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一百一十六章 落成
重生之超级银行系统 by 6号鼠标
2020-8-30 21:15
此时。
时间已经来到了十一月。
二日。
唐青再临三娅。上车,一路朝着二叔的船厂那边开去,他当然不是去看游艇,而是隔壁的测试基地。
当初。
觉得位置不错,就在船厂旁边买了块地,盖潜水器的测试场所,在日以继夜的施工下,已然落成。
今日。
就是来看一看。
本不需要来的。
可是。
好歹也是自己亲自抓的项目,来回车接机送,也算不上麻烦,不到两小时,车子就来到了目的地。
门口。
站了一排。
“来了。”
耳机里。
传来远处门卫的声音,这条路是专门修的,在分叉入口处设亭,除了他们和船厂,不会有外人来。
闻言。
众人精神一震。
站直了身体。
他们都是项目组的,刚来没多久,今后将会常驻这里,对此,倒是没人不满意,又不是荒郊野外。
有吃。
有喝。
有网。
酒店一样的住宿。
距离测试地点近,对他们来说,不要太好。而且这里也不算偏,距离三娅没多远,周末可以去玩。
此外。
旁边就是海滩。
沙子。
海水。
潮起。
潮落。
还能玩玩潜水,赶一赶海啥的,惬意无比,各方面条件不比园区差,才来一周,他们就喜欢上了。
下车。
简单招呼后。
进门。
只见一片花团锦簇,由于买的地方太大,主要建筑靠海,因此,在这里看,只能看见一片花海和树林。
环境很不错。
嗯。
唐青挺满意。
环境好。
员工们的心情才会好,这好歹远离人群聚居地,想要让大家不厌恶这里,配套方面,一定要完善。
绕过花坛。
直行。
在几百米的尽头,可以看到一处建筑,不高,只有三层,但占地大,外表是玻璃幕墙,整体偏向简约风。
那是科研楼,挺漂亮,每一个测试基地,未来都会常驻一些项目人员,一边做设计,一边做测试。
分流。
减少园区的负担。
按计划。
未来。
所有测试基地的人员,加起来将会超过一万,不比一个园区少。唐青只是在外面看了一下,没进去。
右转。
可以看到一处山坳,那里林立着很多建筑,这里靠海,很容易遇到台风天气,因此,宿舍选在了那。
三面岩石。
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小台风的影响,而且,整个宿舍区地下还有两层,最底层仓库,上一层走人。
今后。
即使台风天。
下地下。
走几步。
就能到食堂、运动馆等。不用顶着台风去打饭,反正唐青觉得怎么好,怎么来,又花不了多少钱。
转一圈。
回到主办公楼。
绕过。
再前行百米。
坡下。
便见到一处巨大的海水池,考虑到直接下海做潜水器实验,还得申请,因此这里是自建一个水池。
两旁。
连接着数个船坞。
今后。
浅水池的实验,都会在这里做。
“下去看看。”
说着。
唐青迈步而下,众人跟上,看着水池,他们当时也震撼于其大手笔,据说光是这个水池,就花费了上亿。
池边。
看着方形水池,唐青有种看训练区海域的感觉,在那片广袤的海域下,也一直在做着潜水器实验。
不久。
来到船坞。
此刻。
里面已经停了一艘,看到它,不少人眼中充满着痴迷,这是他们大半年的杰作,已经有了测试品。
毕竟。
潜水器这东西,技术上就那样。
动力。
抗压。
制气。
安全。
都不是什么先进技术,不像是军工品质那样,还有各种各样的需求,眼前这个,只为满足民用观光。
因此。
眼前的这款潜水器,颜值可以说是满分,有点像是蝙蝠鱼,身体扁平,在背脊上,是一个长条的玻璃罩。
前方驾驶。
中部客座。
尾部是一条长长的‘尾巴’。几乎完全的仿生结构,体型非常的大,最前端到尾尖,将近六层楼。
比鲸鱼还长。
当然。
