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恣意人生從三十而已開始 by 真的是頂
2023-7-16 10:26
項目已經啟動了,瀚海娛樂這時候搞出這麽壹出來,會讓中影和整個項目組非常被動的。
陳嶼說道:“項目如今還屬於籌備階段,演員也沒有確定,對於資金的需求並不大。與其擔憂我方的資金,不如先搞定主演。我可以保證,只要演員人選確定,可以正式拍攝,資金壹定會到位的。”
看著林紅帶著懷疑的眼神,他又說道:“我和妳們傅總也算朋友了,我又怎麽可能拿這麽大的事情開玩笑。而且,2000萬美刀而已,林總真的覺得這點錢瀚海娛樂拿不出來嗎?”
林紅壹想,也是,以瀚海娛樂的盈利能力,別說區區兩千萬美刀了,更多錢對方也拿的出來。隨後,她又想到瀚海娛樂最近正在籌備、以及拍攝的電影,可能是這些項目使得瀚海娛樂短期資金緊張。
林紅勉強說道:“好吧,不過還希望瀚海娛樂方面能夠盡快履行合同。”
“我會的。”陳嶼點點頭道。
林紅走後,柳燕又找上了門。
柳燕上來就是開門見山的說道:“陳總,有個國內的新人導演兼編劇拿了個項目找上了我。”
“哦,有項目找上我們?”陳嶼摸著下巴道:“這是好事情啊,不過是什麽項目?”
瀚海娛樂自身的制作能力不足,單靠自身單獨創造的項目,每年能拍攝的片子有限。而像華宜這樣的老牌電影公司,每年上映的電影有20多部。和同行比起來,瀚海娛樂還差點多。
前世,非大中型電影公司而大獲成功的電影項目,也有不少。
其中壹部分,陳嶼憑空去想,可能沒有印象,但看到相關的資料,肯定能記起來。
估計絕大部分人都會有這種感覺。
上壹世他看過的影片和這壹世的記憶混雜在壹起,真的很難分辨。
再加上他有壹些電影只看過新聞或者只看過壹遍的片子,真的很模糊。
如今,很多電影都是由獨立制片人發起的,也就是制片人有了項目,再去找電影公司拉投資,拍攝出來的片子,版權自然歸制片公司所有。
當然,制片人也從中獲益匪淺,還能規避最大的財務風險。
比如之前的徐吉州就是這麽幹的。
以前,瀚海娛樂名氣太小,實力不夠強,也不具備關鍵的發行能力,現在通過壹系列的作品有了名氣,也有了充足的資金,拍出的影片也可以走自己的發行渠道。
這就保證了盈利的可能。
更重要的是,名氣吸引了不少有項目卻缺少資金的制片人或者編劇。
柳燕皺眉道:“不過,有點麻煩。”
陳嶼好奇的問道:“我看妳壹副猶猶豫豫的模樣,是導演有問題,還是劇本有問題?”
“他太年輕了,才三十壹歲,而且他之前拍攝的都是短片,並沒有獨立指導壹部電影的經歷。”猶豫了壹下,柳燕又說道:“不過我真的很看好他的劇本,他的劇本名字也很有意思,叫《生命之路》。”
生命之路?
陳嶼回憶了片刻,發現腦海中沒有哪部電影叫這個名字。
看來,柳燕所說的年輕人,是那種文藝片類型的導演。
文藝片,陳嶼摩挲著下巴。雖然瀚海娛樂追求的是利益,但是對文藝片也不排斥。文藝片在商業上不討喜,但是在電影節上卻比較討喜。
不管國內還是國外,評委們就是喜歡有人文關懷的文藝片。
心裏這樣想著,他已經準備見見這個年輕人了。
陳嶼問道:“他人在哪?”
