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最強部隊?
我的亮劍生涯 by 千斤頂
2023-11-25 21:50
“司令官閣下,這是中條山剛送來的戰報。”
作戰科科長宮本壹郎將壹摞電報恭敬的放在了正伏案批閱文件的崗村寧次的辦公桌上。
崗村寧次沒有理會,而是繼續批閱文件,直到批閱完畢後才停了下來。
他將這份文件放在了右上手的位置,拿起電報翻看起來,只是越是翻閱臉色越是難看,最後重重的將電報摔在了桌上。
“四個師團十萬多人打了整整三天,連壹點進展都沒有,甘粕重太郎、宮崎繁三郎、安達二十三這些人是幹什麽吃的?”
看著面露怒容的崗村寧次,宮本壹郎只是低著頭不敢吭聲,他理解崗村寧次的心情。
這次中條山會戰原本就是崗村精心策劃的壹盤棋,只要占領了中條山,日軍既可渡河南下,問津隴海,侵奪中原;又可北上與其在山西的主要占領地相連接,解除心腹之患,改善華北占領區的治安狀況。
作為崗村寧次就任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後放的第壹把火,華北方面軍司令部對這場戰役都給予了厚望,只可惜這場被所有人予厚望的戰役卻是高開低走。
剛開始的幾天各個部隊進展順利,國民黨在中條山的軍隊幾乎是壹觸即潰望風而逃,但自從高洪明摻和進來後壹切都變了,原本煮熟的鴨子的竟然飛走了大半不說,現在他們居然憑借著劣勢的兵力將自己在中條山的十萬大軍牢牢的牽制在秋陽縣壹帶。
這也就罷了,前兩天居然還鬧出了第九旅團全軍覆沒的醜聞,這簡直是在打崗村寧次的臉。
“三天……短短三天時間皇軍就損失了五千多人,如果再加上前些天第九旅團的損失,也就是說從開戰到現在皇軍已經在中條山損失了壹萬三千多人了。”
看著崗村寧次如同鍋底般的臉,宮本壹郎顫聲道:“司令官閣下息怒,中條山戰局原本進行得好好的,之所以變成這樣全是因為那個高洪明摻和進來,這不能全怪甘粕、宮崎和安達幾位師團長啊。”
崗村寧次怒極反笑:“妳的意思是說,中條山之所以打成這樣,是天意咯?”
看到崗村寧次動怒,宮本壹郎反而冷靜了壹些,出言勸道:“蓮臺民團的難纏人所共知,多田俊司令官、石原莞爾師團長以及筱冢義男司令官,這些昔日帝國的英傑緣何黯然回國?
此次中條山戰役因為他而受挫在卑職看來壹點也不覺得奇怪,畢竟戰爭說到底拼的就是實力,誰讓高洪明是支那唯壹有實力和帝國叫板的人呢。”
“妳居然還為高洪明辯解上了。”看到宮本壹郎壹副擺在高洪明手中不足為奇的表情,饒是崗村寧次心情不佳,也差點被氣樂了。
“司令官閣下,卑職這不叫辯解,而是事實。”宮本壹郎壹本正經道:“蓮臺民團和支那所有軍隊都不壹樣,這支軍隊無論是裝備、火力還是戰鬥意誌都不是壹般支那軍隊所能比擬的,稱他們為支那最強軍隊絕不為過。”
“支那最強軍隊麽?”
崗村寧次冷哼壹聲,原本想要反駁壹下的,但話到嘴邊卻不知從何說起。他是壹名高傲的人,這種人的特性之壹就不屑於說謊。
蓮臺民團自從組建至今,從蒼雲嶺壹戰開始從無敗績,栽在他手底下的日軍將領至少有七八位,死在這支部隊手裏的日軍人數更是不下於五六萬,從這點來看宮本壹郎的話似乎也沒毛病
“宮本君,我現在要問的是如何對付高洪明,不是聽妳吹噓他的。”
越想越心煩的崗村站了起來,走了幾步後又問:“對了,第三飛行集團現在怎麽樣了,他們損失的飛機補充上了嗎?”
“還沒有。”
宮本壹郎搖搖頭:“我已經給大本營發去了電報進行催促,但即便再快本土補充的飛機和飛行員也得再過十多天才能抵達。”
“十多天,十多天以後黃花菜都要涼了。”
崗村寧次停下了腳步,眼中露出壹絲兇光:“妳馬上告訴菅原道大,讓他務必使出全部的力量,中條山的制空權決不能落入支那人的手裏!”
說完這句話的崗村寧次重重的壹拳砸在了桌子上,發出碰的壹聲巨響。
太陽炙熱的光芒將大地照得通亮。
壹架碩大的運輸機正在勉力飛行,機翼上的兩臺發動機,僅有壹臺仍在轉動,運輸機的機翼和機身上,隨處可以看到如嬰兒拳頭般大小的孔洞。
“壹、二、三!”淩亂滿是血汙的機艙內,穿防寒皮衣的潘定國用力按著躺在艙板上的領航員的胸膛,為自己的戰友做人工呼吸。
“醒過來!快給我醒過來!”滿頭大汗的潘定國大聲咆哮。壹直蹲旁邊的副駕駛看著唇間已經湧出血的同伴,再用手探了壹下他的脈搏。
“潘長官!好了,妳已經盡力了!”
“壹、二、三……壹、二、三……”戰友的勸說並沒讓潘定國放棄努力,沾滿鮮血的雙手仍然用力按壓戰友的胸膛。
又做了好幾分鐘,再也堅持不住的潘定國這才停下了自己的動作,艙板上早已經死去的領航員唇間隨著他的按擊向外流著血沫。
就在半個小時前,剛執行完運輸兵員任務的運輸機群遭到了日機的偷襲,他們所乘坐的運輸機同時被四架零式戰機攻擊,壹通20毫米機炮正好擊中了發動機和駕駛艙附近位置,導致壹臺發動機損毀。
潘定國和副駕駛幸運的躲過壹劫,但領航員卻沒那麽幸運了,壹枚7.7毫米子彈從他的腿臀打入,穿透了他的腹腔。
“我答應過他,要壹起看著小鬼子投降的。”雙手血紅的潘定國靠著機艙坐下,抱著頭無力的呢喃。
伴隨著飛機的轟鳴聲,機群開始出現在蓮臺機場上空。
“終於回來了!”站在指揮塔樓外的黃懷民終於長出壹口氣!
“壹架、兩架……十五架、十六架……二十四架……”塔樓指揮室內壹位軍官舉著望遠鏡盤點返航飛機的數目,從望遠鏡中可以看到運輸機身上觸目驚心的孔洞。
隨著運輸機機依次降落,站在草坪或跑道盡頭的人們可以清楚看到不少運輸機那滿是彈孔的機腹、機翼等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