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娛之心裏的聲音

鶴城風月

都市生活

  人的壹生,或生的偉大,或死的光榮。   當他回首過去的光陰時,可以自豪地說,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973章 開山之作

韓娛之心裏的聲音 by 鶴城風月

2018-7-30 20:36

  凱西·奈拉是Netflix公司的數據分析師,被裏德花費重金挖來的。
  當初的時候,裏德向她闡述了網絡大數據在影視制作方面的應用,這讓凱西·奈拉很有興趣,壹點猶豫都沒有就跳槽來到了Netflix。
  然後在裏德的大力支持下,凱西·奈拉帶領她的團隊,創建了專屬於Netflix公司的大數據分析室。
  這麽長時間以來,凱西·奈拉工作的很勤奮,也拿出了比較令人信服的成果。
  滿以為自己可以在裏德的帶領下,打造壹片全新的事業。
  卻沒有想到,他們的計劃在公司董事會那裏擱淺了。
  那些頑固又無知的股東們,壹點眼見都沒有,完全不相信他們描繪的藍圖,只想著靠目前已有的網絡視頻服務,賺最穩妥的錢而已。
  這段時日,就因為董事會的阻礙,讓凱西·奈拉憋了壹肚子的。
  裏德從關島回來,著重向她誇耀了石振秋的才華,說明了石振秋可能入股的情況。
  但當時凱西·奈拉並沒有怎麽相信。
  雖然她知道石振秋,知道那是壹個唱歌很厲害的歌手。但作為壹名歌手,那個東方小子懂得公司的運營嗎?
  然而沒有讓她等待太久,石振秋真的來了,並且順利地完成了股權的收購,真的成為了她的老板。
  更讓凱西·奈拉想不到的是,在工作方面,石振秋竟然比裏德還要風風火火。
  大家才剛剛認識,還沒有熟悉彼此的工作方式呢,他就已經進入正題了。
  不過這樣也好,作為壹個很討厭浪費時間的人,石振秋這樣的方式,更對她的口味。
  所以在石振秋討厭他們分析室的成果時,凱西·奈拉站了出來。
  “經過我們分析室長達三個多月的分析和整理,我們發現,在所有的在線播放業務當中,用戶們最喜歡的演員就是凱文·史派西和導演大衛·芬奇。如果我們想要自己進行影視制作的話,有這兩個人來負責,那麽成功的可能性將會大增。”
  壹邊說著,凱西·奈拉把詳盡的數據分發給了大家。
  石振秋仔細地看著,不禁對這個女人的工作能力認可起來。
  數據非常的詳盡,而且囊括了歐美甚至還有壹些亞洲的視頻網站的數據等。可以說,他們這樣做出來的調查,信服力相當的高。
  在石振秋看完的時候,裏德也看完了。
  他的態度很直接,當場就拍了桌子。
  “OK,既然這兩人如此受歡迎,那麽我們就邀請他們來打造作品好了。”
  凱西·奈拉肩膀壹垮,沒想到老板如此痛快。
  “BOSS,事情並沒有那麽簡單。凱文·史派西和大衛·芬奇很受歡迎,他們並不缺工作。想要邀請他們的話,將會十分困難。”
  這次卻輪到石振秋開口了。
  “就是他們了,沒有什麽是錢做不到的。五百萬不夠就壹千萬,壹千萬不夠就壹千五百萬。”
  這話說完,石振秋和裏德相視壹笑,真的英雄相惜起來。
  見兩個老板壹個德行,凱西·奈拉不禁捂住了額頭。
  天呢,怪不得裏德對石振秋推崇備至呢,原來這兩完全就是壹類人啊。
  但作為盡職盡責的人,凱西·奈拉還是要把事情說清楚。
  “兩位BOSS,光有錢還是不行的。作為著名的導演和演員,大衛·芬奇和凱文·史派西除了錢之外,更加看重自己的聲譽。所以在給出足夠的誠意之外,我們還需要精良的作品來打動他們才行。問題是,我們有嗎?”
  裏德也反應了過來,不禁撓頭。
  “那我們可以找厲害的編劇啊,歸根結底,還是錢的問題。”
  凱西·奈拉目瞪口呆,對於老板的敗家行為終於有了清醒的認識。
  但就在這個時候,石振秋呵呵笑了出來。
  “各位,我想,並不需要那麽的麻煩。”
  在大家看過來的時候,石振秋笑容更甚,也主動站了出來。
  “不好意思,各位,如果需要編劇的話,我想我們並不需要多麽的為難。因為在妳們的面前,就站著壹位很了不起的編劇。”
  大家夥全都楞住了,不明白他在說什麽。
  還是裏德對石振秋更加了解,過了壹會兒反應了過來。
  “啊,對了忘記和大家介紹了。妳們的新老板,在韓國同樣還是壹位頂級的編劇。很多大受歡迎的電影和電視劇,都是他制作的。”
  這下不得了,所有人看向石振秋的目光,都帶著不可思議。
  這位不是歌手嘛,怎麽又成編劇了呢?
  可不管怎麽說,既然石振秋是編劇,那似乎真的可以省略壹個環節了。
  不過就在大家這麽想的時候,裏德卻滿是懷疑。
  “等等,石,雖然妳是編劇,同樣還是壹個很了不起的編劇。但是不要忘了,妳的作品受到歡迎,都是在韓國。我們是要制作在北美能夠受到歡迎的作品,妳可以嗎?”
  美國人就是這樣,說話、做事很直接。裏德只為公司的運營負責,才不在乎別人是什麽感受呢。
  石振秋接觸了不少美國人,早已經適應了。所以對於裏德的懷疑,他壹點都沒有在意。
  相反他還站了起來,從自己的包裏掏出了和凱西·奈拉準備的差不多的資料,同樣也分發給了大家。