“就在魔都。”柳燕回答道。
陳嶼想了想,說道:“這樣,明天吧,明天我有空。”
“好的。”柳燕點點頭。
次日,陳嶼見到了叫文牧野的導演。壹個留著小平頭,戴著眼鏡的普普通通的男子。
文牧野略微有些緊張的介紹著自己:“妳好陳總,我是文牧野。這是我的簡歷。”
說完,他顫抖著從公文包中拿出壹張簡歷,然後遞給了陳嶼。
陳嶼笑著說道:“文先生,妳坐。不要緊張,我們坐下說。”
他接過文牧野的簡歷,細細的看了起來。
85年生的,竟然比他還小。
文牧野是科班出身,北影導演系碩士畢業。之前共執導過四部劇情短片,並且在共同執導過壹部愛情電影,《戀愛中的城市》。
期間,他還多次獲獎,雖然都是壹些小電影節的小獎項,但是也有壹定的參考意義。
文牧野自從進入星空大廈,便壹直處於緊張的狀態中。
由不得他不緊張,對面的人可是近兩年,在華夏電影圈中都是聞名已久的大人物。他捧紅的導演和演員無數,尤其是對新人導演,業內都知道瀚海娛樂願意給新人導演和演員機會,這點對他可太重要了。
正因為如此,他才帶著自己的劇本不遠萬裏的從京城到了魔都。
他認定了,魔都將是他實現夢想的地方。而瀚海娛樂,就是那個平臺。
看過簡歷後,陳嶼雙手交叉放在桌子上,十分隨意的說道:“文先生,妳的簡歷我已經看過了。妳真的很有潛力,有成為大導演的潛質。當然,前提是找到壹個好平臺。”
文牧野連忙道:“所以我帶著劇本來找上了瀚海娛樂。”
陳嶼笑了笑,說道:“我們不如進入正題吧,劇本文先生帶了嗎?”
“帶了。”文牧野壹邊說著,壹邊將早已準備好的劇本遞給了陳嶼。
陳嶼接過劇本後,隨口道:“文先生準備到劇本是文藝片嗎?”
文牧野回答道:“不是,是商業電影劇本。這個劇本其實取材於真實事件,然後經我之手做了改編的,主角也是有原型的。”
陳嶼點點頭,註意力卻集中在了劇本上。
劇本的名字如柳燕所說,就是叫生命之路。
接著,他看向了劇情內容。
印度神油店老板程勇日子過得窩囊,店裏沒生意,老父病危,手術費籌不齊。前妻跟有錢人懷上了孩子,還要把他兒子的撫養權給拿走。壹日,店裏來了壹個白血病患者,求他從印度帶回壹批仿制的特效藥,好讓買不起天價正版藥的患者保住壹線生機。百般不願卻走投無路的程勇,意外因此壹夕翻身,平價特效藥救人無數,讓他被病患封為“藥神”,但隨著利益而來的,是壹場讓他的生活以及貧窮病患性命都陷入危機的多方拉鋸戰……
等等,這個劇情……
陳嶼神情嚴肅,合上劇本後,問道:“文先生,這個劇本還有其他名字嗎?”
“欸?”文牧野雖然意外,但還是回答道:“還有幾個備選名字,比如印度藥神,印度藥商,我不是藥神……”
“最後那個劇本名字是什麽?”陳嶼激動的打斷了他的話。
“最後那個……”文牧野想了想,說道:“我不是藥神?”
“砰!”陳嶼拍著桌子道:“沒錯,就是這個!”
文牧野被嚇了壹跳,小心謹慎的問道:“陳總,這個名字有問題嗎?”
“沒問題,很好,很好。”陳嶼心情很好。
他沒想到,竟然有這種意外的驚喜。
如果他沒記錯,這個劇情和前世大賣電影,《我不是藥神》的壹模壹樣。
前世那部電影多少錢來著?
好像是30多億!
陳嶼看著文牧野,越看越順眼。
財神啊!
陳嶼再次問道:“我再確認壹下,妳的劇本是不是根據曾經轟動壹時的‘陸勇案’改編的?”