并非只有一款。
期间。
唐青设计出的多达十款,只是目前来说,只进行了一个,积累经验,等这款完全定型,就开始下一项。
总之。
先专精。
再思多。
“董事长,三天前,我们进行了一次水下常规航行测试,总时长两天,六个人,全程在水下驾驶。”
“动力。”
“空气过滤。”
“承压。”
“外壳形变。”
“全都达到设计要求,又经过一天的维护,下一次,我们将会挑战三天连续下潜的最高设计极限。”
越说。
负责人越激动。
玩科研的,大部分都喜欢弄各种有趣的东西,但是没办法,现实很残酷,很少人会不计成本的玩。
然而。
他们遇到了唐青。
有钱。
而且也是技术控。
很多想法都和他们不谋而合,简言:---我喜欢,不计成本。这样的老板,简直是打着灯笼都难找。
爱死了。
听完。
“嗯。”
“好。”
“加油。”
“我很期待,完成所有测试的那一天。”
唐青勉励一番。
然后看他们上船操作,没有亲自上去,倒不是怕危险,不可能,到这一步,都是经过层层检测的。
很安全。
只是。
自己别说在训练区,就算再太平洋,也试过不少版本,还是他们没有制造出来的样式,已经过了瘾。
今天。
只是奔着‘项目总指挥’的责任,来看一看。
一小时。
大部分测试项目结束,潜水器并未浮上来,而是继续,按照测试计划,未来一个月,它要不间断测试。
还要模拟各种危险状况。
备件更换等等。
很杂。
一项复杂的工业品,想要合格,这些是免不了的,虽然唐青有信心,但也不能违反规定,减少缓解。
想要卖。
也得拿出数据来。
一个月后。
就要正式开始海测,为此,唐青专门买了一艘不小的起重船,刚好下个月交付,带着潜水器去深海。
中午。
在这吃了顿饭,和他们聊了聊项目。
撤!
门口。
目送车队远去。
众人感慨,才一年,他们就弄出这么个东西,效率不可谓不高,很多时候,都是有的队员灵光一闪。
技术难题。
就这么被解决了。
对此。
他们倒是没有觉得多奇怪,因为机械上的技术,不是创新性某种材料,很多东西就是一层窗户纸。
这层纸。
难。
但一捅破,大家多会恍然:原来如此,也不难嘛,就是需要点创新性思维。如此一来,只觉队员给力。
未想其他。
第两福布斯华夏榜
甚至。
有的人认为,这是唐青的光环加成---干什么成什么。有如天助,因为唐青抓的项目,全都进展迅速。
如飞行器。
听说。
已经在新省那边的戈壁测试基地组装好,他们看过效果图,只能说一句:霸气。此前心里也打鼓。
毕竟。
那设计太大胆。
然而。
不到一年,竟然就进入了样机测试,其技术难度,可是比潜水器高一个层级,却能保持相同进度。
不可思议。
困难?
有。
可都很快迎刃而解。在技术领域,实力说话,在别处,科研人员可能不服那些只会管理的领导们。
然而。
在这。
对于唐青这个老板。
他们服,最大的原因不是钱,而是超强的技术实力,就是压力有点大,老板这么强,他们压力大。
因为。
如果自己不努力,随时可能被老板取代。
于是。
学。
使劲学。
钻。
使劲钻。
唐青就如一盏灯塔,刺激着他们,追寻而去。
忽然。
有人提了一句。
“过几天,福布斯华夏榜要发布了。”一听,众人再次精神一震,此前的胡润榜,就震撼了他们。
两万七千亿人民币。
靠!
牛!
五年前。
唐青还只是一个高中生。
听说。
每月零花钱也就一百来块,几瓶水、上上网就没了,那个时候的他们,很多都上了大学,比唐青有钱。
然而。
五年后。
唐青以无可匹敌的姿态,屹立华夏商界,稳坐民企第一把交椅,速度快到不可思议,十分地超纲。
“期待。”
这钱。
虽然和他们没啥关系,但是和这样一个人同行,一起经历,一起见证,一起走得更远,与有荣焉。
外界。
同样期待。
“要来了,要来了,四千亿美元,一定要过啊!”
