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什麽都懂

俊秀才

歷史軍事

站在鏡子前已經快壹個小時了,沈歡看著這張明顯年輕了10歲以上的臉,還有點不敢相信。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764章 我的字帖是現寫的!

我什麽都懂 by 俊秀才

2021-1-11 23:15

  沈歡自己對自己的信心也很足。
  回到家裏之後,他第壹件事情就是拿出了在臨安就買好的紙墨筆硯,擺在了書房之中。
  寫誰的好呢?
  作為擁有楷書精通(高級)、行書精通(中級)和草書精通(初級)的男人,沈歡在書法上的信心非常足。
  不敢說追得上書聖王羲之,堪比唐朝四大家、宋朝四大家、元朝的趙孟頫,但是除此之外的任何壹位書法家,包括了董其昌在內的明代四大家,甚至是今天見識到的沈秋明先生,沈歡都不虛。
  沈歡最擅長的是楷書,行書也還行,所以該選擇的是這兩個種類的大家。
  草書雖然也很受人歡迎,而且非常有助於提升比格,但是區區的草書精通(初級),還是不夠沈歡贏得比賽。
  而且還有壹個問題。
  沈歡可以用自己的技能來模仿名家寫字,也能利用神韻符咒來增加神韻,但問題是古代傳下來的傳世之寶,不光是有作品本身啊!
  上面無數的題跋、無數的蓋章,這些傳承有序的東西,才是證明這幅字畫的珍貴之處。
  比如說,沈歡貿然的拿出壹幅柳公權的楷書,結果除了柳公權的字之外,連他的章都沒有,然後壹千多年以來,所有收藏者都能忍得住沒有在上面蓋章,這個合理嗎?
  壹點兒都不合理!
  所以沈歡上壹次用神韻符咒去模仿的,也是壹位幾十年前的書法大家而已。
  現在也壹樣,肯定不能選擇太有名的、太遙遠年代的書法大家。
  最好就在明清兩代來選擇。
  清朝的書法家實際上檔次和能力都不夠,還不如許多現代的書法家呢,所以最好的還是明朝。
  明朝的書法家非常多。
  比如說明朝四大家——董其昌、米萬鐘、張瑞圖、邢侗。
  還有更前面壹點的吳中四大才子之中的兩位,也就是我們熟悉的祝枝山和文征明,這兩位是詩畫雙絕。
  他們兩位的字畫,在如今的社會上,可也是非常受歡迎追捧的。
  琢磨了壹下,沈歡幹脆就選擇祝枝山、文征明和董其昌好了。
  正好他們距離現在的年代也就是四五百年而已,有些作品沒有流傳開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臨摹好了三幅字帖,接下來沈歡又按照電腦上的資料,在空白的地方多寫了壹些東西。
  但是沈歡沒有忙著去用上神韻符咒。
  他等到了第二天上午,自己悄悄的出了門,在不遠處的街邊,找了壹個專門刻印章的老大爺,拿了圖片給他看,讓他分別刻了三個章。
  沒錯。
  就是祝枝山、文征明和董其昌的章。
  倒不是沈歡異想天開,想要在這路邊攤找到壹個絕世高人,把三位大家的印章給復制出來。
  事實上,老大爺做的也就是普通水準而已。
  沈歡當場蓋了幾次看了看,完全沒有什麽特別,壹看就知道是假的。
  因為沈歡琢磨著,神韻符咒(初級)就能讓字體變得和這些原作者壹樣,那麽現在升級到了神韻符咒(中級),是不是也可以讓印章也變得像模像樣呢?
  為此,他特意就做了三枚印章來試壹試。
  少年還專門特意把董其昌的書法作品《琵琶行》,特意留寬了壹寸。
  待會兒蓋印就在上面嘗試,如果用了神韻符咒(中級)沒辦法讓印章也有變化的話,沈歡就直接裁掉這壹截,拿著剩下的去裝裱。
  深吸了壹口氣,沈歡把董其昌的印章給蓋在了留好的位置,然後便使用起了神韻符咒(中級)。
  這麽久沒有用,少年的神韻符咒已經累計到了三枚,正好可以供這壹次的使用。
  話說好爺,如果這壹次的獎勵不夠給力,那寡人可就虧本虧大了呀!
  思索之中,這幅董其昌的字帖便出現了變化。
  沈歡驚喜的發現,不但是書法的立意直接增加了,整個兒的宣紙也不斷的發生了變化,變得蠟黃古樸了起來。
  字帖末尾的那個簡單印章,也有了壹些明顯的改變。
  至少以沈歡的眼力看起來,它已經和之前的大街貨完全不壹樣了,很有點在網上看到的董其昌印章的感覺。
  沈歡現在已經是正兒八經的書法大家,他都這麽認為,那也就很靠譜了。
  不壹會兒,變化完成了。
  沈歡把這幅字帖捧在了手上,仔細的觀看著。
  如果不是在自己面前發生的變化,恐怕他也不敢相信,這是自己寫的。
  沈歡的楷書雖然是高級,但還是缺乏長年累月的那種寫作的累積,缺乏壹種常年練就的氣勢。
  所以比起那些真正的大家來,差距還是很大的。
  但有了神韻符咒(中級)的幫助,沈歡至少和董其昌的字差別不是太大了。
  興奮起來的少年,接下來又把祝枝山和文征明的字帖用了神韻符咒(中級)和印章,也同樣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滿意結果。
  這就是天助寡人啊!
  沈歡把三幅字給卷了起來,合著自己剛才寫的十幾卷字帖壹起,拿出了門。
  單獨拿這麽三幅字去裝裱,說不定有心人會記著。
  要是這麽多的字帖混雜在壹起,那麽就不會怎麽顯眼了。
  況且沈歡又不用去找那些知名的古董字畫鋪子,他今天上午刻章的時候就看好了,500米以外的那條街,就有五家字畫鋪子有裝裱服務。
  沈歡隨意找了壹家三十來歲老板的鋪子,把生意交給了他,只有壹個要求,那便是快速。
  老板看在裝裱壹份1000塊的份兒上,當即就關了鋪子,花了整整壹下午的時間,把沈歡的字帖全部裝裱好了。
  還別說,這個質量不錯,就是看起來有點新。
  可是老字帖、新裝裱,也是經常能見到的事兒,算不得奇怪。
  我們常見的那些千年流傳下來的字帖,平均每幾十年就要由能工巧匠做壹番修復和裝裱,這才能流傳至今的。
  不然任憑再好的材質,也沒辦法保存千年的。
  所以任何壹個國家的文化傳承,都不是壹代兩代人的努力便能做好的。
  需要幾千年來無數人不斷的努力,才會把自己國家的文化和底蘊傳承下來。
  古希臘、古羅馬、古埃及就是中間出現了斷層,所以完蛋了,如今只是空有其表而已。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