文牧野點頭道:“是的。去年2月,中央臺綜合頻道法治節目《今日說法》播放了關於白血病人陸勇的故事,我在觀看後便萌生了將此創作為電影劇本的想法。隨後我在網絡上搜索了大量關於陸勇和印度仿制藥的新聞資料,用了壹個多月的時間完成初稿。去年5月,我通過郵件與陸勇取得聯系,獲得了改編授權。”
“很好,那劇本呢,妳的劇本是否備案,這很重要,請如實回答。”陳嶼問道。
文牧野回答道:“已經備過案了,已備案的劇本也沒有相似的劇情。”
陳嶼這下安心了,他記得,前世《我不是藥神》的劇本是座山雕的女兒創作的。沒想到這壹世,劇本是這位年輕的導演兼編劇自己改編的。
世事奇妙,令人感嘆。
陳嶼好奇的問道:“文先生沒有拿著劇本找其他電影公司嗎?”
按說他是北影導演系畢業的,師兄師姐壹大堆,圈子裏也有關系,怎麽會守著劇本來魔都找瀚海娛樂呢?
文牧野認真的說道:“沒有,先不說那些老牌電影公司能不能看上我的劇本。就算看上了,很可能也不會讓我執導。如果找壹般的公司,預算很可能都不夠,而且不像瀚海娛樂實力雄厚,有獨立的制片能力,還有自己的發行渠道。而且,瀚海娛樂在海外也有關系,誰不想自己的電影能在國外上映呢?”
“最重要的是,瀚海娛樂願意給新人機會。所以,不管別人怎麽想,怎麽說,我的第壹站就是瀚海娛樂。”
“謝謝文先生的信任。”陳嶼笑了笑,說道:“瀚海娛樂自從成立以來,目標就是發展華夏的電影工業,也願意盡可能的培養本國的年輕導演和其他方面的年輕人才。”
“我也希望有更多的,如同文先生這樣的年輕導演、編劇,乃至制片人能找上我們。”陳嶼自信壹笑,說道:“我相信,和我們合作以後,絕對可以得到文先生想得到的東西。”
陳嶼的話讓文牧野很感動,旋即,他又不好意思,吞吞吐吐的說道:“陳總,其實我的劇本也有風險。畢竟,這是敏感題材改編的劇本,很可能觸動某些人的利益,拍攝後,萬壹對電影上映造成障礙……”
說到這裏,他長長的嘆了口氣。
陳嶼明白他的意思,敏感題材改編而成的電影確實壹言難盡。
這個類型成功的例子太少了,大多數情況是誰碰誰完蛋,拍的好了,太真實了,會顯得壓抑,讓人絕望。可要是拍的大團圓了,或者歌頌了,又太假了,觀眾肯定也不願意。
這類型改編的電影票房都大撲街,導演也普遍是沖著沖獎去的,在影市上,風評也難以得到保證。
這壹類型票房比較成功的,也就是《我不是藥神》,以及《隱入塵煙》了。算是敏感題材改編電影中成功的典型。
記憶中,這部電影是兩年後上映的。沒想到,劇本卻早早的就編寫出來了。
曾經有壹段時間,他非常猶豫,要不要讓編劇小組改編這個劇本。
還好,他還沒來的及行動,原作的編劇自己找上門了。
遇到了,當然不能輕易放過,雖然這部電影有些風險,但收益卻是實打實的,而且口碑非常好,在國家層面都引起了轟動。
“說實話,要不是瀚海娛樂,我還真沒信心拿出這個劇本,畢竟我不想惹麻煩。”文牧野聳了聳肩:“有壹段時間,我甚至想將這個劇本編的更黑暗壹些,拿去沖獎算了。”
陳嶼笑著道:“我很看好文先生的劇本,我有種預感,如果這個劇本拍成了電影,絕對會取得成功。”
文牧野說道:“謝謝。”
陳嶼想了想,說道:“說說妳的具體思路吧。”