  “各位,這是我做的壹些大數據的研究資料。和凱西的不同,我的研究主要是從作品的角度出發的。”
  聽說他也做了準備,大家都十分好奇,不知道他初來乍到,能研究出什麽來。
  可是當拿過資料,仔細閱覽了之後,大家的心態就完全不同了。
  再次看向石振秋的時候,全都帶著崇拜的意味。真是想不到,他壹個亞洲人,還是剛剛從韓國過來的,竟然對於北美民眾的心態如此了解。
  通過石振秋準備的詳盡的分析資料可以看到,近年來因為美國國內政治活動的不盡如人意,招致了民眾的極大不滿。
  對於政治任務的抨擊和批判,也是甚囂塵上。
  美國民眾每壹天都在抱怨,自己生活的環境越來越差了。各種各樣嚴峻的問題層出不窮,而這些都是政府的過失。
  特別是如今美國社會當中,種族問題、槍支問題、意識形態問題以及經濟問題,全都到了刻不容緩的程度。
  越是到了這個時候,民眾對於政治就越關心。
  石振秋總結了近五年來美國的熱門話題以及新聞的影響力概率,結果發現,政治內容占據了超過57%的比重。
  這足以說明,政治問題如今受到了很多美國人的關心。
  大眾迫切地想要從政治人物的活動中尋找答案,知道美國目前的問題的來源。
  在調查資料的最後,石振秋就斷言,如果制作反應美國高層政治生活的作品,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那麽就壹定會大受歡迎。
  他是以編劇的身份來進行調研的,可在座的這些,卻是地地道道的美國人。
  所以大家對於石振秋給出的資料,更加的感同身受,也不得不認同。
  他們自己,包括他們身邊的親朋好友,就時不時地就政治問題激烈地討論過。
  連他們都是如此,又實地地見識了美國這些年的變化,他們哪裏會不知道,石振秋的這份大數據調研報告,擁有怎樣的價值。
  壹群人的崇拜目光中,裏德直接沖石振秋豎起了大拇指。
  “石,我真的很感激,感激我自己。感激在關島的時候,偶遇上了妳。夥計,來吧,快點說說,接下來我們要怎麽做?”
  連裏德都是如此了,其他人就更加不要說了。
  而和他們相比,石振秋在來美國之前,就早已經有了詳細的計劃。
  沒辦法,有了心裏的聲音的幫助,石振秋早就對Netflix在影視制作方面的發展,了解的壹清二楚了。
  現在,因為和自己的相遇,讓Netflix提前了兩年開始了影視制作。
  那麽自己要是不出手的話,Netflix可不太容易像前世那樣壹炮而紅。如今自己來了,Netflix又成為了自己的產業,石振秋當然要盡心盡力了。
  在大家都認可了他之後,石振秋終於露出了崢嶸,開始了自己的目的。
  “各位,邁克爾·多布斯大家了解嗎?他有壹部文學作品,叫做紙牌屋。這部作品曾經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被BBC改編,取得了極大的轟動。最近我看了這部作品,絕對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我覺得我們可以取得改編授權,然後將它制作成美劇。具體的劇情,如今已經在我的腦海裏了,我們唯壹要做的,就是取得授權。我想這個應該不難,裏德交給妳如何?”
  出乎石振秋的意料,在座的不少人居然都知道《紙牌屋》這部小說,甚至還有人看過BBC版本的電視劇。
  所以當他提出要改編這部作品的時候,所有人都不禁贊同。
  因為《紙牌屋》的風格,和如今大多數的政治片都不同。
  它沒有《新聞編輯室》的理想主義,也沒有《白宮群英》的浪漫主義。相反,《紙牌屋》的整體都非常冷峻壓抑,是完全的批判現實主義風格。
  在作品中,政治人物血淋淋的個人爬行史,以及各種權力的運用,各種策略的施展,都讓人大呼過癮。
  同時,刺激而陰冷的過程也讓人窒息,仿佛深陷其中,成為當中的犧牲品壹樣。
  而這種風格,可不就是如今大多數美國民眾對於政治的看法嘛。
  古往今來,任何地方的普通人,對於政治的猜想和憧憬其實都差不多。
  對於上層人物們的軼事和醜惡,全都抱著獵奇和八卦的心裏,被解讀成不同的內容而廣泛傳播。
  所以真的按照石振秋的想法,來改編《紙牌屋》,制作成美劇的話,前景真的十分光明。
  裏德想到了這些,立刻痛快地答應了下來。
  “放心吧,交給我了。最多兩天,就能把這些搞定。”
  他可不是在說大話。
  雖然《紙牌屋》的作者是英國人,但如今資訊發達,只要誠意到位,對方沒有不同意授權的道理。
  見Netflix這邊效率空前,石振秋終於放下心來。
  “那麽好,現在還有壹件事。我還需要壹個改編的幫手,幫我尋找壹位叫鮑爾·威利蒙的人。他精通政治,還做過查爾斯·舒默、霍華德·迪恩和希拉裏·克林頓的助理。有了他的幫助,我們的劇本絕對會無比完美的。”
  Netflix的副總羅伯特·羅伊主動站了出來。
  “這個交給我吧,我認識他。”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