,屯田。我,我家也在其中。我父病死於途,家計艱難,致我不得不從軍糊口。”
  州泰苦笑:“原來如此。”
  建安十七年時,魏王領兵入荊州,征南將軍曹仁親自南下江陵,圍困江陵城,並以浮橋橫截百裏洲,阻礙荊州水軍對江陵的支援,孰料關羽藉著雷遠開辟的洈水故道,將下遊水軍調到上遊,壹舉扭轉局面。
  魏王戰後才知,雷遠開辟洈水故道已經有壹年之久,且通過這條水道,不斷向北輸送荊蠻的特產。
  在曹劉兩家之間,正常的貿易並不能進行,但雙方的貿易需求仍在,所以襄陽本地不少宗族都參與了地下走私貿易。而為了保障貿易安全,這條水道重新得到疏浚的消息,竟然被死死地瞞住了,不使曹軍將校得知。結果到了戰時,曹仁所部便吃了大虧,以至於曹仁等諸多將士戰死。
  魏王為此勃然狂怒,遂大遷荊襄之民於中原,勒令他們轉為兵戶或屯田民,作為對此局面的報復。雄主壹聲令下,數以十萬的百姓遷徙,咄嗟立辦。而百姓要為此受多少苦難,根本都不在考慮之中。
  州泰的宗族當時為樂進效力,這才免去壹劫。而如範登這樣的,便是被亂世牽連,不得脫身的苦命之人。
  州泰心生感慨,隨即打定了主意。
  範登是州泰的同鄉,天然便是所謂鄉黨,是值得信賴的可靠之人,而他看來又頗有能力,能得部眾之心,這樣的人,正該是自己仕途上的臂助。更何況,眼前的拒柳堰經營得如此完善,不是正合魏王使用麽?
  心裏這麽想著,州泰卻不忙著說明。
  魏王大軍的行進駐紮,非同小可,就算自家有了決斷,終究也得仔細勘察才好。當下他與範登寒暄周旋,巨細無遺地詢問周邊情形、己軍動向,又請範登引路,往營中探看。
  範登殷勤作陪。
  州泰這魏王府裏的從事,果然與尋常官吏不同,他行事甚是縝密,壹邊走,壹邊發問,涉及方方面面;而範登也真是精幹,州泰但有所問,無不妥善回答。
  換到十日前,如州泰這般詢問,範登難免露出自家的狐貍尾巴來。
  但大水過後,終究許多事都不同了。原本了解拒柳堰情形的上級軍官,如今幾乎全都餵了魚鱉,鄧範所說的自家背景、身份,並無人能指摘出破綻。而此時身處營地裏的將士,大都得鄧範相救,對他異常尊敬,無形中又增添了可信程度。
  鄧範本人真是州泰的同鄉,也真的去汝南當過屯田兵。而他到蒼梧數年,對曹軍的了解,反而比原先更細致。
  當年魏王遷徙荊襄之民以後,荊州南北之間的商業貿易壹度受阻。然而隨著漢中王的統治區域不斷擴張,設在荊州樂鄉縣的大市,始終都是八荒爭湊、四海鹹通之所。
  來自益州的精美錦緞、交州的明珠玳瑁、荊州的藥材、漆器、江州的瓷器盡在此地匯集,而所有的貨品,都為中原、河北的豪門大族所渴求。由此,荊襄方面雖然鮮有人南下貿易,從樂鄉方向往北面的商隊,卻每年都比此前更加興盛。
  甚至曹操麾下坐鎮荊襄的大將,也有活躍於邊境貿易,與樂鄉的商賈大談生意,並掩護江陵方面、乃至蒼梧方面的商隊通行的。
  畢竟那些珍貴的南方特產轉手賣到鄴城、許都那些愈來愈喜好奢靡生活的高門世家手裏,立刻就能獲得數倍之利。
  畢竟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誰能拒絕叮當亂響的錢財呢?
  得到這些人的幫助,廬江雷氏的商隊最遠甚至到過兗州東平、濟北等地,距離魏王的本據鄴城,也沒隔多遠。縱使商賈們不能接觸到什麽機密的消息,但如鄧範這樣的有心人,想要從中獲取壹些消息,以使自己保持對曹軍的了解著實不難。
  過去十余日裏,鄧範翻來覆去地拿自己的經歷說事,再不斷往裏頭填充細節,越說越當真,連他自己都信了。待到此時,早就滾瓜爛熟,張嘴便來。偶爾有些需要思忖的地方,他藉著口吃的時間快速組織語言,也絕不漏出半點破綻。
  兩人在拒柳堰中裏裏外外走了大半個時辰,州泰再無猶疑。
  這處營地修建得完善,周邊地勢也好,與鹿門山和鄧塞的距離更是合適。更重要的是,這位負責此地的範都伯才幹出眾,必定能與自己配合,妥善迎候魏王大軍的到來。
  他揮退左右,駐足含笑道:“範都伯的才能,吾固知矣!今日來此,有壹樁要事,須得妳我壹同辦好……”
  來了!來了!
  這壹句話,宛若驚雷炸響,頓令鄧範心臟狂跳。
  他堂堂壹個漢軍校尉,本該領兵戰於疆場,殺敵建功,為什麽要冒著這樣的風險,日日裏殫精竭慮,混跡在這個仿佛已無重要地位的營地?這樣的事情,何其危險,短短時日裏,其中的艱難實在不足與外人道。
  他這樣作為了什麽?
  為的便是此刻!為的是自家能夠抓住某個特殊的機會,建立奇功!
  鄧範激動得語音顫抖:“啊……州從事,有何吩咐,只管道來!”
  他的激動情緒,被州泰理解為猝然得到高官賞識的興奮。州泰更加滿意,拍了拍鄧範的胳膊,壓低聲音:“魏王將至!”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