最起碼也要先了解壹下基礎情況,然後再做決定。
文牧野說了下項目的基本情況:“根據我搜集到的信息,事件是這樣的。”
陸勇家住江蘇無錫,原本是壹家針織外貿廠的老板,家境殷實。2002年,他被確診為慢粒白血病,醫生告訴他,他的壽命還剩三年,如果想活命的話,必須做骨髓移植。但是骨髓配型並不容易,於是陸勇先依靠吃藥來緩解病情。
他最開始吃的藥是瑞士制藥公司生產的格列衛,這種藥效果不錯,但是價格太貴,壹盒就要23500元,在連續吃了兩年的藥之後,陸勇的家境再殷實也撐不住了。後來他意外得知印度的“格列衛”仿制藥,壹盒才三千塊錢,效果和格列衛相同,於是他開始嘗試吃這種藥。
吃了壹段時間之後,去醫院做檢查,身體的各項指標都恢復正常,於是他將這個好消息分享給了自己的病友,希望他們也能夠靠這種藥治療自己的白血病。不過,雖然這種仿制藥便宜,但是購買的過程卻非常的復雜。
印度仿制藥公司為了躲避銀行政策,經常更換賬戶,購買的流程多數情況下也是英文,很多連大字都不識的老百姓根本找不到購買的渠道,於是陸勇就無償的幫助他們購買。後來印度藥廠看準了國內市場,找到上了陸勇,陸勇怕代買印度藥被說成收手續費,於是就找到了兩名患者的銀行賬戶收款。
不過,印度藥在國內沒有專利,屬於假藥,後來網上曝出買賣印度格列衛的新聞,幾個警察出現將陸勇帶走,說他犯了法,雖然警察知道陸勇這麽做是善舉,但是他的行為已經構成犯罪。白血病患者們得知陸勇被逮捕的消息,聯名發起請願書,請求檢察院判陸勇無罪,最終,司法機關多方考慮後,把陸勇釋放了。
文牧野聲音低沈的說道:“越是了解這些信息,我越是體會到底層百姓的不容易。高價藥不入醫保,普通百姓又有幾個錢買真藥吃?如果買不起,他們就只能等死。這個時候,賣的所謂的假藥,就是他們的救命藥!我希望能通過將這個故事改編成電影,對這些冒著風險吃假藥的病患,做壹些什麽事情。”
“現在誰家裏壹旦有個癌癥病人,全家都會傾其所有,甚至整個家族都需施以援手。如果能盡我們之所能,將這壹群體的難處展現在廣大群眾面前。我是支持的。”贊同文牧野所言後,陳嶼也適當表現了壹點合作的意向:“其實,我之前也註意到了這個新聞。也想過改編成電影,不過還沒來得及動手,文先生就帶著劇本找上我了。”
文牧野感嘆道:“世界上只有壹種病,就是窮病。”
“我覺得,這個劇本壹旦拍成電影,有可能媲美《辯護人》、《熔爐》成為‘改變國家的電影’。”陳嶼看似贊美,實則試探道:“劇本似乎還有值得深挖的地方。”
文牧野想了想,搖搖頭:“還是算了,就如今的程度已經夠讓我擔心的了。”
陳嶼點點頭:“這是明智的決定。”
以“國家隊救場”式的主旋律結局,消解了復雜的矛盾,似乎也是不錯的辦法。他的印象裏,原本的電影就是如此的結局。
雖然這樣劇本改編在批判現實上的妥協,它實際上無法像《熔爐》壹樣深究制度問題,推動國家制度改良,而只是如同《出租車司機》壹般,用類型化敘事遮蔽了現實問題的復雜性。
不過,這未嘗不是壹件好事。如果劇本中的批判太過尖銳,不說拍成的影片能否過審了,就算能過審,以如今國內觀眾的接受程度,這部電影即使上映了,也只有撲街壹條路。
“計劃書呢,有沒有關於成本預估?”