“一定会。”
“就是。”
“要是不过,我估计要闹心几个月。”
两万七千亿,只是接近四千亿美元,但终究没有超过,因此,很多强迫症犯了的,都眼巴巴等着。
这次不过。
下次。
就要等到明年三月份。
盼啊盼!
终于。
十一月五日。
沪市。
福布斯发布了零九年度的福布斯华夏榜,一经发布,众多媒体转载,所有报道几乎都集中在一人。
唐青。
“十一月十五日,上午,福布斯华夏榜发布,唐青的总资产,以超过四千两百亿美元,位列榜首。”
顿时。
热闹一片。
“哈哈!过了。”
“牛!”
“比胡润多两百多亿美元,倒也正常,欧美的估值方式,向来会高一点,不得不说,唐青太有钱了。”
“握草!”
“快三万亿。”
吃瓜群众们再次惊叹,四千两百亿美元,按照现在的汇率,是两万八千八百多亿人民币,距离三万亿。
只差不到两百亿美元。
这点。
很可能在明年的《全球富豪榜》上超越,因为唐青旗下的企业,看不到一点颓势,全在蓬勃发展。
同时。
一个悲伤的事实产生。
胡润。
只统计前一百位。
福布斯。
统计的是前四百位。
“今年福布斯,上榜线是二十点五亿人民币,我好好地算了一下,第二名到第四百名,总资产是
“两万六千亿人民币。”
“也就是说。”
“唐青。”
“再一次用事实证明:华夏任何富豪榜,只有两方,一个是唐青,一个是其他人,前者甚至占优。”
“而且。”
“就算今年福布斯再往后,统计到五百位,唐青的个人财富,依旧是其他人的总和,还多那么一点点。”
这下。
网络更沸腾。
“天哪!”
“三观尽跪。”
“服!”
“跪服!”
“这才是真正的无敌,这让我想起了一首歌:无敌是多么寂寞,无敌是多么空虚、独自在顶峰中”
“神一样的男人。”
“苍天!”
“一览众山小,就问:还有谁?”
他们实在是有点懵,一个人,吊打榜单后五百位,这是什么概念?反正他们的三观,都有点绷不住。
其中。
榜单上的人心情尤为复杂。
无奈。
自己五百人,加起来都还没有第一名的唐青有钱,是,存在不少隐藏富豪,又或者资产统计不实。
可是。
近三万亿的身价。
再藏。
再隐。
再不实。
整个华夏,也不存在有人比唐青还有钱,连其零头都没有,因为零头都增长到八千多亿人民币了。
羡慕。
嫉妒?
不。
已经嫉妒不起来,差距太大,这不是一点半点,而是一个不可逾越的距离,这样的存在,只能敬仰。
如巨人一般。
国外。
这次倒是很淡定,四千亿美元的身价,之前就有过猜测,现在只是实现了而已,看来咱预测蛮准。
淡定。
淡定。
不关注。
呜呜!
可是好羡慕,这么多钱,谁不心动,有了这么多钱,一天花一亿人民币,能从二十五岁花到一百岁。
不。
算上利息,根本花不完。
天哪!
这是多少人的梦想,一天不说一亿,有一百万也好,但也只能想想,毕竟,世界上只有一个唐青。
数天后。
福布斯的热度开始降低,人们本就这样,一年三百六十多天,一件事的热度,真的很难保持太久。
不过。
唐青的热度,一直就没降低过,因为其旗下的企业,经常轮流上财经头条,这家消停,那家又来。
都有着唐青的标签。
电影。
电视剧。
音乐。
综艺。
文学。
动漫。
通讯。
服装。
家电。
唐青旗下的行业,细分下来,好几十个门类,每一个都在深度扩张,在业内不是第一,就在向第一的路上。
摊子极大。
每天。
都有相关企业新闻挂在各大门户网站,要不是开了挂,唐青还真是管不过来,此时的他,正晒太阳。
周末。
不晒太阳干啥?
一边晒。
一边关注着一些新计划的执行,有了契约保障,唐青仿佛又回到了最初战士们刚开始渗透全球的时。
那时。
意气风发。
可是。
终究施展不开手脚,这一次的权限奖励,为战士们的全球计划,提供了极有力的辅助,感觉不要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